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子線多長合適釣鯉魚
1,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基本标准 子线长短:10CM---50CM;双钩距离: 一钩半----双钩(下钩柄到上钩底,下同)。2,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具体运用 (1)子线长短:钓鲫鱼10--15CM;钓鲤鱼草鱼15--30CM;钓鲢鳙30--
1、子線長度和雙鈎距離的基本標準
子行長度:10厘米-50厘米;
雙鈎距離:一鈎半雙鈎(從下鈎柄到上鈎底,下同)。
2、子線的長度和雙鈎的具體使用距離
(1)子線長度:10-15厘米;用於釣鲫魚;釣鯉魚、草魚15-30厘米;;釣鲢鳙30-50厘米;
(2)雙鈎距:一鈎半距釣小魚;釣大魚的雙鈎距。
3.子線長度和不同雙鈎距離的優缺點
(1)長子線優缺點:雙餌擺漂大,擺效應明顯,魚口好,隱蔽性強,張力大,不易斷線,但魚訊息傳遞損失大,且魚訊息傳遞也較慢,魚常吐鈎;
(2)短子線的優缺點:魚情傳遞快,魚情語言明顯,捕口準確,出釣率高,魚上浮時能很快被釣上來,可避免魚搶鈎,但隱蔽性差,影響魚餌,張力差,容易斷線,出釣率相對較低;
(3)當兩個鈎子之間的距離過大時,語言緩慢,當兩個鈎子之間的距離過小時,語言無序。
4、不同的魚情搭配子線的長度
小魚適合短子串,大魚適合長子串;
生口魚適合短子串,滑口魚適合長子串;
雜魚更適合短子串;
浮釣鲢鳙適合放長線;
釣鯉魚適合放長線;
魚的密度高適合短子串,縮短了下底時間,提高了中魚率;
冬春釣魚適合放長線,大而易上鈎;
短子串適合釣快魚,長子串適合釣慢魚;
釣魚無定法,適者生存;個人經驗,不要盲從。
釣野生鲫魚的子線有多長?
長線的優點:擺幅大,口型好;隱蔽性強,不易破碎;
長導體的缺點:信號傳導損耗大,傳導慢。
短子線的優點:傳導信號快、準、大;
短子線的缺點:隱蔽性差,信號多,難以判斷。
常見魚籽線長度的選擇
1、春季釣鲫魚:
亞線20-25厘米。越冬後開始尋求餌料,膽小貪食,對活食敏感。這種長度的子線擺幅大,上下鈎、餌與子線有自然夾角,便於魚吸氣,出魚率高。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和搓餌釣界面。
2.初夏釣鲫魚:
亞線15-20厘米。此時鲫魚吃的很好,調漂也很準,上魚率高且有一定的速度。
適用釣法:搓餌釣底或拉餌釣底。
3、餌料釣鲫魚:
亞線10-12厘米。主要考慮魚密度高和對速度的追求。
適用釣法:餌釣、浮漂(主要在中上層)。
4、吊跑鉛釣鲫魚:
亞線5-8厘米。短的子線用於增強信號傳導和靈敏度。
5、釣滑鲫魚:
亞線18-20厘米。可以避免一些錯誤信號,並且靈敏度不會太低。
6、釣鯉魚:
副線20-30cm。鯉魚體型大,警惕性高。長線可以減少魚碰到線等錯誤信號,魚釣上來後也不容易斷線。
7.釣草魚:
子線25-30cm,和釣鯉魚一樣。
8.釣鲢魚:
亞線25-50厘米。
Tips:長子線的校準要比較尖銳,長子線本身比較鈍(彎曲大,信號損失多);短子線校準應該是生硬的,因爲短子線本身相當巧妙。在調眼和釣眼方面,長子線可釣高低;這條短繩子可以釣得很低。
釣魚子線有多長?
野生鲫魚的子線有多長;
在野外或池塘釣小鲫魚時,魚情相對較快,這就要求釣魚人抛竿更頻繁,餌料入手後要迅速到位。這時子線不要太長,8到15厘米最合適。因爲子線過長時,子線下誘魚的時間會增加。浮漂應該是細長的,帶有堅硬的尾巴,這可以提高信號的靈敏度和底部的速度。
釣中大型鲫魚時,因爲魚經驗豐富,覓食時狡猾謹慎,所以更適合較長的子線。比如野釣大鲫魚,單根線長度最好控製在15至20厘米,線數爲0.4至0.6;黑坑釣一斤鲫魚時,單根線最好控製在20-40厘米之間,線數爲0.6-0.8;
喜歡飛魚的釣友需要增加子線的數量。只有子串的長度長了,才能延長餌料霧化誘魚的過程,這對釣大鲫魚很有幫助。在秋冬季和早春釣鲫魚時,最好選擇15至20厘米左右的子線,因爲鲫魚在低溫下不太活躍,魚吃得很輕。
但是,在春末夏初釣鲫魚時,由於氣溫較高,魚口明顯,因此子線的長度約爲10至15厘米。
釣鲫魚的魚線是長還是短?
子線也是獲得好漁獲的重要因素。子線不僅與其質量有關,還與其長度有關。子線長度因漁場不同、魚情不同而異。俗話說:“小魚短,大魚長;。
幾天前,我去釣魚,遇到了一位釣魚多年的老朋友。一起釣魚後,我們聊了很多關於釣魚的話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魚線長度的使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位釣友分享給我的釣子線知識,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1、河流釣線的長度:
我:如果你在河裏釣魚,有流水,子線應該有多長?
朋友:對於在河流中野釣來說,如果水很深,子線長一點會更好,因爲它的擺動會好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子線的長度也有缺點。例如,在溫度相對較低的季節,長子線不像短子線那樣敏感。如果釣魚的水深只有2到3米,那麽將子線折疊在2000px更合適。
野釣用的是長線還是短線?
釣鲫魚的魚線很短。
短子線的子線長度較短,在水中的擺動幅度相對較小,因此短子線到位的時間更快,躲避雜魚的能力比長子線更強。短子線的信號傳導比長子線強。子線越短,信號傳導越快,信號損耗越小。
短弦比長弦更難纏繞甚至打結。在釣魚的過程中,扭線打結是非常折磨人的。當你遇到一個耐心的漁夫時,你可能會慢慢解開它,但繩子可能會卷曲,這會影響信號傳輸。當你遇到一個不耐煩的漁夫時,你會直接打碎它並換上一個新的。
短子線也比較適合魚情,比如鲫魚三三兩兩,釣頻快的情況,以及小雜魚的魚情。因爲短弦在落水後會輕微擺動,所以到達位置的速度更快。當窩裏魚多了,魚口快了,鲫魚就處於搶食狀態,對安全的警惕性就不再那麽高了。這時,子線可以迅速到位,給出上浮動作,同時避開小雜魚。
釣鲫魚的技巧:
1、巢材
釣鲫魚需要相對較多的魚窩。而且窩料的顆粒要大一些,不能只用酒米,因爲酒米滿足不了鲫魚的欲望,鲫魚更喜歡那些比較大容易吃的東西,所以可以用全麥來打窩。這種窩料對釣鲫魚和鯉魚非常有效。
2.捕魚方法
釣魚的時候千萬不要釣精神,因爲鲫魚吃餌的時候會很小心,對鲫魚來說會有一個試探的過程。如果釣魚太巧妙,鲫魚在吸餌時會感到有點阻力,因此鲫魚會轉身離開,因此釣鲫魚應盡可能平淡。
像一些常見的釣法,如海竿的空翻鈎和爆炸鈎,它們都使用非常鈍的釣法,但釣到的魚都特別大,因爲釣法很鈍,魚在吃餌時感覺不到阻力,那麽鲫魚就會放心大膽地吃它,所以釣到鲫魚的幾率要大得多。
3.餌
如果你想釣鲫魚,你應該盡量避免小雜魚,所以你不能再用魚腥味的餌料了。你應該使用一些穀物或牛奶味的,較厚的餌料,小魚不喜歡它,所以你可以釣鲫魚。如果釣魚的餌料有魚腥味,小魚會成群遊動,所以鲫魚看到後會轉頭離開。
因此,如果你想釣鲫魚,你應該把握餌料的味道。野生鲫魚非常喜歡奶味餌料,尤其是這種小藥的味道,這是用來釣鲫魚的。效果確實不錯。如果你聞到味道,你可以試試。
4.釣魚竿
鲫魚膽小謹慎,水中的一些輕微動作都會嚇跑它們。因此,在釣鲫魚時,最好選擇硬釣竿,例如龍戰江湖,一根28音釣竿非常適合。硬度恰到好處,魚被釣上來後能很快拖離魚窩,避免了驚窩現象。
而且杆子重心很靠後,拿在手上真的很輕。單手抛竿擡竿非常輕鬆,釣一天也不會累。像這樣28寸的魚竿不僅可以用來釣鲫魚,平時釣10斤以下的魚也很合適。
一、長短分線的概念
總的來說,長短子線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也是相對的。在懸墜釣法引入陸地(監控)之前,這是從祖先傳下來的釣小鲫魚的方法。挂件與魚鈎之間的距離爲3-5厘米,1000克以上鯉魚的挂件與魚鈎之間的距離爲6-8厘米,這是根據魚吞下魚鈎後挂件與魚嘴之間的距離測量的必要距離。南方天鈎,鉛墜在鈎把上,根本沒有子線。現在流行懸挂釣法。爲了增加誘魚效果,要釣雙棍,要釣反復釣放的魚,也有多次脫鈎的滑魚,以減少吊墜對它們的影響,所以子線越用越久。但根據大多數釣魚人的實際認知,傳統釣魚使用短子線時,雙鈎對折後子線長度在5厘米左右,長線長度在10厘米左右;但使用挂釣法時,短線的長度約爲10-15厘米,長線的長度約爲20-25厘米。
二、長短分線的適用範圍
1.從漂流習慣來看,對於一個長期釣魚的釣魚人來說,他會形成一定的看漂和提竿的習慣。比如他是習慣看漂提竿,還是習慣看黑漂提竿,都與他的釣法有關。
對於我們常釣的鲫魚來說,傳統釣魚,或者說是挂釣,速度相對較慢(兩鈎都沈底,子線彎曲),鲫魚上鈎後對浮漂的反應是多送浮漂;如果是挂釣,釣法比較靈敏,比如調四釣二,調五釣三,那麽鲫魚上鈎後的漂流形象大多是蹲著的。
對於習慣看漂和提竿的釣友來說,最好選擇短子線,這樣更靈敏,反應更靈敏。因爲鲫魚只有在上鈎後擡起頭拉動鉛浮漂時才會上浮,所以短子線的反應時間更短;如果子線太長,鲫魚的擡頭距離必須足夠大,才能使浮漂做出反應。
如果鲫魚比較小,平視距離有限,只有在魚遊動後上浮時才會有反應。雖然只是很短的時間,但很可能就是這很短的時間會讓魚感覺到嘴裏的魚鈎並吐出來。
對於看慣了魚浮和提竿的懸墜釣手來說,長子線更適合,從餵魚和卸魚方面來說更方便操作,但最好不要超過20-25厘米。子線太長對誘魚沒有幫助,反而會增加子線纏繞打結的弊端,魚鈎和鉛墜是綁在一起的,因爲釣鲫魚的子線比較細,子線越細越容易打結纏繞。
2.根據浮漂的配置和釣位的遠近選擇子線的長度。
在自然水域的野外釣魚非常復雜多變,不像在競技池中,有時需要5.4米或更長的魚竿;如果杆子長,距離就會遠,視力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果漂尾太細,將很難看到漂。這時,釣魚人會使用空的軟芯尾漂,尾部較粗,或者使用加粗的實芯硬尾漂。
還有一種情況是野外釣魚小雜魚多,芯實尾細漂時會有很多假信號。這時,我們還應該使用一個空軟尾浮體搭配一個粗尾來過濾掉一些虛假信號。對於空軟尾浮漂來說,較粗的魚尾將導致釣組的向上牽引力遠大於實心細尾浮漂,這將需要更大的力才能使釣組向下絆倒。
在這種情況下,相對輕微的餌料信號無法對浮漂上的突然停止做出反應,但傳統的釣法或懸挂釣法速度較慢,當浮漂出現時更容易发送浮漂圖像。看漂提竿比看急停更有益,尤其是在使用長竿的情況下,釣魚人的反應速度會比使用4.5米以下的短竿慢得多,抓急停會非常費力和困難。
3.從使用餌料的習慣來確定子線的長度。
在野外自然水域釣魚應根據天氣情況、魚情等因素考慮使用什麽餌料。但是有些釣魚人就是喜歡用粉餌,也就是商品餌,一年四季拉餌釣魚。然而,一些漁民喜歡常年使用蚯蚓。
因爲在中原地區的大型水庫中,即使在炎熱的夏季,2米以下的水深實際上也不高。這麽說是有實際依據的,那就是每年氣溫最高的7月份,在水庫遊泳的人只要到達2米以下的深度,就會覺得水下特別冷,所以用蚯蚓釣魚會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用粉餌釣魚的人一般都是挂釣法,看口漂提竿的人比較多。用長線自然更好,長線的誘魚效果比短線好。
用蟲子和其他蟲餌釣魚時,由於魚鈎和蟲子比較大(與小魚鈎和小餌球相比),它們不會一口吞下,但魚會堅持不懈地吃嘴裏的餌,魚的嘴基本上已經死了。所以,如果用短串之類的魚來浮漂提竿,浮漂的消息會更真實,上鈎率會更低,個子矮就矮了。
4.根據品種、大小和魚情確定子線的長度。
野生水庫等天然水域有各種各樣的魚。一般規律是小魚多大魚少。一般來說,你遇到的都不算什麽。不過,也有專門捕撈大魚的漁民,比如鯉魚和草魚,也有一些漁民主要捕撈鲫魚等小魚。
然後,如果您主要釣鯉魚和草魚等大型魚類,則應使用長線,例如,如果您釣2公斤以上的鯉魚和3公斤以上的草魚,則可以使用雙鈎將釣友線折疊30-35厘米,這樣吊墜與水底的距離更大,這對警惕的大魚和滑溜魚的影響較小。
如果是傳統釣魚人,或者釣鉛的釣魚人,沈子沈下去,那麽子線的長度10-15厘米就足夠了,因爲沈子沈下去後對魚的影響不復存在,子線太長會影響靈敏度。
主要釣鲫魚等小魚,無論什麽釣法,子線都不宜過長;魚心情好,吃得猛,釣得快的時候,無論釣大魚小魚,子線都要短一些;只有在魚情特別緩慢的情況下,在使用挂釣法並使用粉狀餌邊誘邊釣時,才能使用較長的子線來增強誘魚效果。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