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看浮漂,你知道什麽時候提竿最好嗎
很多新手在钓鱼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提竿的时机,有的钓友一看到浮漂有一点点动静就立刻提竿,有的钓友则是不到黑漂就不提竿,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很容易会造成跑鱼,要么是鱼还没有完全咬钩,要么就是鱼已经把饵吃完走了。最合适的提竿时机就
許多新手在釣魚時不能很好地把握提竿的機會。一些釣魚者一看到浮漂有一點動靜就提竿,而另一些人直到天黑才提竿。事實上,這兩種方法都是不正確的,很容易導致魚跑掉,要麽是魚沒有完全咬鈎,要麽是魚吃了餌。最合適的提竿時機是在魚餌吞餌的瞬間提竿,將魚鈎刺進魚嘴。這時候魚贏的幾率最大。
經驗證明,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是魚吞餌的信號,應及時提竿。
1.浮子上下跳動幾次,然後逐漸下沈或上升。
2.浮子稍微下沈,然後繼續輕微晃動。
3.漂流的尾巴被斜拖入水中。
4.有力地向下浮動。
5.浮漂上下快速晃動,幅度約兩眼。
6.浮漂快速上浮三眼以上(即发送浮漂)。
最後幾個浮漂的反應大多是在釣魚浮漂的情況下。此外,我們還應注意區分以下情況:
1.浮漂突然上升一點或下沈約半眼,然後暫時停止移動;
2.是浮漂的輕微晃動(注意不是晃動)。這兩種情況是魚入窩遊窩帶動水流,水流沖擊餌鈎的結果,或者是水底不平造成的。魚沒有吞下魚餌,所以你不應該急於提竿。
3.短暫停頓後,浮漂上下跳躍,跳躍幅度很小,大約一只眼睛。這種情況表明魚在低頭或品嘗餌料,它們沒有在吃餌。此時此刻,他們不應該急著擡杆,否則將是九次空。
4、是浮子上升後突然停止運動。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餌料脫落造成的,因此您應該果斷更換餌料。
5,它是浮漂的頻繁和無規律的出現,類似於小雜魚打窩。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雙鈎,不要以爲都是小魚惹的禍。
提杆要點:
先輕輕搖動手腕(也就是傳統釣法中的“突然表情”)使鈎尖深深刺入魚嘴,然後向前向上推動魚竿,手臂伸直。如果釣到小魚,提竿動作要迅速、輕柔,直接將魚提離水面。(需要注意的是,不一定要先抖手腕。當魚竿感覺像魚時,稍微停頓一下,然後伸直手臂將魚拉出水面,並將魚飛上岸(水庫飛魚技能)。
如果釣到大魚,提竿的動作要迅速而猛烈,依靠握竿手腕的爆发力,使魚竿及時向左右傾斜,靠竿尖的彈性和後仰的力量牽引魚。當魚累了,把它拉到岸邊。抄魚時,人要站著,另一只手緊緊抓住網,將網頭放入水中,將網口對準魚頭抄,千萬不要抄魚尾或魚身。
還要注意的是,提竿角度不要超過90度,力度不要太大,以防魚竿斷裂或損壞魚線;當魚竿中沒有魚時,魚鈎不應暴露在水中。
釣魚時,魚的漂移可以決定魚是否上鈎。
(1)魚咬鈎時真實信號的確認:1。抛竿後,浮標在直立之前會向側面移動,這是中上層魚抓住魚鈎走開的信號。2.當浮標不到兩眼直時就會跳起來,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水底有魚,當魚餌不在水底時它就上鈎了。3.穩定在2目的目標尖端緩慢上升半目和1目,然後下降約1目,這是台灣釣魚中最標準的魚咬信號。4.在風浪中釣兩眼時,浮標有輕微的跳躍感,然後黑標大多被鯉魚吞掉。5.穩定釣2眼時,目標輕微跳躍,然後慢慢上升到2眼、4眼和5眼...不停地,有時它上升到水平目標,大多是大魚。
(2)漂浮的動作與魚在水下的動作密切相關。魚找到魚食後,會圍著魚食轉。此時浮漂的動作是輕輕搖晃,讓釣魚人知道魚已經進窩了,魚食沒有直接吞下去。它用嘴輕輕地吮吸幾下,這樣反復幾次。此時上浮動作幾起幾落,魚发現魚食合適後吞下。如果魚吞下魚食,它就會吞下魚食。如果魚帶著魚食遊動,浮漂的尾部就會全部沈入水中,也就是俗稱的黑漂。如果魚吞下魚食並擡起自己,那麽浮漂將對第一餐做出反應,然後上升。在這三種情況下,都應該果斷地舉起杆子。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3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