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很難釣到大鯉魚

为啥很难钓到大鲤鱼?提早做窝既然鲤鱼没有这个习性,那么我们能培养它这个习性。有些专钓大鲤鱼的老钓鱼爱好者,经常会提早打窝,甚至连续几天做窝,即使收竿回家了还会习惯性的在钓位抛两把玉米粒或是麦麸。随后每次都去那几个提早搞好窝的钓位,因此鱼获相

爲啥很難釣到大鯉魚?

早打窩既然鯉魚沒有這個習性,那我們就可以培養它。一些專門釣大鯉魚的老釣魚愛好者經常早早打窩,甚至連續打窩好幾天。即使回家後,他們也會習慣性地在釣位上扔兩把玉米粒或麥麸。

爲啥很難釣到大鯉魚

然後每次去那些早築窩的釣點,漁獲都比較穩定。這種策略是通過早打窩讓周圍的魚有條件刺激,並且知道這裏有食物,所以後天每天聚魚和養魚並不難。釣魚時,您還使用與魚窩材料沒有太大區別的餌料,因此魚很容易釣到。

窩料的配比要精細

如果你想留住魚,窩料中不可避免地會有顆粒,如米酒、玉米粒、小米甚至花生。有些釣魚人喜歡直接釣玉米粒,認爲顆粒更大,養魚效果更好。的確,這種大顆粒有很好的養魚效果,但這種大顆粒窩料更適合長期垂釣。例如,如果你堅持釣魚三到五天,用玉米顆粒打窩的效果要比小顆粒好得多。

因爲單純的玉米粒发芽太慢,資源又差,一兩天不发芽很正常。這就是爲什麽一些釣魚愛好者說他們從來沒有釣過玉米魚。如果你想快速築巢,用頂部的那些小顆粒用粉狀誘餌或巢材料築巢。這樣,顆粒可以留住魚並將其霧化以吸引魚,但它們吃不飽,因此留住魚和吸引魚的效果令人滿意。

提竿手法有問題

當一位大師曾經對我說:“注意提竿技巧”時,我感到困惑,但現在我認爲ok理解當魚漂浮時,提竿是必要的,因此提竿動作應該使用手腕的技巧來提竿並讓魚鈎刺進魚的嘴裏。如果你贏了魚,你可以接著散步或放飛魚。如果空提竿,那麽就看你提竿的力度了。

如果提竿的力度很大,鉛墜和魚鈎會串成半空然後落下,此時大部分都會纏在一起。即使您在一半空時用力按下魚竿,仍然很容易纏繞魚線。正確的方法是在提竿時用手腕的力量刺魚,然後在提竿時控製力量,放棄立即將魚飛上岸的願望。這樣你釣組的鉛墜就不會飛出水面,這就保證了繞子線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

子線硬度難題

許多釣魚愛好者熱衷於薄而寬的魚,當路人從傳統釣魚轉向懸挂釣魚時,他們也走過這條路。當提竿技巧沒有效果時,盲目追求細線是不可取的。如果必須使用細線,也建議先訓練提竿技術。

由於細弦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因此在提竿時,弦在空中擺動和盤繞的機會增加了一倍。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強女孩線程比Ninon子線程更容易包裝。當然,不要因爲細線太軟而故意選擇大線作釣,否則如果不給信號或剪斷主線將得不償失。

鲫魚竿好嗎?

當然可以。

釣魚時,首先應該從目標魚和魚的個體大小來匹配線組合。選擇線組數量時,遵循子線小於主線,且差值不宜過大的原則,大線不宜過粗,子線不宜過細。使用細線時,主線和子線的差值一般爲0.4 ~ 0.5。

比如常用的線組,1.0+0.6,1.2+0.8,或者1.0的子線,都可以作爲1.5的主線,或者2.0的子線,那麽主線就可以作爲2.5,最高使用3.0。

如果是釣大魚,主線和子線一般相隔兩個數,比如按照4+2、5+3或6+4、8+6的規律搭配,防止子線容易斷而不傷我的大線。另外,釣魚要用什麽樣的線組。用長線釣小魚最好不要釣,釣率很高空。用小線釣大魚只能說明你的釣魚技術。也是一種小鈎細線釣大魚的感覺。

根據垂釣目標魚,合理搭配線組。

如果目標魚是鲫魚,鲫魚個體一般都比較小,在野釣環境下,基本上都有一兩條左右,而且每天能滿足三兩公斤就不錯了。因此,沒有必要選擇大的線程組。一般1+0.6配4 ~ 5個袖鈎就夠了,魚竿可以選擇三七調的,一是手感好,二是護線。

即使遇到兩三斤的鯉魚,也基本不成問題。如果天氣冷,魚口輕,也可以放在0.8+0.4甚至0.6+0.3線組。

如果目標魚是鯉魚和草魚,個體差異比較大,在使用長綜合竿的情況下,3+2線組去野釣10 kg以下的魚一般不成問題。當魚行走水平在10公斤左右時,5+3線組基本可以應付。如果杆太硬,也需要適當地使1號和2號上的線組。

爲啥很難釣到大鯉魚

如果目標魚是鲢鳙,因爲鲢鳙力量大,特別是竿內魚剛提上來的一瞬間,沖擊力大,釣鲢以浮釣爲主,提竿瞬間非常容易拔河,造成相切。因此,鲢鳙線群一般都很大。以野釣釣到的5公斤左右的鲢鳙爲例,線組爲5+3,如果有更大的鲢鳙,線組應該爲5+4甚至更大。

鲫魚竿它是一種專門針對鲫魚等個體較小的魚類的釣竿。杆壁比綜合杆薄,比鯉魚杆薄。杆壁越薄,它就越柔軟、越輕。

鲫魚竿的長度爲2.7 -5.4米。一般釣1 kg以下的小個體魚。調性是37到46。因爲鲫魚竿比較輕,所以在釣魚時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比如在小魚打窩的情況下,你來回提竿都不會覺得累,就算打頻率也完全勝任。然後我們來了解一下鲫魚竿的優缺點。

鲫魚竿的好處

由於鲫魚竿比較軟,提竿後很容易判斷魚的大小,直接將小魚提至水面。鲫魚釣大魚後,魚竿較軟,所以魚竿彎曲較大,提竿後魚不易出水,爲遛魚提供了方便。

用鲫魚竿釣小魚時,線組和魚鈎都比較小。在遇到大魚的情況下,提竿刺魚後魚的痛苦相對較小,大魚提竿後立即沖出的情況很少見。如果不讓魚出水見光,魚一般不會劇烈掙紮。這時,慢慢地遛魚會使魚更難逃跑。也可以使用軟竿用小魚鈎和細線釣魚。

鲫魚竿的缺點

鲫魚竿的柔軟性有利有弊。缺點是你沒有腰部力量。當你遇到3-4對鲫魚時,你可能會感覺像走了一磅。如果遇到個體較大的魚,魚竿根本沒有腰部力量。遛魚很費力,遛魚要花很長時間,很浪費時間。

我以前用1.5+1線的4.5米鲫魚竿釣魚,遇到過一條6斤左右的鯉魚。我遛魚很長時間了。如果是鯉魚竿或者綜合竿,我幾個回合就能上岸。沒有腰部力量,遛魚更困難。但也有很多釣魚人喜歡遛魚的感覺。

其實鲫魚竿是釣小魚的魚竿,走久了也沒什麽不好。畢竟野外的魚越來越少,大魚也越來越少。如果在資源貧乏的地方大魚很少,使用鲫魚竿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小勾細線博大魚的奧秘

文案時間:2019年9月9日

復製位置:床和工作位置

文案工具:手機

文案:像風吹過八萬裏。

經過幾天兩點和一點的工作和生活後,饑餓的八萬裏想再次與釣友聊天。還是老樣子。輕鬆愉快的字裏行間有聊天,有牛皮,有乾貨。

爲啥很難釣到大鯉魚

上一篇文章講了餌料的組合方程後,收獲了很多好評。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只有實戰卓有成效,才能贏得奮戰在一線的廣大漁民的信任。最後一部進行了實戰操作,魚很理想,大草大鳊魚都收入囊中。

一眨眼好幾天過去了,已經好幾天沒有實際操作進出了。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看圖片。

好不容易熬過了三伏天,躲過了台風下雨天,卻躲不過秋老虎啊。這天氣狀況進行野外作業真是熱度難於魚獲。至少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2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