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春天肥水裏釣鯉魚、草魚、鲫魚的方法?

方法如下:一、要巧选位渔谚说:“出钓看天时,选点看地利。”选择钓位要远离公路、码头、工厂、矿山等地鲢鱼容易受惊,听到车、船行驶震动、机械轰鸣声,会吓得群体逃遁。更要远离捕鱼拦网。许多大、中型水库,进入夏季都下网捕鱼,大网多处布阵,鲢鱼一见到

該方法如下:

誰知道春天肥水裏釣鯉魚、草魚、鲫魚的方法?

首先,我們必須巧妙地選擇一個位置

釣魚諺語說:“當你去釣魚時,看看天氣,選擇合適的地方。”

選擇遠離公路、碼頭、工廠、礦山等地的釣位。鲢魚很容易受到驚嚇。聽到汽車和船只的振動以及機器的轟鳴聲會嚇得這群人逃跑。遠離釣魚區。

許多大中型水庫在夏天用漁網捕魚,漁網部署在許多地方。當鲢魚看到漁網時,它們會驚慌地逃命,因此很難在這些地方捉到魚。

魚類的活動規律是,白天,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到遠離近岸的隱蔽而寬闊的水域覓食,晚上,它們遊到近岸的海灣和鲈魚處。因此,釣位的選擇應選擇在河流入口處,深水岸邊有“活水”和充足的溶解氧;

沒有外界的乾擾,水域寬闊,經常有鲢魚遊動的高崖;

土渠與叉相連,是鲢魚遊弋覓食時必經的“咽喉”部位;

灣溝裏有許多水草和浮遊生物,鲢魚喜歡群居覓食和棲息。

第二,巧用餌料。

搭配適口餌料是收獲的關鍵,適口餌料在於味道,餌料的酸、臭、香、甜、腥取決於水情。水要稀要淡,水肥要濃。

三要巧釣魚。

1.釣漂浮在海竿上的鲢魚似乎很容易。實際上操作中有很多技術環節,必須解決好。只有根據鲢魚活動的變化規律,找到魚的適宜遊層,靈活調整釣深,才能收到效果。

2.科學搭配釣組。浮漂最好使用無氣孔、無吃水、浮力大的優質泡沫浮漂,鉛墜最好使用瓷眼環形挂件,組鈎最好使用可隨時更換的活動挂鈎。

釣組組合要簡單快捷,浮漂浮力大,浮漂快;環形落水孔光滑,迅速滑入水底並迅速定位;“活鈎”可以隨時更換,這樣可以保持整套魚鈎的鋒利,捕魚率高。

3.解決飛鈎挂線、挂墜問題。方法是在組裝魚鈎時將魚鈎輕輕壓在餌球底部,不宜壓得太深,這樣在抛投時就不會出現飛鈎挂線、垂下的現象,從而保證出杆成功率。

餌料球一融入水,魚鈎就會露出下垂,一旦鲢魚上鈎,就會立即上鈎。

4.掌握投擲技巧。海竿主線多次使用後,由於鲢魚的魚鈎掙脫,會出現彎扭的現象,容易阻礙鉛墜的滑動。

因此,在投擲海竿時,當魚鈎即將落到水面時,必須快速提竿,即用力“搖晃”魚線並拉直魚線,以便魚鈎和沈子快速平穩地滑下並定位。

5。把握提竿的機會;一般來說,咬鈎浮動的特點是輕搖、旋轉和行走,劇烈跳動和黑色浮動和下沈。

觀漂提竿,不早也不晚。提竿的最佳時間是鲢魚已經上鈎的時候。這時,提竿就像拿槍一樣有把握。

關於釣魚的幾個問題,請高手解答。

釣鲢鳙應該釣多深?野釣應該是深釣還是淺釣?這還得從魚的習性說起。每條魚都有溫潤、氧氣和食物的特性。雖然鲢魚和鳙魚相對耐熱,但它們也有一個合適的溫度範圍。溫度過高時,它們也會到溫度相對較低的水層乘涼,溫度較低時,它們會下意識地在深水區熱身。所以鲢鳙的水層是不固定的,今天釣的深度可能和明天不一樣,白天和晚上釣的深度也不一樣。

很多人覺得鲢鳙很蠢,我就隨便找個水層。只要餌料霧化得足夠好,鲢魚和鳙魚就會跟隨餌料進入巢穴,並隨著餌料的霧化而吃掉餌料。事實上,如果你非要這麽想也沒問題。在資源豐富的前提下,只要找水層沒有特別大的失誤,確實可以釣到鲢鳙。但是魚獲率肯定很低,而且永遠是錨魚。抓到兩只後,它就會進入巢穴。如果資源不是很好,也許他們會徒手回家。

地方性天氣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海洋資源豐富,不同地區氣候條件不同。秋天,南方和北方的天氣差別很大。南方的氣溫大多在25度以上,而北方的許多地區只有幾倍或十幾度。對於南北方的氣候差異,魚受溫度的影響,水在天上結冰,天氣炎熱時淺水區天氣濕滑。因此,在炎熱的天氣裏,釣深水是冷的,釣淺水是熱的。

水溫差別

釣友們都知道天氣溫度是影響野釣的關鍵因素,但很多釣友不知道水溫也是影響釣魚的關鍵因素。水溫和溫度不一樣,天氣溫度影響水溫,水溫也和水深有關。秋季釣魚時,許多釣魚者都知道淺水區的水溫是變化的,而深水區的水溫是不同深度的水溫差異。只要漁民知道水溫的變化,就能真正找到魚尋找食物的藏身之處,這樣野釣才能有好的收獲!

釣淺的優勢

淺水區光源好,植物生長快,水生花卉多,非常有利於魚類隱蔽活動和進食,尤其是膽小謹慎的鲫魚,喜歡躲在水草區。在水草區釣魚時,需要準備更多的釣組,避免挂線和魚鈎影響釣魚。淺水區容易生長微生物,是豐富的食物來源區,也是魚類最頻繁的攝食場所。

河水退去幾天後,你可以去釣魚。

釣魚似乎是學生的一門課程。要學好就要端正學習態度,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這樣才能舉一反三,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釣魚)。

一、釣魚活動的心理要求

1.保持安靜和耐心。做任何事情,心態穩定是基礎。在釣魚的過程中,有時你可能幾個小時都釣不到一條魚;在野外釣魚還可能會餓肚子、日曬雨淋,所以釣魚人沒有非凡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堅持不懈的耐心是無法忍受這種孤獨和辛苦的。因此,保持冷靜和耐心是初學者必須跨過的第一道坎。2.避免急躁和深思熟慮。脾氣暴躁、無腦的人如果不加以約束和改變,很難在釣魚中取得進步和收獲。我們中的一些人學習釣魚,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釣魚者,只要在窩裏呆一會兒或釣得不好,就會變得不耐煩。要麽瘋狂地扔餌,要麽隨意扔餌讓某人移動水,這使他感到不安,要麽四處遊蕩,東一槍西一槍地把釣魚區轉了幾圈。衆所周知,“釣魚貴在練氣功”,脾氣暴躁是釣魚的大忌。然後有一些漁民已經捕魚多年,但他們仍然沒有太大的進步,他們的捕魚技術一般。它不善於從日常釣魚中總結和思考的原因是什麽。釣魚如行軍打仗,講究分析總結天氣、地理位置、釣具的搭配和釣法的運用,揣摩魚情(知己知彼),发揮主觀能動性(知己知彼),以戰術取勝。池塘和水庫中的魚也將變得棘手和難以捕捉,因爲有更多的人捕魚。釣魚人不善於總結成敗,思考提高釣魚技術。難怪幾乎沒有改進。

第二,加強對魚本性的了解

了解近水魚類的本性是釣魚人必備的基本功之一。爲了方便初學者了解魚情,筆者列舉了幾種淡水垂釣中常釣的魚類(主要是我國分布較廣的魚類,見表1)。

注:在淡水魚類中,鲢鳙也是分布較廣的魚類,但它們是濾食性魚類,是養殖的重點魚類。許多池塘和水庫禁止釣魚,釣魚方法也不一樣,這裏就不列舉了。還有一些區域性淡水魚,沒有列出來。

第三,釣魚前“望、聞、問、切”

“望、聞、問、感”,就像老中醫的診斷一樣,是全面了解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的基本手段。以上四點對釣魚人準確判斷魚情、增加漁獲大有裨益。

1.看啊。就是发揮視覺功能,詳細觀察。希望要有針對性:①看水表,看有沒有魚翻浪,有沒有魚在水面上成群遊動。(2)看水面是否有魚呼吸覓食産生的氣泡(氣泡分爲魚氣泡和自然氣泡,不同的魚有不同的氣泡,如表2所示)。③看水質的濁度和水的波動。水體的渾濁程度是由沈積物的多少決定的;水體的肥瘦取決於浮遊生物的數量。水體渾濁,一般是大雨和外來水沖進來形成的。水體上升,極其渾濁,垂釣效果肯定不好。但是水體清澈,屬於退遊階段,不好釣。就水體顔色而言,如果水色清澈,說明水質稀薄,水中藻類和微生物較少,魚肯定不多;如果水色渾而不濁,呈淡黃色、白黃色、黃綠色或深藍色,說明水色好,脂肪適中,適合魚類生長和覓食,垂釣條件一定要好。比如水呈綠色和褐色,水面上漂浮著深色的東西(一般養魚投放人畜糞便,有機質含量高,浮遊生物過多),說明水質豐富,魚容易缺氧,不想吃東西,釣魚困難。如果水呈黑紫色且发臭,則說明水體汙染嚴重,更不能釣魚。(4)水域周圍的地理條件,即水域的形狀,是否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池塘所有者建造的餵食平台,增氧裝置,洗衣服和洗菜的地方,哪裏有草和沙灘,周圍是否有農作物,樹木,岩壁,海灣和凹地。⑤觀察水域四周,看是否有釣魚者踩點和蹲點後留下的痕跡,水域上方或釣位周圍是否有電線和樹枝,哪裏安全、方便、容易行走和取魚。

2.氣味。就是发揮嗅覺和聽覺的作用。當你到達捕魚水域時,你可以先用手聞一下水的味道。一般來說,水裏魚多了,會有淡淡的腥味;如果水質很差,受到汙染,它還可以聞到一種奇怪的氣味。同時,它還可以起到聽覺的作用,聽魚在水中移動和覓食的聲音。特別是在有水草和水草的地方,你會聽到魚在水草中遊動的聲音。

詢問。提問可以讓我們對想要垂釣的水域的曆史和現狀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詢問時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詢問當地人,主要是了解水域是否修建,水域內飼養什麽魚,露天池塘是否無人垂釣,捕獲的魚的大小等。,並要求盡可能多的人進行比較分析。詢問當地人的目的是爲下一步詢問魚塘主打下基礎,以免誇大魚塘主的利益,欺騙漁民。二是詢問魚塘主人,主要是詢問魚塘裏放什麽魚,放養時間和大小,平時用什麽餵魚,什麽時候餵,在哪裏餵。特別是按時間和魚竿收費的池塘,不能輕易相信主人說的一切,也不要盲目支付魚竿下釣的費用。

4.停。望、聞、問都僅限於表象,切才是切中要害的手段。剪時,應遵循以下步驟:①打窩看魚星。在魚多的水域,築巢後,魚可以迅速進入巢穴覓食,水面上會出現魚星。漁民可以根據魚星的數量和大小來判斷魚情。②用杆看。築巢後,魚星就會出現,因此您可以伸長魚竿嘗試釣魚。如果魚很快吞餌,說明水體正常,魚多,釣的人少。在一些水域中,築巢後,有許多魚星,但魚很難上鈎,這意味著人們經常釣魚,魚變得很滑;要麽水質肥美,魚沒有食欲;要麽是水溫和水體中的溶解氧異常。還要注意的是,有些魚塘主胡說八道卻不準試竿,肯定有“貓膩”,要謹防上當。

第四,觀魚知魚

在魚吞餌的狀態下,釣魚人只能通過觀察浮漂的運動來獲取魚情信息,並決定是否甩竿釣到魚。最常見的漂白階段是送漂(也稱爲回漂)和黑漂(也稱爲鑽漂)。這兩種典型模式對於初學者來說很容易掌握。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溫度和溶解氧異常,則說明漂移和黑漂不規範(以七星水平漂移爲例,調水情況爲沈四浮五)。漂:只发半粒,最多发一粒,然後就沒動靜了,容易被誤判爲小雜魚打窩或魚撞線,錯失提竿良機。黑色漂移:在輕微的震動後,它稍微下沈半格令到一格令,漂移停止。這時候提竿的最佳時機是漂剛返回或下沈的時候,過程很短。釣魚人如果注意力不高度集中,稍有遲鈍就會錯失良機。送漂和黑漂都比較簡單。在這裏,作者列出了魚吞餌時的幾個不尋常的漂移階段,以增加他們的經驗並提高他們釣到魚的機會。①漂移和橫移。它的外觀是在漂移和搖晃後,它不发黑,進行平穩的橫向移動。這時魚已經咬鈎了,大部分都被魚夾住了。②漂點顫動。表面上看,漂移持續发生,並伴有點狀、震顫和輕微下沈。此時,魚已經咬鈎,提竿時魚就被釣上來了。③漂白後迅速恢復原狀。它的外觀是每個顆粒都漂浮在平面上,並很快恢復原狀。這種情況大多是蝦蟹的爪子造成的,杆子被鈎住空,或者我感覺被什麽東西碰了一下。④黑色漂白後,很快恢復原狀。它的外觀是漂浮的顆粒迅速傾斜地漂入水中,然後恢復原狀。這種現象多由小雜魚吞食餌料引起,暫時可以避免。

5.從釣魚諺語中把握季節、天氣、地理環境與釣魚的關系。

1.關於季節的釣魚諺語。“春釣灘,夏釣蔭,秋釣塘,冬釣陽。”冬釣重,夏釣深,中釣不冷不熱。“春釣桃花秋釣桂魚”。“麥子黃了,忙著釣魚”。“三月三日(農曆),鯉魚上海灘”。“春捉雨霧,夏捉早,秋捉草,冬捉黃昏”。“春釣灘,流釣彎,雨釣邊。”“清明魚開其口,先霜魚封之”。“冬釣到向陽岸,秋釣滿江彎”。“春釣是晴天,夏釣是早出晚歸,秋釣是全天候,冬釣是中午時分。”“談釣鲫魚,三伏天釣鯉魚,立秋釣鲶魚”。冬天,中午陽光明媚,背風者去深水區釣魚。“春釣草,夏釣早晚。”

2.關於釣魚的釣魚諺語。“每天動三次,早晚抓邊。”“早釣近,午釣遠,陰天打魚”。白天釣鲫魚,晚上釣鲶魚。“夏秋釣在早晚,冬釣在中午”。日落之後,正是釣魚的好時機。仙女很難在中午抓到一條魚。“月夜釣鯉魚,無月之夜釣鲶魚”。“白天釣鲫魚,晚上釣甲魚和鲶魚”。早晚烈日下釣魚,不冷不熱釣一整天。

3.漁民關於天氣的諺語。“春雨滿塘魚,夏雨不上鈎。”“雷雨前釣魚空空;雷雨過後,捕魚收成不錯。”“魚頂遊蕩,漁暴風口”。“與其抓風,不如抓風”。雨季魚要側,窩要散。雪前釣魚,雪後抱竈。“太陽暈了好釣魚,月亮暈了好暈空”。“漫長的晴天剛開始就下雨,楚青的雨下得很久,連釣魚都去不了。”。“天上飄著白雲,魚兒上鈎了。”“微風陣陣陰天,魚兒活躍。”“趕了翁,不趕西南風(夏天)”。“春天抓東南風,秋天抓西北風”。大風過後釣魚是件好事。微風細雨,釣魚無與倫比。“暴風驟雨,魚沈水底”。“霧低,魚無胃口”。“露出地面,好釣魚;霜重魚飽。”“天氣悶熱,氣壓低,魚不咬鈎是下不去的。”“魚浮起來了,釣魚就泡湯了。“

4.關於釣點的選擇。“在泥濘中尋找清澈,在清澈中尋找泥濘”。“在沈默中尋找運動,在運動中尋找沈默”。在流水中釣魚容易,在靜水中釣魚難。“淺水釣深,深水釣淺”。“釣魚無草,猶如東奔西跑”。“水是渾湯,釣魚泡湯。”“深渾可近釣,淺淺宜遠釣”。清水無魚,淺水無大魚。“上漲的水碰到沙灘,然後水落入釣魚池。““快流釣,慢流釣中間”。草叢裏有嘎吱聲,魚在裏面。“水多蝦必靜,水多魚不清”。“方塘釣角,長塘釣腰”。“窄的部分寬,寬的部分窄”。“狹長釣凸處,寬闊釣灣枝”。“有草捉草,無草捉樁。”“多草選擇不草,不草選擇凸凹”。“入水處,草石邊,幽處,回水灣”。“擇尖,釣半島,釣陡坡下。”“涵洞口、橋墩旁、裆下都有魚”。“小堰捉腰,大堰捉梢”。“飼養場,打穀場,淘米的地方,材料台旁邊”在坡坑坑窪窪的時候釣魚最好。岸邊有樹,滿是護魚人。在深水和淺水的交界處,大魚只能通過這條路遊泳。“遠釣者多,近釣者少”。

誰知道春天肥水裏釣鯉魚、草魚、鲫魚的方法?

六、如何用餌要正確?

1.誘餌的特點是突出“誘”字,其要求如下:一、香味要對。一般來說,魚喜歡重口味。除了香味之外,濃重的魚腥味和難聞的氣味也是它們的最愛。所以餌料一定要香、腥、臭。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好專注於一種味道,如香味、魚腥味和臭味,避免做成香味、魚腥味和臭味的大雜燴。相反,它會融合成魚不在乎的“怪味”。從魚的喜好特點看,鲫魚喜甜味,鯉魚重腥味,草魚喜淡酸味,鲢魚吃酸味;而鲶魚、鲻魚等肉食性魚類,濃濃的腥味是它們的首選。二是要有更醒目的顔色。魚最敏感的顔色是紅色、白色和黃色。第三,將粉末和顆粒材料混合並長時間留在窩中,使餌料進入水中後盡快分散,粉末大米漂浮在水體中,細顆粒留在水底,形成長期誘魚區。這裏介紹一個簡單的餌料配方,無論是池塘釣魚還是野釣都非常有效:將炒好的蠶豆(豆類)磨成粉,加入適量的酒曲米(酒曲浸泡半個月以上)。例如,在冬季和春季,可以加入一點食品香精和蝦粉。這種餌料具有顆粒(米酒)和粉末(蠶豆粉)相結合的特點,其香味自然而持久。它是一種有效的廣譜誘餌。

2.誘餌。它的特點是突出“釣”字,比餌好。就是用料更講究,色香味比餌料好。①餌料分類:一是素餌(如米粒、面餌及各種糧食、植物餌);二是肉類餌料(如線蟲、蚯蚓、蝸牛和贻貝、蝦和動物內脏、各種昆蟲等。);第三種是仿真誘餌(用非食用塑料、橡膠等材料製成的誘餌,如小魚、小蝦、昆蟲和隱藏的魚鈎)。②選擇餌料時要注意五點:一是餌料一定要根據魚的食性來設置;第二,注意一方餌釣一方魚(例如水質豐富的池塘魚喜歡芳香的素食,而水質稀薄的河、江、溪、倉庫中的魚喜歡食肉性食物);第三,不同季節使用不同的餌料(例如,冬季和春季應使用鮮肉,夏季和秋季應使用素食)。③製作餌料(以素食爲主)時應注意的問題:一是食材必須新鮮,不能发黴;二是形、色、味俱全(形狀要圓,不能有尖刺和棱角,便於魚吞咽;最好的顔色是黃色、白色和紅色,渾水用淺色餌料,清水和淺水用深色餌料。味道要有針對性。一般鲫魚喜歡甜味,草魚喜歡酸臭味,鯉魚喜歡香腥味,鲢魚則是酸臭味。④介紹兩種廣譜元素餌料。面粉餌:首先將生蠶豆(芸豆)磨成細粉,將速溶玉米粉與水以7: 3的比例混合。例如,在冬季和春季,可以適當添加食用香精、清曲或芝麻油來增強口感。二、米粒餌:優質東北珍珠米(黏性好,易上鈎)加少許食用香精和曲酒蒸成米粒。以上兩種素餌製作簡單,釣鲫魚、鯉、草、鳊魚效果都不錯。優質的東北珍珠米米粒也是抵禦小雜魚乾擾的有力武器。

七、知道幾種基本的釣魚方法

1.去水底釣魚。這是最基本的釣法,不用過多描述。只要記住“直魚竿,細魚線,快速鈎餌不露尖”和“讓魚餌发光,精神浮動,你就知道什麽時候有魚上鈎了”。

2.浮釣:①用竿浮釣。基本要求是手竿沈底的釣組,但浮漂的浮力要大於沈子和魚餌的重量,使魚餌鈎浮在水層中。在不同深度的水中尋找魚和釣魚。手竿釣魚浮漂建議使用更醒目的浮漂、輕杆和更硬的竿尖。餌料使用新鮮食物,如線蟲、蚯蚓、蠅蛆等。②魚竿浮動。建議使用頂端較軟的手海兩用竿和3 ~ 4鈎(4號或5號長柄鈎)的串鈎釣組。圓的浮力大於鈎組和下落浮球的浮力,鈎上挂有紅蚯蚓或蠅蛆。這種釣法可以達到很遠的距離,這是手竿釣浮所達不到的,適用性更強。

3.長竿和短竿釣魚。長手竿(5.6 ~ 7.2米爲宜,硬竿或超硬竿調整),短線(竿長的1/2 ~ 2/3),七星浮沈釣。選擇水草,岩石堆,水下障礙物和其他魚類喜歡生活和覓食的地方,很難捕魚。釣魚時,魚線被魚竿托起,魚被浮漂迅速拉出屏障。

釣魚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一般來說,你釣到的魚越多,你就越開心。那麽魚的捕撈是靠什麽呢?我個人認爲取決於三個客觀條件和四個主觀條件。

一般來說,客觀條件是季節、天氣和漁場。主觀條件是目標魚、釣位、釣具組合和餌料設備的選擇。雖然季節和天氣有規律地變化,但它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我們無法控製那裏的漁場。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爲不斷變化的客觀條件做好主觀準備。

在這裏,我想談談釣具組合中副線(手竿、挂件)的使用。正確選擇子線有兩個目的:一是使釣組有足夠的靈敏度;第二是魚被捕撈後所需的保險。

從季節上看,冬季釣鲫魚一般采用小鈎細線,子線可小至0.4(0.10毫米),主線爲0.6(0.128毫米)。該組合對鲫魚(10-20g)足夠敏感。100克以下的鲫魚,可以直接提離水面,200克以上的鲫魚要用網,這樣既能防止魚逃跑,又能保護子線。所謂小鈎不宜過小,但鈎條一定要細。清明前後,淺水區氣溫率先回升,鯉魚、鲫魚開始在淺水區成群覓食。此時魚鈎可以換成2-4個稍粗的魚鈎和更寬的漁門,腦線可以增加到0.6(0.128毫米)和主線1.2(0.185毫米)。這種組合可以處理魚塘中鯉魚1000克以下的混合塘。如果是在水庫裏,就不安全了。子線可增加到0.7-1.0(0.1382mm-0.165mm),必要時可用手繩準備大魚上鈎。在夏季和秋季,釣到大魚的概率增加,魚的力量也更大。子線可以使用到1.2(0.185毫米)。

以上只是不同季節使用的子線直徑的大致輪廓。具體到目標魚的魚情還是有所不同的。釣小魚時子線可以短一些(不短於10cm),釣大魚子線可以長一些;魚密度高時可用短腦線,魚密度低時可用長腦線;釣水淺,子線可短,釣點深,子線要長。特別注意釣點深度超過3m時,子線可以加長到40-50 cm,線徑也要加大。

在高密度釣單品種魚時,需要保證一定的釣速。對於200克以下的小魚,如成群的鲫魚、鳊魚、鳊魚和魚粉,使用子線時應注重靈敏度。500克以上的要安全使用子線,盡量減少走魚時間。有一次,我和兩個釣友在濟南郊區的青陽峪水庫釣魚,引來了一群2000克左右的鲢魚。我們開始頻繁抓魚,但沒多久我準備的四套子線就被切斷了,其中包括兩套1.5(0.205毫米)的子線。無奈我臨時綁了一套2.5(0.26mm)(和主線一樣),一直綁到下午,釣了20多斤魚。但是即使子線使用了2.5號(0.26mm),當時的浮動動作仍然很明顯。顯然,如果當時過分追求靈敏度,漁獲就無法保證。

此外,在選擇子導線時,應選擇柔韌性好、耐磨性好、記憶性低的導線,這會使浮動動作明顯;選擇靈活的可以加強子線的自我保護。阻擋該區域,以免挂線或驚擾魚。一般來說,魚竿可以分爲手竿和海竿。

手竿的長度一般爲3.6-7.2,有些短竿爲2.5米,常用於在邊上或大帳篷裏釣魚。它們由竹竿、蘆葦、玻璃鋼、碳鋼等材料製成。爲了方便攜帶和儲存,人們很早就知道如何將魚竿製成多段,這些魚竿從頭到尾都較粗,並相互插入。節數根據長度和材料選擇而有所不同,有些節每節80-110厘米,總共4-5節。有些部分只有60-80厘米長。不使用時,細節滲透到厚的部分,最後只進入兩段。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最好的一種是日本製造的蘆葦製成的雙魚竿。後來发明了玻璃鋼,再後來发明了碳鋼,又輕又耐用。相反,這些部分根據厚度套在一起,使用時從裏向外抽出非常方便。它也可以由更輕的鋁製成。

相比之下,碳鋼比玻璃鋼輕。更堅韌,目前最先進的材料。但是,必須注意的是,由於其導電性很強,因此不能在高壓線下或雷雨天氣中使用。

買魚竿時要注意魚竿各節的圓度是否對稱,粗細是否均勻適中,插口是否牢固,竿身是否平直,底部手柄是否閉合,整根魚竿有多重。

魚竿的硬度和韌性往往用“色調”來表示。一般分爲輕聲和中音。硬調。色調是指魚竿的牢固程度,是魚竿受力後的彎曲幅度,幅度小的爲硬色調,幅度大的爲軟色調。用手水平提魚竿時,前部必須彎曲,從彎曲起點到竿尖(即彎曲部分)的長度占整個魚竿的比例被用作音調硬度的表示。如果彎音部分與總長度之比爲2: 8,則稱爲28音,爲硬音;三七的比例居中;四比六的比例很軟。當然還可以根據彎折比進一步細分。

一般來說,釣小魚需要數量和速度,硬調更好。調整大魚爲了避免受力過大,最好選擇調整或軟調整。

海竿(也稱爲鑄杆)的長度一般爲1.65-3.6米。第2-6節。每一節都有一個可供魚線穿過的環。底部有一個安裝卷軸的裝置。卷線器的種類很多,檔次不同,要根據個人需求和經濟條件選擇,要實用。

魚竿質量檢驗

1.杆體表面著色

1.魚竿的顔色取決於消費者的喜好,但原始的透明油漆仍然更好。因爲透明漆硬度好,不容易掉漆,容易看到材質的缺陷。其他顔色應該塗底漆。太厚的底漆會增加魚竿的重量,從而影響調性,並且底漆的表面顔色容易掉漆。

2.檢查魚竿各節是否有色差,會影響美觀。

3.檢查表面油漆是否有氣泡或雜質。如果有氣泡或雜質,魚竿很容易斷裂。

第二,檢查魚竿的耐用性

1.拉出杆子的每一部分。在杆子的前幾段,用雙手抓住杆子的兩端使其彎曲。如果電杆的曲率不均勻,或者彎曲點在後半部分,電杆很容易斷裂。因爲較粗的部分不容易彎曲,所以可以用雙手按壓杆子。如果杆壁太軟或有撕裂聲,杆也容易折斷。一般消費者檢查魚竿的方法是拉出整個樹枝,然後將其彎曲。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也不夠詳細。

2.檢查杆子兩端的切口。魚竿前端較細的一端在捕魚時容易開裂,因此需要檢查其捕魚力度和硬度以及切口是否整齊。杆壁較厚的一端不應太厚。如果太粗,會增加整個魚竿的重量,節與節之間的連接也不容易緊密,從而影響整個魚竿的垂釣性能。

第三,檢查魚竿的附件

1.第一節的頂端是固定的嗎?

2.前插頭和後蓋是否容易折斷或鬆動。

3.導向環和繞組座是否有裂紋或鬆動。

4.手柄上的防滑漆是否會脫落,尼龍線是否纏繞緊密。

以上檢查要點會影響魚竿的質量。消費者應該記住,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是一種耐用的材料,相反,如果在製造過程中忽視了它,其産品是非常脆弱的。

一種保養魚竿的方法

1.泡沫塑料(最好有小顆粒)應切成與杆上部內孔大小相同的圓柱體。插入時不宜過緊,其長度應推至內杆端面,可在外部擰緊塞子,以避免搬運時杆與杆之間的摩擦,從而磨損杆並影響外觀。

其次,每次釣魚後,用乾布擦乾魚竿。回家後,必須依次退出每一節(如果有沙子,請用清水清洗內外),並將其垂直挂在窗邊或乾燥的地方。只有晾乾後才能收起來,以備下次釣魚時使用。

如何保護魚竿

買了滿意的魚竿後,自然要搭配魚線。許多釣魚者試圖購買更粗的釣魚線,因爲害怕斷線和逃跑。我不知道魚竿有一定的耐力。如果魚線的張力大大超過魚竿的承受力,就很容易斷線跑掉。作者對20和30(60)根玻璃纖維杆進行了破壞性試驗。當杆身與地面成30度角時,20型的最大提升力約爲3公斤,30型(60型)的最大提升力約爲4公斤,當杆身與地面成40度角時,提升力減少1公斤,也就是說,角度越大,提升力越小,當杆身與地面成90度角時,提升力最小。目前市場上的進口魚線質量越來越高。直徑0.30mm(3.5 #)的進口魚線實際拉力可達6公斤,遠遠超過魚竿的承受能力。因此,建議在給魚竿接線時,20型魚線不超過0.28毫米(3#),30型魚線不超過0.30毫米(3.5#)。有時,可以看到真正進口的日本魚竿的竿體上印有# 2或# 3的字樣,這告訴您接線時不要超過此範圍。

在垂直犯錯的過程中,我的魚鈎挂底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不要用力撿,這樣容易導致魚竿斷裂。相反,將魚竿放平,使魚竿、魚線和魚鈎形成一條直線,並慢慢向後握住魚竿,直到河底的異物被拉出爲止,最多在不損壞魚竿的情況下將魚線折斷。

收集釣線束時,應按照拉竿時的相反程序逐一收集釣竿。如果你不注意,很容易发生前幾節自動滑下一節的前面,只抓住未收集的倒數第二節。許多釣魚者認爲倒數第二節太緊了,無法收回,所以他們用力擊打魚竿來收回它。結果,兩根魚竿像竹竿一樣互相撕扯,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在另一種情況下,尖端首先向下滑動,然後閉合後部,導致尖端錯位,並在魚竿鑽入後部的夾層時損壞魚竿。

據統計,以上兩種情況是造成魚竿損壞的最主要原因,占魚竿損壞的一半以上。有時這兩種情況會发生在魚竿還沒有購買或在家裏享受的時候。無知的人經常去漁具店指責魚竿質量差,卻忽略了自己的錯誤操作程序。如果前幾節先滑入,可以將竿口向下傾斜,使前幾節變平,然後再一節一節地收回。

最佳垂釣時間爲河水退去後1-2天。這個時候,魚會因爲缺乏食物而開始移動,這是釣魚的好時機。

誰知道春天肥水裏釣鯉魚、草魚、鲫魚的方法?

應該指出的是,每個地區的情況都不同。在一些人工飼養的魚塘中,只要退水不是特別嚴重,就會有2-3天的魚咬傷。

總之,如果你想在河裏釣魚,你需要掌握退水的時間和程度以及當地的具體情況,以便更好地把握釣魚機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4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