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環境下釣鯽魚,到底需要釣鈍還是釣靈?老釣友經驗之談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在深秋以後,釣友們通常會將目標魚確定為鯽魚。然而,對於調釣時選擇釣靈還是釣鈍,一直存在爭議。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在深秋以後,釣友們通常會將目標魚確定為鯽魚。然而,對於調釣時選擇釣靈還是釣鈍,一直存在爭議。對於新手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友好的問題,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
作為一名具有20多年釣齡的釣友,我覺得有必要出來澄清這個事實,低溫環境下釣鯽魚釣靈要優於釣鈍,理由如下:
盡管鯽魚是一種比較耐寒的魚種,但在低溫環境下,它們的活性會大大降低,開口變小,吃口也會變弱。因此,它們咬鉤產生的信號也會變小。隻有在釣靈的情況下,浮漂才能產生明顯的信號,這樣我們才能及時發現鯽魚的咬鉤信號。
另外,在低溫環境下那些白條、麥穗類的小雜魚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咬鉤後浮漂出現動作多是鯽魚所為,故此我們不必考慮像氣溫高時小雜魚鬧漂,釣靈時出現很多雜亂的虛假吃口信號。
如果是釣鈍,同樣是因為此時的鯽魚開口小,吃口輕,很難拉動線組讓浮漂產生信號,很多釣鈍的釣友都有體驗,浮漂沒有動作,提竿卻又魚,這是餌料已經被魚吃到瞭嘴瞭浮漂沒有任何信號,這都是釣鈍的緣故。
魚類是采取吸食方式來進食,存在吞瞭吐、吐瞭吞的情況,如果是釣鈍,期間的浮漂沒有任何信號,自然會錯過很多提竿抓口的機會,漁獲大大減少是一定的,同時也失去瞭觀漂釣魚的樂趣。
也許有釣友此時會說,釣鈍能方便魚吃餌,大傢要明白,我們是釣魚而不是餵魚,如果你是餵魚,怎麼方便魚吃餌就怎麼做,怎麼做也不過分;但如果你是釣魚,首先要發現魚的吃鉤信號,如果連吃鉤信號都發現不瞭,你釣個錘子啊!
關於釣靈會不會增加魚吃餌的難度,僅從釣魚吃食上出發,我認為是不存在的,先不說大傢在低溫環境下釣魚用的是小鉤、細線、腥香餌,如果魚僅僅因為餌料有點點上牽力就不去吞餌,不去咬鉤,那麼大概率釣鈍同樣不會去吞餌、咬鉤。
另外有釣友擔心,釣靈隻會釣些個體小的鯽魚,想釣大鯽魚還是要釣鈍,這種想法是不成立的。釣住的是小魚還是大魚和餌團大小、鉤子大小有關,存在能不能吞進嘴裡的問題,一樣的餌料,因為釣鈍或釣靈能就能篩選出大小個體的鯽魚明顯有點荒謬。
我在歷年低溫環境下垂釣鯽魚,都是采用的釣靈的方式,也沒有比別人少釣過。相反,多數時候我的漁獲比別人的漁獲多。
所以我建議釣友們在低溫環境下釣鯽魚要釣靈敏,尤其是那些釣魚新手們,不要再被釣鈍的錯誤理論所誤導,按我的經驗來釣靈,保證你比別人不少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