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鳙魚的餌料配方
1.浮钓鲢鳙饵料配方:首先准备材料,玉米面、麦麸皮、豆腐渣比例为2:4:4,混合搅拌之后上笼屉蒸熟,记得千万别加水,加水在发酵的话饵料就会特别稀软,加点儿蒜泥,一公斤饵料加2头蒜就行,用2层或更多的塑料袋密封,夏季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七天就可以
1.浮釣鲢鳙飼料配方:
首先,準備好材料。玉米粉、麥麸和豆腐渣的比例爲2:4:4。混合攪拌後,放入蒸鍋蒸熟。記住千萬不要加水。如果在发酵過程中加水,餌料會特別軟。只需加入一些蒜泥,在一公斤餌料中加入2頭大蒜,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塑料袋密封,並在夏天將其暴露在陽光下七天,它們就可以用作餌料窩。如果餌料味道太濃,可以摻一些豆腐渣或麥麸。這種餌料酸味強,比重輕,餌料中的豆腐渣可以漂浮在水中,可以形成有效的霧化區。筆者推薦的這款自製餌料是用一些紅糖和臭豆腐水混合,再用雪花粉和拉絲粉調成的,是一款不錯的餌料。
?
2.底釣鲢鳙餌料配方:
首先,我們應該準備材料。玉米面、花生餅粉和豆腐渣的比例是4:4:2,還有適量的動物血。這些材料全部混合在一起,蒸熟密封,豆腐渣不放,不影響使用。它還在夏天暴露在陽光下七天,並與麥麸和臭豆腐混合在一起做一個窩。這種誘餌非常適合吸引大頭。加入一些蒜精和紅塘,用雪花粉和拉絲粉調整狀態時也是很好的餌料。
3.鲢鳙廣譜餌料配方:
最後,這種餌料的配方適用於任何釣法。它需要漁民準備60%的鲢鳙餌料、30%的雪花粉、一半的草莓香精和一半的白粉,然後加入大蒜香精和拉絲粉來調整狀態。
?
事實上,釣鲢鳙的關鍵是魚是否被成功引誘。只要魚進了窩,餌料和餌料的味道是什麽並不是特別重要。記住不要持有相同的誘餌概念。比如在水庫釣魚,用自製餌料聚魚,用狀態較好的商品餌作餌料,效果會比自製餌料好。
如何釣鳙魚
海竿飛鈎是浮釣鲢鳙的最佳選擇。然而,釣組的組裝有很大的不同。關鍵是在長距離抛投準確的前提下,根據鲢鳙遊動層的深度確定水線長度。水線的長度要根據水情、水溫、魚情、天氣等不同因素不斷變化,這給釣組提出了艱巨的任務。如果使用傳統的調整方法,水線長度超過1米,竿尖外的預留線過長,會影響抛投與否。不過,將“副線”綁在海竿上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如圖1所示)。
一。捕撈組的組成
1.“副線”。用長約1.5-2米的魚線製成,折疊部分用死扣與主線連接(浮漂設爲副線①,飛鈎設爲副線②,①略短於②)。
2.too空豆。使用稍大的Tai空豆,這樣中間可以穿過雙“副線”。它可以上下滑動來調整水線長度。向上滑動會延長水線,向下滑動會縮短水線長度,這是一個關鍵組件。如果有必要,可以將兩個豆連接起來以防止錯位。
鲢鳙膽小怕人。正常情況下,它們不會靠近岸邊移動,它們大多在水庫中心的深水區遊泳,尤其是體型較大的鲢鳙。這可能是它們“獨特性”的一個特症。因此,鲢、鳙魚在岸邊很難釣到,其釣點應選在水庫中心的深水區。鲢鳙密度高的時候,在岸邊附近也能釣到魚,但釣到的都是小鲢鳙。因此,“釣鲢魚遠”非常重要。同時,要注意每次都要在同一個“點”上精準抛餌,形成相對集中的“霧化餌區”,讓釣點成爲真正的“窩點”。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隨意扔,很難形成吸引魚的“窩”,效果也差得多。很多人釣不到魚,釣點選擇不當、沒有形成“窩”是重要原因。
第二,關於誘餌
由於鲢鳙的方式不同,釣鲢鳙所用的餌料有其特殊性和針對性,這是釣鲢鳙的關鍵。它的餌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要點:一是酸臭味,二是溶解霧化。雖然近兩年鲢鳙魚餌料的氣味有“多樣化”的趨勢,但筆者認爲鲢鳙魚的基本習性是嗜酸、嗜臭,釣鲢鳙魚使用发酵酸餌是必不可少的。餌料還必須具有良好的霧化性能;這是因爲鲢鳙的攝食是由“飲吸”水中浮遊生物的方式決定的。“霧化”的主要作用是“方便”鲢鳙進食,而“漂浮物”覆蓋在炸彈鈎(裸鈎)上,在吸食時將其吸入裸鈎內,從而達到捕撈的目的。在這兩點中,“氣味”的主要作用是誘魚,“霧化”的主要作用是釣魚。而“霧化”比“氣味”更重要;入水後永不消失的餌球可能會吸引魚,但很難真正釣到鲢鳙——偶爾挂個尾巴是可能的,但那不是“釣”魚。而且,餌料越細越好,因爲實踐證明,霧化的“漂浮物”呈粉末狀比片狀好得多。
鲢鳙魚一般采用海竿浮釣法。它的組合:首先在魚線上放一個豆子(主要是控製大浮漂,目的是調節浮漂的深度),然後放上可以在魚線上滑動的大浮漂,然後在魚線前端系一個死扣(用於鈎餌),最後挂餌。抛投前繞線輪收線,大魚漂到“死扣”處,離鈎餌相當近,非常方便抛投鈎餌。這種組合的優點是操作方便快捷,深釣淺釣;缺點是風大時餌料容易偏窩。因此,當有大風時,您可以在佩戴大魚浮漂之前戴上一個可以在魚線上自由滑動的大孔挂件,變“浮釣”爲“定點釣”。在釣組中,要特別注意魚鈎問題。首先,魚鈎要鋒利,最好使用新的魚鈎,以便於刺入魚嘴。其次,應該使用更大的鈎子。因爲鲢魚和鳙魚的嘴很大,所以不必擔心“吞下”魚鈎。主要考慮鲢鳙肉質細嫩,唇骨脆,而鈎小易出,但大。按照慣例,正常情況下,進入魚嘴的是炸彈鈎的尾鈎。因此,有人將長繩的另一個“尾鈎”綁在炸彈鈎上,或製作兩個或四個長繩鈎的“銀鈎”,效果非常好。
第四,關於漂泊的大象
鲢鳙上鈎後,一般都是黑色的。但有時漂浮的大象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鲢魚被魚鈎鈎住,在下沈或橫向移動時漂浮;當鳙魚被鈎住時,它有時會旋轉或輕微抖動。這些漂浮的大象都表明鲢鳙並不是很大,通常在1公斤左右。如果浮漂在快速上下晃動,那一定是小雜魚在打鈎,所以你可以忽略它,直到浮漂躺在水面上,浮漂不再晃動(魚鈎上沒有魚餌),然後收竿換餌。當一條小魚釣到魚鈎,突然浮漂停了,但浮漂不在水面上時(說明魚鈎上有餌),就說明大鲢魚進入了“虎穴”。
抛竿後,如果是“不掉線釣法”,在浮漂立起後,你應該跟著魚竿拉動魚線,使魚線全部在水中,然後拉回線軸的鎖。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魚線漂浮在水面上,並在有風時將漂和鈎餌拉出“窩”。如有墜“定點釣法”,抛竿後立即提竿拉線,使重墜順利落底,浮立後再插竿緊線;如果浮漂不浮出水面,則意味著吊墜纏繞在釣魚線上,或者吊墜纏繞在魚鈎上,或者吊墜、魚鈎、浮漂和魚線纏繞在一起,因此吊墜無法沈底。這時候我們只能收線,重新鈎餌。因爲“定點釣法”最容易出現鈎、墜、線糾纏的情況,所以最好采用“不墜釣法”。
魚上鈎後,一般不需要提竿,只需拉直魚線,慢慢搖輪收線即可。這是因爲鲢鳙唇中的嫩骨比較脆,大力提竿快速收線容易導致魚脫鈎。中鈎後,鲢魚的掙紮力和掙脫力要比鳙魚大得多,鳙魚一般只是順線而來,顯得更溫順。鲢魚和鳙魚,無論大小,都必須用網抄魚上岸,因爲它的嘴和嘴唇太脆太嫩,無法將魚帶上岸。
工具:使用一根3米長的海竿、一根直徑爲0.4至0.45毫米的釣魚線、一個心連心挂件和一個直徑約爲50克的大浮漂,使用一根直徑爲0.35至0.4毫米的尼龍單絲作爲腦線,用8個鈎子將其系在一起,形成一個腦線長度約爲15厘米的組鈎。
技能:
1.因爲鳙魚的嘴很大,所以魚鈎應該大而不是小。裝餌時,先取一個比乒乓球稍大的餌,將腦線夾在餌組中間;
2.捏緊後,將魚鈎一個一個均勻地放置在餌球周圍,魚鈎距離餌球3至4厘米,使其成爲飛鈎;
3.魚咬鈎時,魚鈎不會被餌球包裹,魚也沒有機會吐鈎,只是魚咬鈎。
飛鈎釣魚和炸彈鈎的原理不同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