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這4種魚不要追求靈敏度,反而“笨釣”的中鉤率會更高!
以前玩傳統釣的時候總想著如何快速把魚誘進窩子,如何提高上魚率
自從臺釣流行開來以後,大傢都一門心思的追求靈敏度去瞭,認為釣組越靈敏釣的越多、釣的越大
釣組的靈敏度越高,確實能夠更多的反映出水底的情況,包括魚兒蹭線、吃食、吐鉤的動作
但對於新手而言,如果不能準確的分析浮漂出現的信號究竟是否為有效動作,就會經常矛魚、脫鉤,從而導致炸窩還有一點,不是所有的魚都講究靈敏的,比如釣這4種魚就不要追求靈敏度,
以前玩傳統釣的時候總想著如何快速把魚誘進窩子,如何提高上魚率
自從臺釣流行開來以後,大傢都一門心思的追求靈敏度去瞭,認為釣組越靈敏釣的越多、釣的越大
釣組的靈敏度越高,確實能夠更多的反映出水底的情況,包括魚兒蹭線、吃食、吐鉤的動作
但對於新手而言,如果不能準確的分析浮漂出現的信號究竟是否為有效動作,就會經常矛魚、脫鉤,從而導致炸窩
還有一點,不是所有的魚都講究靈敏的,比如釣這4種魚就不要追求靈敏度,反而“笨釣”的中鉤率會更高!
1、鯉魚。鯉魚生性狡猾,吃餌前總喜歡先試探一翻,有時候浮漂出現很明顯的上頂下頓,其實都是魚兒的蹭線動作
釣組越靈敏,魚兒的蹭線動作就會被放的越大,浮漂出現的動作也越誇張,有時候老釣手都分辨不出信號的真假
釣鯉魚還是鈍一點比較好,有的人就喜歡用跑鉛或者子母鉛去釣它,中魚率非常高
2、黃顙魚。黃顙魚的別名特別多,比如黃辣丁、汪刺、黃鴨叫、昂刺等等,因為其咬鉤兇猛、肉質鮮嫩,所以深受釣魚人青睞
釣黃顙魚也不要講究什麼靈敏度,反正隻要窩子附近有這玩意兒,一定會咬鉤的,而且都是大頓口或者黑漂
3、黑魚。一般來說釣黑魚用路亞比較多,但這並不代表手桿就不能釣
我們隻要找個草洞鉤上掛個青蛙或者小魚,逗一逗就能釣到它,釣黑魚難就難在找魚窩
手桿釣黑魚也需要鈍一點,鈍到什麼地步呢,明知道中鉤以後最好還得等一秒再提桿
因為黑魚的嘴唇比較堅硬比較難刺穿,要等他吃的深一點提桿才能避免脫鉤,而且鉤子必須要鋒利、粗壯一些
4、鯰魚。鯰魚的釣法和黃顙魚差不多,但同樣體型的鯰魚和黃顙魚,很明顯是鯰魚嘴更大一些,吸食餌料的力度也更強一些
鯰魚我也把他歸為“傻子魚”一類,反正隻要進窩就會咬鉤,不會像鯉魚那樣試探餌料,也不會像鯽魚那樣啃半天餌料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釣的鈍一些保證中鉤率呢?
當然瞭,需要釣鈍的魚可不止以上4種,小飛隻是隨便舉瞭幾個例子而已,包括像鯽魚這種本該釣靈的魚,遇到特殊情況也需要釣鈍
小飛隻是想告訴大傢:釣魚永遠是在大靈和大鈍之間,而如何選擇應該從魚情出發,並不是靠自己的想象!
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