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鲫魚用什麽打窩?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去野外钓鱼,怎么打窝钓的鱼更多?在野外钓鱼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三个地方打窝作钓,才会保证渔获!下面我们来具体的说一下。第一:渔道所谓渔道,也有很多人叫做鱼道,其

大家好,我是棉於,每天都有不同的精彩資訊與大家分享。

野釣鲫魚用什麽打窩?

今天,讓我們討論如何在野外打洞捕捉更多的魚。

野外釣魚的關鍵是找三個地方打窩釣魚,這樣才能保證漁獲!具體說一下吧。

第一:漁線

所謂的魚道也被很多人稱爲魚道。其實我覺得三分水釣魚這個詞更合適,因爲這是魚的洄遊路線,變成魚道更合適。大水域的老河道是最明顯的釣道,魚一般喜歡往上遊或下遊走,形成一個天然的安全通道,然後我們選擇一些水面較寬的窄腰地方或一些桦樹尖,或河道兩側的緩坡,這些地方是天然的釣道位置,也是魚會經過的唯一地方。選擇釣路後一定要早點打窩,因爲魚一般每天早晚都會經過一次,一旦打窩晚了,可能就會錯過。

第二:魚的棲息地。

各種魚類的棲息地並不完全相同,但淡水魚仍有很多共同點。在實際垂釣過程中,一些石堆、橋墩下、樹樁附近、背水一方以及水深結合的地方,都是魚類的天然棲息地。如果在這些地方打窩釣魚,出釣率會明顯提高。這是因爲魚喜歡躲在這樣的地方,認爲這些地方可靠、安全。

第三:魚的覓食地。

找到魚的藏身之處後,我們將繼續尋找魚覓食的地方。一些取水口,草洞,下沈氣流,靠近農作物的地方和其他地方是魚喜歡覓食的地方。如果我們发現這些地區,我們將選擇早晚高峰期進行捕撈,捕撈率一般會很高!

以上三個區域是野外釣魚時最可靠的釣點,尤其是當我們到達一個陌生的水域進行釣魚時。只要我們根據經驗選擇這樣的位置釣魚,漁獲肯定不會差!

春季釣魚如何選擇釣點

首先,釣點要選在春季。在野外河流、水庫垂釣時,釣點應選擇在河流拐彎處的回水灣、河流的凸凹部分以及水草較多的河面寬闊的緩水區。水庫宜選在水草茂密、向陽避風的地方,水深0.6 ~ 1.5米。春天,鲫魚經過長時間的冬眠後需要補充能量,所以它們日夜覓食。此時鲫魚多在水草叢生、陽光溫暖的淺水區,且多爲大鲫魚。選擇釣點後,您可以使用割草機或大型錨鈎在距離岸邊4 ~ 6米的地方打一個30 ~ 50厘米的明膛。一般可以釣2 ~ 3次。如果水草很少,可以選擇相對密集的地方,在距離水草30厘米的地方打窩。

野釣鲫魚用什麽打窩?

二、釣具組合①5.4米以內以超硬竿調釣竿爲宜。魚線使用直徑爲0.2毫米的超強線,魚線太細,與水草糾纏在一起容易斷。魚線的長度,以4.5米的魚竿爲例,最長不要超過2.5米,這樣才能快速將魚從草窩中提起。②使用史燚2號~ 4號魚鈎,不要太大,鈎條要細,以利於中國魚。釣魚時應該使用單鈎,因爲使用雙鈎,在釣到大鲫魚後,另一鈎很容易挂在草地上,從而導致跑魚斷開。調漂時,空鈎的半水漂尾露出2 ~ 3目,建議在鈎觸底後立即調漂,漂尖露出1目。

三、提竿的方法釣草時,提竿的方法很重要。提竿的正確方法是先以70 ~ 90度的角度鈎住魚,然後以100 ~ 150度的角度將魚提上岸。這種方法可以充分发揮杆的彈性和臂負荷,更加省力。同時,魚也是從草窩中垂直升起的,因此不容易抓住水草。如果釣到250克以上的鲫魚,一定要沈住氣,利用魚竿的彈性來對付魚,盡量不要讓魚進入水草中。如果魚進入水草,此時不要驚慌,也不能放鬆釣線。你應該讓它保持一定的張力,慢慢地把魚從水草中拉出。

四、誘餌和誘餌

1.在野外河流和水庫釣魚時,餌料應是小顆粒。這裏我介紹一種誘鲫魚的好餌。釣魚前兩三天,用約100克水加入約1000克玉米糁,放入鍋中蒸約10分鍾後取出,加入少量白酒、香油和白糖,攪拌均勻,最好用手攪拌。然後用塑料袋密封好,放在高溫的地方備用。這種餌料色香味俱全,對鲫魚有特效。每個窩的餌料數量視實際情況而定。根據我近幾年野外釣魚的經驗,可以總結爲:“多餐少餐”在老河、倔頭溝等小水域釣魚時可以使用,即每次少撒餌,經常補窩;在水庫等大水域應采取“少食多餐”,即每次多撒餌料,每天兩次。

2.餌料:紅蚯蚓最好。小雜魚上鈎特別猛的情況下可以用商品餌或自製面粉餌,但要加少量魚粉。釣魚前,可以用動物血或水果和香油餵蚯蚓。前者可以增加蚯蚓的腥味,後者可以增加香味和甜味,有利於提高魚的攝食率。蚯蚓應該有火柴杆那麽大,而且魚鈎上的蚯蚓必須是新鮮的。這種方法最適合在舊河流、涵洞、水庫等水域使用。,那裏有許多水生植物和水底的腐殖質,3月至5月天氣晴朗、無風、氣溫高。

首先,根據季節選擇釣點

魚有“三大趨勢”:變暖、氧氣和食物。在這三種趨勢中,不同季節各有側重和主次。春天,大地回暖,氣溫上升。隨著溫度的上升,水溫也在緩慢上升。這時,魚主要傾向於熱身。因此,春季釣魚的地點應根據不同地點的水溫而定。例如,應選擇日照時間相對較長的地方,靠近進水口的地方,大型淺灘,水中有直立植物或稀疏水生植物的地方,與大水面相連的小水域,以及春季水溫上升相對較快的沿海地區。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溫差大,所以我們不能在同一個季節選擇這些釣點。長江以南的春天會來得早一些,但北方的春天會來得很晚。記得1984年元宵節剛過,我在上海黃浦江上用手釣鯉魚,卻要等到長夏過後才能在東北的水庫淺灘釣到鯉魚。在華中地區,雖然早春氣溫開始回升,但晝夜溫差較大,最低氣溫仍在0度左右徘徊。這時候魚雖然已經開始小範圍活動了,但還是會在比較深的水中,選位的依據和冬季釣魚幾乎一樣。驚蟄過後,春分時節,鲫魚和鯉魚紛紛沖上沙灘,進入一年中第一個捕魚的好季節。因此,在仲春之前,當最低溫度在0度左右時,我們仍然應該選擇日照時間長的相對較深的水域。仲春後,當最低溫度在5度以上時,我們應該選擇靠近進水口的釣點、大淺灘、水中有直立植物或稀疏水草的地方、與大水面相連的小水域以及下沈氣流的近岸區域。當然,在選擇這些釣點時,還應考慮其他因素。

第二,根據天氣情況選擇釣點

根據多年的釣魚經驗,天氣變化對釣魚的影響隨時都很大。限於篇幅,我只談天氣變化對春季釣位選擇的影響。其他方面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介紹(請百度搜索“野釣女士釣魚博客”),未來我將專門撰寫文章來描述不同季節天氣變化的影響。春季天氣的變化對釣點的選擇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連續幾天天氣晴朗溫暖。今天氣溫驟降,所以今天的釣點不宜設在下風向或離入水口太近的地方。在降溫的第一天,盡管仍應選擇淺灘,但最好選擇背風或迎風的海灘,而不是迎風岸的海灘。最好選擇一個大淺灘裏水相對較深的地方作爲釣點,這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說過的。如果你在降溫後的第二天或在持續降溫的天氣裏去釣魚,你應該選擇一個背風的地方,水相對較深。如果您距離水庫附近的進水口至少30米,則應選擇2米以上的水深。在氣溫正常的晴朗天氣中,如果連續兩天以上有偏東風或東南風,您甯願放棄日照時間長的北岸或東岸,而選擇西海岸或西北海岸下風處的淺灘作爲釣點。又如:在陽光明媚、有3-4級風的晚春,迎風岸邊的淺灘應是首選。不要怕水面風浪太大,看不清漂流的影像。順風處的驚濤駭浪和渾水會使魚非常大膽和穩定。在泥濘陡峭的岸邊,岸邊的水將變得渾濁。這個時候3.6米的杆子就太長了。只要岸邊的水深合適,它有時會在近岸腳下1米多深的水中。然後天氣突然好了,氣溫突然升高,風平浪靜。在春天的這種天氣裏,你可以在早晨和上午在近岸淺灘捕魚。中午和下午,魚會浮在遠離岸邊的水表上取暖,很少有活動。這個時候靠近岸邊很難釣到魚,如果沒有好的窩餌把魚誘到水底也很難釣到魚。如果窩餌和餌料都很好,你仍然可以在遠離岸邊的釣點釣到餌。雖然春天的毛毛雨天氣更容易釣魚,但氣溫仍然較低,所以人們淋濕後會感到寒冷,即使有雨具,也會到處都是泥,讓人很不舒服,所以我一直不提倡雨天釣魚。休閑釣魚以人們自身的舒適和快樂爲第一目標,其次是捕魚。我們之所以想釣到更多更大的魚,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刺激和滿足成就感的快樂,而不是爲了釣到更多的魚,所以我們不能本末倒置。

野釣鲫魚用什麽打窩?

第三,周圍環境對釣位選擇的影響

周圍環境有時對釣位的選擇影響很大,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有。不適合選擇靠近道路或經常有噪音的岸邊的釣位,尤其是在春季想釣淺灘的時候。水域附近有畜禽養殖場,有生活廢水或畜禽糞便排入水體。在適當的水深附近會有魚群聚集覓食。有時候,釣點要選在離出水口很近的地方,有時候也要稍微遠一點。一般來說,如果排了很長時間,水質較肥,會稍微遠一點,如果排了少量,短時間會近一點。有時,會有樹冠伸向水面的大樹或落在岸邊水中的大樹。樹冠附近的水域或落水的樹木是很好的釣點,廢棄水域附近的菜地或田地往往是很好的釣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5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