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鲢魚餌的配方
推荐答案传说特效的钓鲢鱼诱饵钓饵配方1、准备原料:玉米面、花生枯、大蒜头(每10斤玉米面1.5斤)、广州产致美斋米醋(每10斤玉米面准备1瓶,不可用其他品牌醋)东北老豆腐(每10斤玉米面准备2斤)2、发孝原料:酒曲(甜酒药,发孝用)3、原料
推薦答案
傳說釣鲢魚的專用餌料配方
1.準備原料:玉米面、乾花生、蒜頭(每10公斤玉米面加1.5公斤)、廣州産知美齋米醋(每10公斤玉米面加1瓶,不加其他品牌醋)。
東北老豆腐(每10公斤玉米粉2公斤)
2、孝順原料:酒曲(甜酒藥,孝順)
3.原材料的初步準備:
(1)玉米面加水蒸熟。
(2)將大蒜頭打成糊狀,煮至半熟。
(3)將老豆腐放在陽光下去腥。
4、生産方法
(1)首先將玉米面蒸熟,分冷水(水不要太多,這樣可以分散煮好的玉米面)。然後,煮好的玉米面涼了之後,撒上酒曲(甜酒藥)並按照說明攪拌均勻,然後將其放入容器中,密封並保溫。天熱時放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天冷時放在有熱源的地方(最好放在火爐旁邊,並保持溫暖),待玉米面散发出酒香味後取出。
(2)將帶有酒香(甜酒)的玉米放入大容器中,加入乾花生、半熟的蒜泥、臭豆腐和米醋(按上述第一項中的重量),用乾花生調節乾燥和濕度,攪拌均勻後放入密封容器中至少30天(注意不要受風,因爲受風後很容易乾燥),取出使用。上面的誘餌在深圳已經用了很多年了,非常有效。用三根海竿,一天最多釣76條大頭魚,至少釣32條大頭魚,從來不吃白果。有時我會抓到一個魚塘主,在茶裏促膝談心。
多用途誘餌:
1.適合釣鳙魚(鲢魚)、鯉魚、草魚、鲫魚、鲮魚、泰國鲮魚等。
2.食材:白馍馍10個(市場有售,低質面粉),烤紅薯4斤,甜酒半斤(四川超市有售),蜂蜜3盎司,奶粉1盎司,炒面粉適量。
3.生産方法:
1):將饅頭壓碎,加入烤好的紅薯泥,密封在容器中,保溫並留下酒的香氣,
2):取出加入甜酒、蜂蜜和奶粉,用炒好的面粉調一下乾濕。
3):將準備好的餌料放入密封容器中隨時使用,
4):這種材料的特點:甜酸奶具有葡萄酒的香氣風味。它適用於多種魚類。
5):如果這種材料在水深小於2米的水中,在浮漂釣組中爲1.5米,在水深小於3米的釣組中爲1.8-2米,它可以殺死上、中、下水層以上的引入物種,可以用作手竿餌料。
怎麽釣鲢魚?
鲢魚、鳙魚和白鲢,又稱白鲢。鳙魚,又稱胖頭魚。它們都是大型淡水魚,主要食物是水生浮遊生物。由於鲢、鳙的食性、生活習性基本相同,釣法也基本相同,所以下面僅對鲢釣進行研究和探討。鲢魚生長迅速,經濟價值相對較高,是混養魚塘的重要魚種之一。它喜歡在中上層水域成群遊動,特別是在水質豐富的開闊水域(無雜草等)。).鲢魚非常膽小。當它們受到乾擾或觸碰到釣魚線時,往往會跳出水面,驚慌逃竄,或潛入石縫中躲藏。同時,我喜歡逆流遊泳,尤其是在春末夏初的河流上遊。在中國北方,鲢魚很難自然繁殖,通常是人工飼養。鲢魚既沒有鯉魚的腥味,也沒有旗魚所含的膽固醇。只要烹饪得當,味道相當鮮美。它也是治療母親缺乳和缺鈣的最佳補充劑之一。(1)釣具根據鲢魚的習性,通常采用浮漂釣法進行垂釣。1.投擲法。在底鈎釣具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由硬質泡沫塑料製成的大浮漂,並將原來的鉛墜更換爲帶大孔的重錘(如M5螺帽或鉛纜上的粗鉛管),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而不會被卡在中間,這是一種抛重法浮動釣具。餌料鈎線必須比大漂線長5厘米以上,否則魚鈎會挂在大漂上,抛入水中時無法分離,導致抛重失敗。如果鈎線太短,就必須加長。大漂到餌鈎的兩條線總長度一般爲40 ~ 120厘米,太短會降低鲢魚的能見度,太長則難以抛重。2.海竿法。它與投擲方法相同,只是前者用海竿投擲,後者用手投擲。扔海竿比用手扔遠得多,而且容易釣到大魚,遛魚也方便靈活。當采用大孔鉛管或螺帽時,其重量應根據海竿的強度或承載能力確定。一般來說,溫柔一點比體重過重造成斷杆要好。3.風帆釣魚。就是用木板(如楊木、白鬆等)造一艘帶帆的船。),它們輕薄而有力,並通過風力將誘餌鈎发送到預定的水域。這艘船看起來像A字形,但它可大可小。它可以使用一個梁或兩個梁,雙桅杆,單桅杆,線鈎和鈎組,這取決於網站和要捕撈的物種。風帆釣魚受風、風向和海岸地形的影響。釣位應選在水深1.5米以上的壩下,或陡坡處的深水區。只有在這個水域才能放下船,魚鈎也不能挂在水底。在大型水庫釣魚時,可以用帶搖把的線鈎纏線,可以在幾百米外放船,操作更方便。如果用活河蝦和蚯蚓蘸取香精安裝魚鈎,也可以用來釣魚。如果用发酵玉米面餌料作釣,不僅能釣到大量的鲢鳙,還能釣到草魚。這麽長的主線,可以用活肉餌和酸玉米面餌,間隔挂餌,單鈎和群鈎混用(即單鈎可以用來裝活肉餌,群鈎可以用來裝酸食)。主線上每隔1 ~ 1.2米系一個鈎頭,放線時在鈎頭上挂餌鈎。在釋放一定距離後,前面的魚鈎可能已經釣到魚了,但不要一釣到魚就收魚,而是要等到所有的餌鈎都挂好。大約1 ~ 1.5小時後,大部分酸味食物已經融化,然後將魚放入。不要擔心上鈎的魚會吐出魚鈎,因爲每隔1.2 ~ 1.5米就有一個硬泡沫大浮漂綁在主線上,它的浮力可以牢牢抓住上鈎的魚,當魚想要魚線時,它可以沈下大浮漂甚至將主線拉成一個大彎,但它無法擺脫大浮漂的浮力。不管是抛重物還是在海竿上漂鲢魚,都是裝同一個大浮漂,它的浮力可以自動遛魚,讓魚吐鈎,所以不存在提竿時機的問題,提竿早晚也無所謂。放船主線不應小於0.8毫米。組鈎或單鈎的間距與系在主線上的車鈎間距一致,一般以1 ~ 1。2米爲宜。大漂的間距比餌鈎稍寬,1.2 ~ 1.5米爲宜。無論哪種魚咬任何一個魚鈎,都有兩個大浮漂同時作用在魚嘴上,它們總是緊緊抓住魚,無論大魚如何掙紮,它們都永遠無法從中逃脫。在船後2米以內的主線上,不要系鈎,魚看到船會害怕。即使它們上鈎了,也不會有魚上鈎。爲了減少收線時的阻力,尤其是在風力較大時,在放船前應拆除雙桅帆並更換爲單桅自動脫落帆。也就是說,在A形船體的橫板中心靠近後緣的位置鑽一個圓孔,安裝一根單桅,並拉起船帆。繩子的末端不是通過打結來固定的,而是用一小塊布裹上鹽或糖,這有利於帆升起後繩子的鬆緊度,並用布打結固定。從桅杆孔後邊緣的小縫隙中拉出繩子的末端,並固定船帆。當鹽或糖遇到水並在一定時間後融化,以便布可以通過圓孔時,帆會自己落下。此時收線阻力減弱,操作方便。如果風是斜的,餌鈎就不能送到預定的水域。除了改變釣位外,還可以調整船的主線和船尾線之間的連接點,從而改變船的方向。如果風來自左側,將主線向右移動幾厘米;如果風來自右側,將主線向左移動幾厘米。根據風向和風力調整船舶主線與船尾線的連接點。最好用自行車輻條自製一個車鈎。尾線中插入一個長約5厘米的閥芯,移動方便靈活,可保證船艇駛向預定水域。如何製造一艘船。可根據不同用途製成不同規格。例如,在上層水域主要捕撈鲢魚的淡水魚呈“A”形,兩個縱向板長100厘米,橫向板長80厘米。板厚2.5 ~ 3厘米,寬8 ~ 10厘米。在兩塊縱向板的前端看到一個等邊三角形,即字母“A”的頂部,關閉後添加一個鉸鏈,並用木螺釘固定,牢固,可折疊,便於攜帶。“A”形橫板與縱板的交點距螺栓尾孔前方5厘米,兩板重疊鑽孔,用手柄螺釘固定,便於裝卸和搬運。將兩根筷子(或粗細合適的木棍,下同)插入橫板兩端的小孔中,在兩根豎起的筷子之間剪一塊大小合適的淺藍色或白色布,並在兩側縫製一個可以插入筷子的套筒,將兩根筷子套住,即成船帆。此時,一艘帶有兩個桅杆和固定帆的小漁船就製成了。單桅自動脫落帆的製作方法。從兩根筷子上拉出固定帆,在筷子頂端綁一根略長於其水平距離的木棍或竹條,形成“?”形狀,或者用8號鐵絲直接壓成“?”拿掉筷子,插入“?”v形電線。選擇一根長40厘米、直徑1.5厘米的木棍,在木棍頂部擰上一個窗戶挂鈎的小金屬圈,將木棍與插入的“?”連接起來中心固定,下端用繩子固定在A型橫板的中心。單桅牢固立起後,拉起的帆仍將放入兩根筷子中,上下水平展開。然後,將帆布的四個角用四根細繩系緊並拉平,並用小釘子固定在縱向板的相應位置。使用一根長繩的一端,先用一個小釘子將其固定在A形尖端的鉸鏈處,拉起船帆,將繩子拉直,將繩子系在最後一根筷子的中間,然後將繩子的另一端穿過桅杆頂部的金屬環孔,並拉緊繩子,這樣船帆就可以升到最高位置。船帆升到最高位置後,將帆繩與包裹著糖或鹽的袋子系在一起,然後將系在袋子上的繩子從“A”形橫板中間的孔中拉入以固定船帆,單桅自動從船帆漁船上脫落。入秋後海面風起雲湧,上述規格的漁船仍用於海釣,十有八九會被海浪打翻。這時,“A”字兩側的豎板應加長到150 ~ 180厘米,橫板加長到120 ~ 150厘米,單桅加長到60 ~ 70厘米。V型支架也應適度加寬和擡高,以與整體船舶形成合適的比例。這麽大的船在海上遇到5級風也不會翻。爲了在釣鲢魚上有所突破,作者在餌料和釣鈎的組合上做了一些探索,使用了瓶蓋式、草帽式、炸彈式、網兜式和火柴杆式等多種釣鈎組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瓶蓋式組鈎。這種魚鈎非常適合海竿和抛重物,尤其適合帆釣。如果你找不到大壩下的陡坡或深水區,在淺灘上挂一個瓶蓋鈎,而不影響船的釋放。由於所有魚鈎都插在餌料瓶蓋的頂部,光滑的瓶蓋很容易被船拉走而不鈎住。同時收竿時瓶蓋內的餌料用不完,中途不用提竿換餌,節省時間,保持釣區安靜,提高出餌率。具體製作方法是:選擇一個直徑爲2.5 ~ 3厘米的綠色塑料瓶蓋,用燒紅的縫衣針沿鬆緊螺套周邊等距離燙出6 ~ 8個小孔。用0.3毫米粗、10厘米長的尼龍線作爲腦線,先在一端系上一個6 ~ 8史燚短柄鈎(下同),穿過瓶蓋的外孔和相應的內孔,再系上另一個魚鈎。兩個挂鈎都在瓶蓋的外側,可以自由抽動。腦線兩端被魚鈎擋住,上鈎的魚無論怎麽拉都無法從瓶蓋裏出來。按照這種方法,6 ~ 8個魚鈎用3 ~ 4根腦線系住。鈎背線總長度爲5 ~ 6厘米。在瓶蓋內側的底部,襯有一個與杆的重量相適應的鉛片,並在鉛片的重心處用小釘子均等地紮兩個小孔。最後,使用一根長20厘米、厚0.4毫米的尼龍線,一端穿過瓶蓋外的小孔,然後將其折回並固定在蓋子中。在線的另一端,一組帶扣可以通過連接器或旋轉接頭與主線連接。這種組合鈎可以用小勺挖酸餌直接放入瓶蓋內,不會汙染雙手,這是其他組合鈎無法替代的。這套魚鈎還可以裝上微酸性的玉米粉餌料,也可以釣草魚。如果裝上餌料,取下大漂進行底釣,鯉魚和鲫魚都可以上鈎。安裝挂鈎有不同的方法。對於釣鲢魚,無論是底釣還是浮釣,只需將鈎柄插入魚餌中,使鈎尖朝上並沿瓶蓋排列即可。對於底釣,魚鈎必須包裹在魚餌中,並捏成近似橙色花瓣的形狀,以便鈎尖朝上。2.板鈎。本質上是一種放大加重的瓶蓋鈎,具有餌料多、體積大、吸餌快等特點。它是底釣各種底層魚類包括鲢魚的有效魚鈎。適用於水庫回水灣鲢魚多的水域。有了三用海竿的自動插座,經常能釣到更大的魚。3.無誘餌架集束炸彈鈎。這種魚鈎一鈎多用,既可以用廢棄食物釣多種魚,也可以用酸餌或香餌釣鲢魚。由於魚鈎多,在上鈎魚掙紮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兩個魚鈎挂在魚身上,這樣做的好處是挂魚牢固。挂鈎方法:取雞蛋大小且較硬的玉米面酸餌,揉成團,掰開,將拉直的腦絲埋起來,再次合上,揉成橢圓形,將12個魚鈎的鈎柄插入面團周圍,使魚鈎的前部全部露出。也可以將腦線單獨拉在面團周圍,留下1.5 ~ 2厘米長的腦線,懸挂在餌團周圍。這種餌料不僅要硬,而且要黏,才能抗水泡。對此,在烹饪的同時,可以將另一小碗糯米蒸熟、搗碎並與酸性餌料揉搓在一起,形成餌料球鈎,這樣可以減少更換餌料的次數,提高出餌率。關於這套挂鈎的製作方法,請參考本書的相關章節。4.帶誘餌架的集束炸彈鈎。這種魚鈎在漁具店有售,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産的都非常容易使用。即使是復製的,也會照常上菜。用硬酸餌作鈎,夾在塔形持餌器上,沿塔底等距離一個接一個地插入五個魚鈎,露出鈎底前部,用青螞蚱或青蟲裝浮長線鈎,或同時釣草魚。以上四種魚鈎都需要鋒利的鈎尖才能有效刺中魚,從而達到少跑或不跑的目的。(3)準備釣鲢魚的餌料鲢魚具有廣泛的捕獵範圍。似乎有點味道的東西就能引誘它上鈎。經過多次在多個池塘釣魚,我使用過各種不同氣味的餌料,可以總結爲三種類型,即香型,怪味型和酸臭味型。1.香味型。這類餌料中有很多添加劑,如香精、酒曲、花露水、炒黃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醬、香油等。,可用作添加劑。選擇其中之一並將其與基本誘餌混合,然後使用它。爲了使餌料耐水泡,可以在基礎餌料中混合適量的黏餅或粽子和糯米。還有一種酵母发酵餌料,可以通過添加一些面粉來增強其硬度。餌料上鈎後可以用羽毛刷油性添加劑,但不宜混入基礎餌料中,以防餌料結渣,縮短耐泡時間。水添加劑要適量混合,過多會容易導致基礎餌料太軟。在塗抹水添加劑的同時,應加入適量的乾面粉並揉搓至硬度適中,以延長耐泡時間。這種香味食物不僅可以使鲢魚漂浮,而且可以捕獲各種底層魚,效果很好。只是它的軟硬度要調整,浮釣要硬一點,底釣要軟一點,尤其是秋末春初,魚輕微咬餌的時候,餌料一定要軟一點。2.氣味類型。阿魏阿魏粉、韭菜蔥发酵水、鮮牛奶、奶粉、雞血水都可以作爲怪味餌料添加劑。將其中一種與基礎餌料混合並揉搓均勻,然後使用。還有荞麥面加等量的細麥麸,用沸水煮後蒸熟,揉成硬面團,可直接鈎釣。3.又酸又臭。发酵基礎餌料是釣鲢魚的一種簡單、經濟、有效的餌料。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其酸度和氣味也會相應增加,第二年就會變黑,可作爲添加劑與基礎餌料混捏常年使用。雞骨发酵水也挺不錯的。將臭豆腐乳與50%陳醋混合製成混合溶液,可與基礎餌料混合,或在抛入釣區前與基礎餌料勾住並浸泡在混合溶液中。但是,這種含有醋的添加劑很容易腐蝕魚鈎。每次釣魚回來,都要用清水浸泡魚鈎,徹底沖洗乾淨,晾乾後放好,並注意及時更換或淘汰腐蝕的魚鈎。在製作酸餌的過程中,最好戴上薄橡膠手套,防止手被汙染。以上不同氣味的餌料都是鲢魚和胖頭魚喜歡的,不存在不咬鈎的問題。但是,咬人的速度是不同的。以酸餌爲例。時間越長,酸臭味越大,效果越好。酸臭餌的儲存可以做成罐頭,可以使用一年直到變黑,所以釣鳙魚的效果是獨一無二的。你也可以用2 ~ 3層塑料袋將基礎餌料包裝好,密封後放在強烈的陽光下3 ~ 5天。它變酸後可以使用,可以同時釣草魚而不會腐蝕魚鈎,安裝魚鈎時不會汙染您的手。阿魏阿魏或韭菜和蔥发酵水與奇怪的味道有相當好的效果。阿魏阿魏很難買到,而且價格昂貴。因此,可以用韭菜和蔥的发酵水代替阿魏,這種方法易於加工,成本低,效果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其氣味不好,必須防止其溢出,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與上述三種餌料相比,味型容易製作,可同時釣多種魚,但其咬餌率略低於怪味型和酸臭味型。無論使用哪種餌料,在安裝魚鈎後,都可以用一層混合了小米糠(或混合了其他植物油)的香油蘸取或捏取,使其附著在餌球或瓶蓋鈎的頂部。入水後,大部分脫落並漂浮在餌鈎周圍,看起來像浮遊植物或其他小生物,並具有芬芳的香味,可以吸引成群的鲢魚搶食。這不僅是提高出餌率的有效措施,也是鲢魚垂釣中極其重要的措施。即使餌料質量稍差,或者用純堿性餌料作餌,也能釣到鲢魚。特別是在無風的天氣裏,油糠不會移位或沈入水底,這將形成魚窩,而且越釣越多。在大風天氣下,這一招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甚至無效,不能采用。在選擇添加劑時,無論是什麽類型的添加劑,我們都應該首先考慮與基礎餌料混合後是否會改變其附著力。否則,由於餌料軟、掉渣或耐水泡性不好,一會兒換餌一會兒抛竿,不僅浪費時間,還會把魚趕出釣區,特別是在大型水庫中,受驚嚇的魚很少能回來。因此,在釣鲢魚時,經常抛竿抛鈎應該是一種禁忌。此外,鲢魚捕撈的季節性也較強。天氣熱、水溫高時,漁獲率相對較高。天氣寒冷、水溫較低時,漁獲物會明顯減少。在我國東北地區,鲢魚可在6月至9月捕撈,倒伏後30多天是捕撈高峰期。秋分過後,你幾乎抓不到鲢魚了。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釣具和餌料都直接影響著出鈎率。總之,釣鲢魚應遵循以下提示:季節是一個寶藏,不應該缺少浮釣工具,鈎尖應該鋒利,餌料應該堅硬且抗起泡,米糠混合香油是引誘鲢魚的好技巧,帆釣可以産量更多,而且釣位很重要。
釣鲢魚的餌料配方
首先,了解他們的個性。
1.我喜歡集體旅行,但沒有很多混合集群,因爲在釣魚中,我发現當我釣鲢魚時,我會釣到顔色相同的鲢魚。插花上鈎的現象很少。
2.恒定浮遊生物,旨在以浮遊生物爲食並吸收氧氣,因爲在初夏至深秋期間,天氣變化異常,這往往會導致水中缺氧。
3.我害怕被打擾和快樂。當有聲音或鳥掠過水面時,它會立即引起魚的攪動並跳出水面,一個接一個,這使人眼花缭亂。這種反應主要发生在鲢魚身上。
第二,了解它的食性和釣餌。
鲢魚不僅喜歡酸和臭,還喜歡吃甜食,有時用肉餌也能釣到。當然,這取決於魚塘的水質和飼養情況。一般在餌料充足的小面積人工飼養池塘中,甜餌和紅蚯蚓效果較好;對於鲢魚密度低、浮遊生物豐富的大型自然水域來說,酸臭餌料的誘惑是很大的。
以下是一些釣鲢魚的有效餌料:
1.菜籽餅、尾粉、面粉、发酵
2.菜籽餅、玉米粉、面粉、发酵
3.玉米粉、尾粉、面粉、发酵
4.麸皮、尾粉、面粉和发酵
5.米酒糟、尾粉和面粉
6.面粉、白醋和糖
7.麸皮、臭豆腐汁和面粉
以上餌料除紅蚯蚓外,其餘均已準備好。如果是做魚餌,就要多加面粉,最好在水中停留2~3分鍾。如果用它做誘餌,不用加太多面粉就可以捏成一條繩子。菜籽餅的摻量最多不要超過五分之一。其他原料可根據情況靈活搭配。
第三,了解其飼養特點。
1.鏈魚的攝食是在嘴巴張開和閉合時將食物吸進嘴裏,但它不急著吞咽,也不像鯉魚、草、青魚等那樣轉身遊動。,但呆在原地,一邊吸一邊吐,慢慢咽下去。此外,花和鲢魚的攝食動作也不同。鲢魚敏捷而纖弱,讓人防不勝防。要釣到這條魚,動作要快,速度要快。鲢魚的攝食動作比鲢魚緩慢而穩定。
2.它們大多在水體中上層覓食,尤其是在人工飼養的魚塘中。餌料漂浮在中上層,使魚養成在此水層攝食的習慣。然後,順風餵養水面上的浮遊生物,這使得鲢魚很難捕獲。
3.有些人去水底尋找食物。特別是釣魚時,由於餌料的濃郁香味,成群的鲢魚被吸引過來。它們不像鲫魚和鯉魚那樣狡猾多疑,只要味道合適就吃,這爲釣鲢魚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四,學會觀看漂移。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準確掌握提竿時機的關鍵是漂浮反作用力的瞬間。那麽都有哪些反應呢?
1.快速而輕微地搖晃一兩下,或者稍微下沈一點,又立即上升到原來的位置,這無疑是鲢魚上鈎的反應。
2.慢慢上升或下沈,不超過一只眼睛,是鲢魚的餌料。
3.當餌料下沈到位後,浮漂突然上浮或下沈1-2目,並保持不動。鲢魚上鈎是肯定的,這種反應的上鈎率相當高。
4.浮在水中似乎一動不動,而且大部分都是鲢魚的捕魚餌。這種反應通常发生在有一點風浪的時候。
在我十幾年的釣鲢經曆中,從未遇到過鲢拖、黑漂、大漂的情況。
第五,如何判斷鲢魚入窩咬鈎?
1.小心水泡。一個兩美分大小的水泡從巢穴周圍升起,左邊遠處有一個米柄,從遠到近進入巢穴。
2.小心誘餌。爲了準確判斷鲢魚是否咬鈎,除了觀察魚漂和水泡外,還有一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紅蚯蚓試釣。其他魚咬餌,蚯蚓一條一條被咬掉,而被鲢魚咬的蚯蚓全部被咬碎。
因此,只要綜合分析看漂、看水泡、檢查餌料等因素,就可以準確判斷鲢魚是否咬鈎。
第六,釣法
近年來,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先後使用單鈎、串鈎、群鈎、錨鈎等四種釣法進行探索。
1.單鈎釣鲢魚的釣具與釣鲫魚、鯉魚的釣具相同。只是鈎子應該大一點。我用的是日産丸子13號~ 15號鈎,餌料是紅蚯蚓或者面繩。這種方法簡單易學,但由於鲢魚的嘴很大,有一口黏膜,很難鈎中關鍵部位,因此跑魚脫鈎的比例很大。
2.串鈎釣法是讓上、中、下三個水層的鲢魚上鈎,但小雜魚的乾擾太大,效果不理想,而且費時費餌。
3.鈎釣,即爆鈎。在這種方法中,不需要鉛墜和魚餌彈簧,只用準備好的魚餌包裹魚鈎。用手竿將鈎餌輕輕放在水底後,魚餌直立漂浮,露出水面1-2目。雖然這種方法不會跑很多魚,但魚鈎線很容易糾纏和打結。
第七,浮釣和底釣哪個好?
就鲢魚的生活習性來說,浮釣的效果應該不錯,有漁民嘗試過,中國釣魚雜志上也有介紹,都有所收獲。但從我多年釣鲢魚的實踐來看,浮釣不如底釣。前者雖然吸引人,但缺乏穩定性,因爲餌料浸在水中,被水稀釋,魚顛簸分散,只留下一個空鈎,所以魚不會上當。另一方面,底釣將浮釣的劣勢變成了優勢。不斷向固定窩點補充餌料,增強誘魚效果。再加上味道合適,鲢魚爭搶餌料。這時,就是提魚的時候了。至於海底撈的深度,就不能一一說了。到目前爲止,我已經從1米左右釣到了3.5米的深度,效果非常好。
第八,如何實現高捕撈效率?
研究发現,每年6月至9月釣鲢效果較好,但7月和8月是這四個月中的理想月份,而釣鲢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這一個月中每天的黃昏是釣鲢的黃金時刻。因爲這期間氣溫多變,西南風多,天氣悶熱,魚受氣候影響食欲不振。只有在黃厝氣溫下降時,風也小。此時鲢魚胃口大開,饑腸辘辘。此外,白天風浪較大,不方便觀賞魚漂,這也是不適合釣鲢魚的原因之一。因此,這個時期的黃昏是一個難得的最佳釣魚效果的機會。
第九,冬天能釣到鲢魚嗎?
我以爲冬天釣不到鲢魚。但是根據這幾年的探索,我推翻了我原來的想法:冬天也可以釣到鲢魚。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收獲。1992~1995年冬天,我一直堅持試釣,都有一定的漁獲。特別是1994年12月底的一個陰天,氣溫只有11℃,2~3級的北風吹來了一條9公斤多的大鲢魚。釣友們也按照我介紹的方法釣到了冬鲢魚。
第十,“老鬼”釣魚效果好。
雖然我很佩服“老鬼”的精髓,但一開始它只用來釣鲫魚和鯉魚,而不是鲢魚。後來,爲了測試“老鬼”的力量,人們將“老鬼”的精華摻入釣鲢魚的餌料中,並有兩種用法。
1.拌入面粉中蘸粉;
2.與面粉和糖混合均勻,並將其作爲魚餌。餌料呈淡黃色,微甜,有“老鬼”的特殊香味。
由於“老鬼”的介入,餌料的吸引力增強,不斷蘸粉,所以持續時間長,魚也多。爲此,我周圍的釣友都說我是一個資深釣魚人。其實這不是我的釣魚技術,而是“老鬼”的表現!
最後,鲢魚上鈎時不要太高興,因爲這種魚的嘴大,嘴唇薄,肉少,膜多,很難鈎牢固。要使釣上來的鲢魚順利上岸,必須注意三個層面:一是不能用力拉,防止遺漏;第二,不能鬆開螺紋防止脫鈎;第三,不要急躁,以防操之過急。因此,我們只能順勢而爲,小心翼翼地走魚,直到它變白並上翹,然後用網或手上岸。不要擡線,否則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釣鲢魚有四種餌料配方:
1.配料爲玉米粉(40%)、白面(10%)、糯米粉(5%)、熟豆餅或豆粉(10%)、適量紅糖或白糖。將玉米面、白面、糯米粉和豆餅粉混合在一起,用沸水焯至七成熟左右,冷卻後蒸均勻即可做成饅頭。小火煸炒麥麸,加入當時新鮮的芝麻醬渣,將其乾燥成片並軟化,揉搓後加入甜點渣。餌料混合均勻後,放入塑料袋中,在陽光下曬乾並发酵兩周後使用。
2.釣魚後留下的餌料不含魚粉或蝦粉,然後與一些點心殘渣或芝麻醬殘渣混合,密封在塑料袋中並在陽光下放置兩周以上。裝魚鈎時,拌些玉米面饅頭或白面。這種誘餌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好,每隔一年效果越好。作者經常使用這種餌料,沒有特別製作它,而且節省食物。
3.將東北農村人夏天常吃的“酸湯面”(70%)與新蒸好的玉米面(30%)混合,將白面蘸成軟硬適宜的面團,勾芡。
4.在豆腐渣中加入一些糖,放入塑料袋中,使其變酸兩個星期。釣魚時,將其與新蒸熟的玉米粉或白面混合,製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這種餌料價格低廉,來源廣泛。
其他答案
我們通常在淡水中釣大東西,主要是因爲鲢魚是一種常見的魚種,它也被稱爲鲢魚,鲢魚和鲢魚。它是一種典型的濾食性魚類。因此,像河流和水庫這樣的淡水經常將這些魚種作爲清道夫來清理淡水中的浮遊生物,因此無論是野釣還是池塘垂釣,數量都是比較客觀的。除了禁止捕撈的區域,鲢魚也可以作爲漁民緩解疲勞的主要目標魚。下面,筆者就爲大家介紹一下用蘸餌釣鲢魚的釣具配置和餌料選擇技巧,希望能給大家釣鲢魚帶來一些幫助。
釣鲢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