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對水質的要求
一、水源:1、自来水:热带观赏鱼一般适宜弱酸性或弱碱性的软水,自来水是近乎中性的水,适宜用来饲养热带观赏鱼,但因漂白粉的使用,水体产生游离氯必须除掉才能应用。除氯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曝气法:放水于储水桶中,在室内搁置4~5天或1周,具体时间还
一、水源:
1.自來水:熱帶觀賞魚一般適合弱酸性或弱堿性的軟水。自來水幾乎是中性的,適合飼養熱帶觀賞魚。但由於使用漂白粉,水體中産生的遊離氯必須去除後才能使用。除氯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曝氣法:將水放入儲水桶中,在室內放置4 ~ 5天或一周。具體時間要根據水溫和魚對水質的要求靈活控製。氯含量低,溫度高,魚的適應性強,曝氣時間較短,反之亦然。如果有氣石抽空氣,會更有利於除氯;第二種是化學脫氯。將自來水放入儲水桶中,立即加入硫化鈉(小蘇打)(一般10公斤水中加入1克小蘇打)並攪拌使其溶解均勻以去除氯;三是更可靠、更安全,也可以直接從市場上購買脫氯水。在生産中,製造商添加水質穩定劑以確保水質。
2、天然水、井水:采用天然水(湖水、河水等。)養熱帶魚要先煮後涼。煮沸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以進行殺菌,但由於沸水和蒸餾水中的氧氣已大大減少,因此需要充氣和充氧才能用於養殖。
第二,水溫
1.水溫:魚是變溫動物,它會根據環境溫度改變體溫。每種熱帶魚都有自己適合的溫度範圍。一旦水溫急劇變化或不適合,魚的身體機能就會失去平衡,導致魚類疾病。家庭飼養熱帶觀賞魚一般水溫爲22 ~ 26℃,養殖水溫爲26 ~ 30℃,應根據不同魚種靈活應用。
2.溫差:養殖熱帶觀賞魚時,晝夜溫差不宜超過4 ~ 5℃,養殖期間晝夜溫差不宜超過1 ~ 2℃。這就要求在水溫相同的情況下,將備用淡水注入水族箱之前,應將其放在水族箱附近預熱,以防止溫差過大引起魚病。
3、溫度控製:水族箱要注意調節水溫,最好通過自控恒溫電熱管來控製水溫,無論是飼養期還是繁殖期,我們都要注意將水溫調節到合適的區域,並根據熱帶魚所需的溫度來控製水溫。大致分類如下:(1)耐低溫水溫可控製在20℃左右;(2)不適宜低溫,水溫可控製在22 ~ 24℃;(3)喜高溫:可保持在26℃左右。
第三,水質:
1.硬度和調節:盡管熱帶魚對水的硬度不同,但它們可以耐受較大的硬度變化,並且對硬度變化的敏感度不如溫度。一般對水質適應性強的品種硬度不可調節,但在繁殖期,水的硬度應調節到這種熱帶魚繁殖的要求。在調節水的硬度之前,有必要確定其硬度。一般用硬度計測試(向帶刻度的試管中注入x ml水,滴入滴定溶液,直到試管中的顔色发生變化,通過滴定的滴數計算硬度)。
降低水的硬度:
(1)常用開水降低硬度;加入的水量與純水的量不同。因爲沸水只能消除碳酸化合物和降低暫時硬度,不能去除硫酸化合物和氯化物,而是降低永久硬度,所以沸水只能使硬度降低1/3 ~ 1/2。例如,如果水的硬度爲20度,所需硬度爲10度,則可以使用沸騰的冷卻水。
(2)活性炭吸附水中的金屬離子,降低了水的硬度,還具有殺菌除臭的作用。還可以通過將活性炭放入過濾器的水中,並使待調節的水反復通過活性炭來降低水的硬度。
(3)配比法調節硬度:在原水中加入軟水,降低原水的硬度。
2.pH值及調節:pH值對熱帶魚的正常生長影響很大,pH值過酸性,使魚呼吸困難,增加許多生物毒性;堿性過強的魚鰓組織被腐蝕,影響正常生長。要調節水的pH值,還需要確定要使用的水的pH值(即pH值由pH測試儀測量)。若pH值與養殖品種所需水的pH值相差較大時,加入微酸性碳酸氫鈉溶液(1%溶液)提高pH值;添加二氯化磷酸鈉溶液(1%溶液)以降低pH值。操作時,逐漸加入並充分攪拌,並不時用pH測試儀測試,直到水的pH值符合要求。注意pH值的調節,控製在0.1pH範圍內,pH值的劇烈變化對熱帶魚也不利。避免添加更多的碳酸氫鈉和磷酸二氫鈉,避免在磷酸二氫鈉中添加更多的碳酸氫鈉。
3.溶解氧:在熱帶觀賞魚養殖中,如果水中沒有氧氣,熱帶觀賞魚就會出現“浮頭”現象,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往往會導致整缸魚死亡。一般溶解氧含量大於5.0 mg/L,這是魚類生存的適宜值;在3.0到4.0毫克/升之間,魚勉強存活;在0.3-2.9mg/L之間,不適合生存(可使用O2測試劑測試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可以通過減少水汙染、增加光照時間、配備增氧設備、增加換水次數、減少魚的數量、過濾水族館中的水等來實現。
4.亞硝酸鹽(NO2)當細菌的生態系統或氧化鏈被破壞時,由於淹沒在水中的糞便和食物的腐爛,水中會産生亞硝酸鹽(NO2)。NO2有劇毒,但無味無色,肉眼無法分辨。當NO2達到一定量時,它會毒害水族館中的魚。爲了防止水族館中的NO2含量超標,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安裝良好的過濾系統並添加生化過濾材料,如生化過濾球和吸氨過濾材料。(2)投加人工活性硝化細菌,使水體具有硝化能力,降低亞硝酸鹽的毒性。(3)減少養魚次數,定期換水。(4)添加水質穩定劑。(5)添加光合細菌調節水質,及時吸出剩餘殘餌。
4.換水:在熱帶觀賞魚的日常管理中,保持水質良好是非常重要的,而控製水質穩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換水爲脫氯自來水,這樣更符合要求。換水的次數和時間取決於飼養條件和魚的種類。如果水族館的過濾系統完善,魚的數量合適並且水族館管理良好,則可以每周更換少量的水,然後可以從幾個月到半年或一年更換所有的水。但是,如果管理不善,則需要增加換水次數。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質沒有嚴重噁化或魚感染了傳染病,最好不要全部換水,因爲熱帶觀賞魚很難適應水質的突然變化。
健康養殖對水環境的要求是什麽?
養魚業的水質不佳對魚類的生存有以下主要危害:
1.對魚苗孵化的影響孵化用水的水質會影響魚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它主要通過改變水的pH值來改變魚卵的損傷程度和含鹽量,從而改變魚卵的含水量,從而改變受精過程中所需的化學成分,從而改變魚卵的代謝或阻斷受精。有機質含量的變化會引起水中酸堿和溶解氧的變化,溶解氧的豐缺會影響魚類的新陳代謝,從而影響魚卵的成活率和受精率。即使受精卵在不合適的水質中孵化,其孵化率也會因酸度、鹽度、溶解氧或有機物的差異而发生變化。
2.對育苗和成魚攝食的影響。魚苗很小,它們的生長需要良好的生存環境(即良好的水質)。當水質不適宜時,特別是當酸堿、含鹽量(主要是改變水的滲透壓,影響魚苗的生長和耐缺氧能力)、有毒物質和溶氧不適宜時,魚苗生長緩慢甚至死亡(即成活率下降)。
3.對魚類生長的影響。雖然成魚很大,但其體液的滲透壓決定了其活水的含鹽量。水中含鹽量過多或過少都會改變魚體內代謝所需的水分,導致成魚的生長趨勢不同。水中pH值過高會腐蝕魚的皮膚和魚鰓,導致攝食和呼吸困難。pH值過低也會腐蝕魚類。更重要的是,它將無毒物質轉化爲有毒物質,或使植物吸收和利用合成的天然餌料成分轉化爲非吸收性成分,從而減少成魚的食物攝入量。
4.對魚類呼吸的影響。水中溶解氧含量低往往是造成大量死魚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夏季暴露於高溫後,大多數魚會在陰雨天氣條件下的暗黑色水中发生事故。這主要是由於高有機質含量、溶解氧的消耗和溫躍層的存在。雨天産生水體異重流,使整個水體中的溶解氧大大降低,導致魚類呼吸困難或因缺氧而死亡。因此,有機物和溶解氧是最重要的水質指標。
綜上所述,無論是魚苗養殖還是成魚養殖,都必須有良好的水質基礎,才能提高其成活率和增重率。
我混養草魚和鳙魚。在魚塘裏,陽光明媚的早晨,三分之一的水面是鐵紅色的,下午三四點後又變回綠色。是好是壞?发生了什麽事?...
我們知道,外界環境條件對魚類的生長发育有很大的影響。要實現漁業生産的高産穩産,必須掌握魚類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證魚類在優良的環境條件下快速健壯地生長繁殖。那麽,健康養殖對水環境條件有哪些要求呢?以下是一些要點。
⑴照明
魚在整個生長和攝食活動中都需要光照。當光線不足時,魚經常會缺乏維生素。陽光是水生綠植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能量來源,直接影響水生植物的生長,間接影響魚類産量。
②水溫
魚屬於變溫動物,體溫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由於體溫與體內代謝強度密切相關,水溫直接影響魚類的生長和繁殖。水溫還直接影響水中細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謝強度。
③水的溫躍層
溫躍層是一種池水運動現象,對養殖魚類的生長和存活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在夏季和秋季,水的上表面容易出現溫躍層。在約3米的室外池塘中,當上層水的溫度上升過快、水體較深且風力不大時,上下水層很難對流,從而産生“溫躍層”。上層水中氧過多稱爲氧過剩;下層水中的氧氣太少,這被稱爲氧債。這種現象在太深的水中很容易发生。夜間上層溫度較高的水流向下層,影響魚類的正常生長。
④水中的溶解氧
溶解氧對魚類呼吸至關重要,它還可以確保殘留餌料和代謝物等有機物質的分解和轉化。因此,魚塘的溶氧量是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天然水的正常溶解氧爲8 ~ 12毫克/升。
⑤水的酸堿度
水的酸堿度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魚。酸性水會改變魚類的血液成分,降低其pH值,降低其攜氧能力,影響呼吸功能的正常功能,削弱魚類的活動能力,降低其代謝水平和攝食能力,阻礙其生長。如果水的酸度過大,會直接破壞魚鰓和魚皮,甚至危及生命。水的堿性過高,會腐蝕魚的鰓組織。
除了上面列出的要點外,水環境還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裏只有幾個要點供參考和學習。
測試水的PH值
池塘水是魚類的生存環境,其pH值(即pH值)是魚池水質的主要指標,對魚類的生長、发育和繁殖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魚最適合在中性或微堿性的水中生長,其pH值爲7.8 ~ 8.5。但當pH值爲6 ~ 9時,仍屬於安全範圍。但是,如果pH值低於6或高於9,則會對魚産生不利影響。
如果魚的pH值過高或過低,不僅會改變水中某些化學物質的含量,甚至會使化學物質變成有毒物質,這對魚的生長和浮遊生物的繁殖都是不利的。它還會抑製光合作用,影響水中的溶解氧並阻礙魚的呼吸。如果pH值過高,魚類將生活在酸性環境中,這將影響磷酸鹽在水中的溶解度,減緩有機物的分解速度,降低物質循環的強度,並影響細菌、藻類和浮遊生物的繁殖。此外,魚鰓會被腐蝕,這將增加魚的血液酸度,降低其耗氧能力。雖然水中的氧氣含量很高,但魚會浮頭,導致缺氧,這也會使它們不活躍,減慢新陳代謝,減少食物攝入量。同時,酸性水會引起魚類疾病,這將導致大量由原生動物引起的魚類疾病,如旋毛蟲病、足病、孢子蟲病、纖毛病、星蟲病等。如果pH值太低,從5到6.5不等,甲藻很容易繁殖,這對魚也是有害的。
PH值對魚類繁殖也有影響。pH值不合適,親魚性腺发育不良,阻礙胚胎发育。如果pH值低於6.4或高於9.4,則魚苗無法孵化。如果pH值過低,魚卵的卵膜會軟化,卵球會塌陷失去彈性,孵化時容易提前破膜。如果pH值在5 ~ 6.5之間,溫度適宜(22℃ ~ 32℃),養殖的魚種容易得“粉病”。
由於池塘水的pH值與魚類的生長、发育和繁殖密切相關,因此需要定期檢測池塘水的pH值並根據檢測結果采取必要的相應措施,以確保池塘水的正常pH值。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