釣魚窩餌的種類有幾十種,但都要遵循1個原則

如果把钓鱼比喻成打仗,那打窝这个环节,就可比作是“请君入瓮”的伏击战,常有一次伏击战全歼敌军的案例。

本文共計1100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5分鐘。

如果把釣魚比喻成打仗,那打窩這個環節,就可比作是“請君入甕”的伏擊戰,常有一次伏擊戰全殲敵軍的案例,那我們釣魚如能打好一個魚窩,是不是也能順利滿護?本期《漁課堂》告訴釣友們答案。

要想知道這個答案吶,不隻要對目標魚瞭如指掌,更要對窩料瞭解透徹,好在這件麻煩事無須各位釣友費心,這就交給我們來做好瞭。

我們知道窩料基本可分為素食窩料、葷食窩料和活窩料三大類,然後我們還會根據目標魚的口味等來添加一些味道成分,比如鯽魚多腥鯉魚多甜,如果細分,窩料隻按魚的大類,就能分幾十種,下面我們主要談談三大類窩料。

素窩料,是指用五穀雜糧配製的窩料,如酒米、麥麩、玉米等,它適用的魚種有鯉魚、鯽魚、草魚、鯿魚等常見魚。

素食窩料,比較常用的一種窩料

葷窩料,是指用動物的內臟以及骨頭配製的窩料,如羊雜、雞腸、豬肝等,它適用的魚種有鯰魚、顙魚等,這些魚的食肉性很強。

葷食窩料,針對的是食肉性魚類

活窩,是比較不常見也不常用的概念,它不是活餌窩,而是指能重復利用的窩,比如用豆餅塊穿孔系繩重復用,還可用紗佈包住窩餌直至沒瞭營養物和味道。這種活窩針對的魚種很多,隻是打窩的形式不同。

活窩,就是可重復使用的窩料

知道瞭這些,那打好一個魚窩就能大肆上魚瞭嗎?還不是,有一個重要原則,我們必須遵照,那便是“適量”。魚窩固然好,但多瞭魚會吃飽,少瞭卻誘不過來,如何把握魚窩的適量度呢?每個水域每種魚卻又不同,隻能靠我們日積月累經驗來掌握,但這種“窩量”的經驗,也有方法。

打窩的最重要原則:適量,過多過少都不行

我們可通過“補窩”和“多打窩”的辦法來猜度目標水域目標魚所需的窩量,可先撒一點窩,釣釣看,魚口不行隨之補,直至魚口變好。多打窩則是一次性打2-4個窩料不等量的窩,然後輪流釣,哪個好就是哪個量,這樣來,起碼不會空軍瞭吧?

但是,也請各位釣友牢記,並不是釣所有魚、所有水域都需要打窩,打窩也隻是釣魚的一個輔助手法,當魚已經大量聚集時,打窩隻能驚擾魚群、改變魚群環境的各種平衡並引起魚群嘩變,所以,在不需打窩的情況下,堅決不打。

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到各位釣友,如您有不同意見或有更好技巧,請盡情吐槽或指導。喜歡的釣友請動下金指點個關註哦~~您的關註就是……其實您不關註,小編也會每天為您更新更好的釣魚知識~T T

《漁課堂》我們下期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