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釣黃颡
钓黄颡鱼的季节在我们南方一般4-10月,但7-9月是最好的季节。一般时间挑在傍晚6点到9点,因为这种鱼属于夜行鱼类,晚上吃食比较凶猛,容易钓获。钓点的选择一般在库湾里的回水处或者在有些石头的浅滩地方。打窝不能用小米一类素饵,黄颡不吃素饵的,
在我國南方,黃颡魚的捕撈季節通常爲4月至10月,但7月至9月是最佳季節。一般在晚上6:00-9:00采摘,因爲這種魚屬於夜行性魚類,夜間進食凶猛,容易被捕撈。
釣點的選擇一般在水庫灣的回水處或一些石頭的淺灘處。不能用小米等素食餌料打窩。如果黃維不吃素食餌,建議使用飼養蚯蚓的土壤或搗碎蚯蚓並在河泥中打窩。黃颡魚不大,但釣黃颡魚時鲶魚經常咬鈎,所以最好用硬竿,4.5米長,這樣釣到魚後更有把握。
魚竿選擇;如果你用手竿,不要超過4.5m,盡可能多吃鉛,並加一根发光棒抓住1-2目。主線長達30cm比杆子還長。釣海竿最好用軟頭的岩竿,因爲它的垂釣能力好,信號強,你可以自己掌握抛投距離。用串鈎綁3個鈎就夠了,鈎距約10-15厘米,用50厘米的鏈環扣3個鈎就夠了。
餌料一般是紅蚯蚓、豬肝、鴨肝、雞肝。至於天氣,溫度和濕度,沒有什麽需要注意的,但也不至於太熱。最好是在雨後的夏天。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釣黃颡魚有什麽實用技巧?
分享釣黃颡魚的實用技巧
黃颡魚生活在復雜的水域,比如倒下的樹底下、樹根下、亂石堆周圍,因爲這個地方小雜魚多,適合黃颡魚吃,发生的概率比較高。黃颡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它們仍然有領地意識。每條魚都有自己的領地。這時候必須打窩或者換釣點。當我們登上黃颡魚時,我們必須將下鈎的位置移動兩米左右,這樣釣魚的時間會更快,釣魚的概率也會更大。黃颡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我們在選擇餌料時應選擇小魚、小蝦、黃粉蟲、面包蟲和雞腸。也可以用雞腸。黃颡魚被稱爲水下清道夫,其水中所有受傷或死亡的動物都是他的食物。
黃颡魚吃鈎時是殺鈎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對釣具線組有很高的要求,也不需要要求線組有很高的靈敏度。我們平時在釣具上用的手竿、海竿、手海兩用竿都是可以的,甚至我們還可以用繩子綁個魚鈎,再加上黃粉蟲和小魚小蝦。最重要的是釣法。第一種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手竿和線組,第二種是海竿上的挂鈎,最後一種是懶人釣法。懶人的釣法很簡單。首先,我們準備幾十根竹竿,這些竹竿不是必須的,無論長短粗細。然後我們準備同樣數量的五米線,在魚線上安裝浮漂、鉛墜和魚鈎,並將它們直接緊緊地綁在竹竿上。每隔一米將竹竿插在河岸上,以防止大魚將竹竿拉入水中。讓我們每隔一小時或半小時檢查一次,如果有魚或沒有魚就及時更換餌料。這種方法最適合在下午到晚上12點之前,這是進食的高峰期。
黃颡魚是肉食性魚類,如何去鈎才不會被紮到。我們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按住側面最大的刺。記得靠近根部。拇指像魚腹一樣慢慢靠近,以壓住側面的骨頭。然後我們用中指將魚骨向後推,魚嘴慢慢張開,這樣我們就可以方便地脫鈎了。最後,我想告訴你魚鳍有毒。我們經常被卡住,疼痛非常強烈。這時,我們有必要對傷口進行現場處理。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傷口上撒尿。魚的毒性是酸性的,而尿液是堿性的。中和後,魚的毒性自然消退。如果傷口不及時就地處理,它會很快變得紅腫,疼痛自然會消失,最嚴重的感染會噁化。
黃颡魚主要在水下層活動,屬於底層小型魚類。此外,由於它的適應性很強,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中生存,因此在我國大部分海域都有分布。它的飲食習慣很廣泛,喜歡晚上出去覓食,愛吃死鈎,一旦咬到食物就不肯放手。釣黃颡魚時,魚鈎經常被吞進肚子裏,很難取下魚鈎。釣友在釣魚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怎樣才能讓黃颡魚咬鈎後張開嘴?首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魚刺的根部,然後用拇指貼近魚刺的腹部按壓魚刺,再用中指按壓魚刺,魚嘴就會張開。
在選擇線組時,由於黃颡魚的個體相對較小,即使是最大的黃颡魚也往往不到半斤重,因此我們在選擇線組時可以使用此標準。黃颡魚對釣組要求低,各種釣具都可以用來垂釣。不過,釣魚人需要特別注意它吃死鈎的特性。外出釣魚時,最好準備更多的釣組,以免在吞鈎時沒有備用釣組而浪費時間。此外,釣友在釣魚時要學會觀察浮漂。當浮漂反復搖動時,他們可以提起魚竿,魚鈎就在魚嘴中。當有黑漂時,魚鈎已經被吞進了肚子裏,此時取下魚鈎比較困難。
第二,選擇釣位
黃颡魚多分布在水下地形復雜的自然水域,因此我們在選擇釣位時,可以選擇水底岩石多的地方和樹枝交叉的地方。此外,在有小雜魚的地方,通常可以找到它們。黃颡魚不喜歡呆在湍急的水中,但急流是它們的最愛,可以作爲漁民釣魚時的釣點。
第三,選擇釣魚時間
釣黃颡魚的方法其實並不難,最重要的是選對釣位。只要釣位的選擇沒有問題,基本上就不會出現大的失誤。釣魚時間可以選擇在下雨前後,最好是晚上,準備餌料時可以使用綠色蚯蚓。
第四步,準備餌料
黃颡魚是一種肉食性魚種,因此在配製餌料時可以使用蚯蚓餌料和動物內脏作爲原料,這些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難獲得。當黃颡魚的咬鈎被提出水面時,刺都是張開的,但嘴是緊閉的。釣友在取鈎時也要特別注意避免被刺傷。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3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