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瞭,打完窩後“等一等”再下竿,很容易中大魚!

天气热,鱼活跃,所以进窝会比较快、吃的比较多,反之天气冷,鱼的活跃度就下降了,导致进窝慢,吃的也少。深秋以后钓鱼,我是建议打完窝不要直接钓,最好是“等一等”,这样鱼可以聚的多一点(后面钓的时候比较容易),而且有几率钓到大板鲫。

本文共計178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8分鐘。

天氣熱,魚活躍,所以進窩會比較快、吃的比較多,反之天氣冷,魚的活躍度就下降瞭,導致進窩慢,吃的也少。

深秋以後釣魚,我是建議打完窩不要直接釣,最好是“等一等”,這樣魚可以聚的多一點(後面釣的時候比較容易),而且有幾率釣到大板鯽。

有釣友可能會問:不是說抽頻率誘魚才快麼,為什麼又說打完窩要等等再釣?如果等,該等多久,等完再開釣,還需要打頻率麼?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不妨接著往下看,聽聽我的看法。

釣餌的選擇很重要,這會影響我們的釣法

如果你是使用商品餌,不管是拉餌也好、搓餌也罷,可以不等,可以打完窩直接釣。而且你可以打頻率、也可以選擇不打,等餌料化瞭,提竿換餌重新拋投即可。

但想要誘魚快一點,就需要抽頻率,並且餌料的霧化要好(拉餌比搓餌好)。抽頻率要抽到什麼時候呢?答案是一直抽到魚進窩!

有些釣友說抽頻率沒用,大概率是2個原因,一是沒有堅持,抽個幾桿就放棄瞭,就擺爛瞭~第二是這個地方資源確實差,或者你選的釣位不行,亦或是天氣導致魚不開口,那是沒辦法的。

理論上剛開始頻率要快,餌料到底就抽,抽個二三十竿以後可以稍微慢一點,但等一兩分鐘也該換餌瞭,然後就一直保持這個節奏直到魚進窩。

資源差,抽頻率沒用怎麼辦?

有些地方資源確實是不好,或者釣友缺乏經驗總是找不到合適的釣位,這兩種情況下抽頻率經常看不到效果,釣不到魚就算瞭,手還抽的酸疼。要想輕鬆一點,不妨就換個方式。

你可以稍微多開一點餌料,開好後取一小份出來倒入盆裡,然後取等量的酒米(二三瓶蓋,千萬不要多),少加一點水,混合均勻,。

下一步就是把窩料以搓餌的形式,一桿一桿抽入窩點,盡量不要打滿竿,七八分滿就可以瞭,否則魚會跑到前面去。

抽完窩料,你可以選擇等一段時間,去逛一圈和釣友聊聊天也好,玩手機也行,大概等個二三十分鐘再開始釣。

直接釣也行,不需要打頻率,就正常釣。不過我個人建議該有節奏還是要有,比如你想一兩分鐘換一次餌,就一直保持這個時間,不能這一桿等個一兩分鐘,下一桿等個五六分鐘。釣鯉魚用搓餌,等久一點沒事,釣鯽魚用拉餌還是要積極點。

用蚯蚓紅蟲這些沒有霧化的餌料作釣,最好是等一等

蚯蚓紅蟲包括麥子這類沒有霧化的餌料,誘魚能力很弱,所以不用急著釣,現在天氣冷瞭完全可以等個半小時以上再下竿,冬天的時候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才發窩!

有些釣友可能覺得反正也是等,不如掛好蚯蚓丟窩子裡等,這樣魚進窩還能第一時間釣起來。

資源好的地方這樣做沒毛病,因為魚一來就是一群。但資源差的地方往往不是一群魚進窩,而是一兩個、二三個,魚少,警惕性就強,你釣走一個,其他幾個都嚇跑瞭,即使運氣好其他幾個沒跑,都被你釣上來瞭,但下一群魚又要等很久。

剛進窩的那幾條魚不釣走,它們在吃餌的過程中很容易就吸引到其他的魚,其他的魚一看有食物、又有同類在大快朵頤,就不會有戒備,馬上會跑過來搶食,這樣魚會越聚越多。

為什麼商品餌可以不等直接釣?因為商品餌有霧化、能誘魚,其次商品餌的適口性沒有蚯蚓紅蟲好,並不容易把魚釣起來。當然,你要是願意等那更好。

等瞭一段時間再下竿,依然沒口怎麼辦?

這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但不得不說在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卻也經常發生,按照我的習慣,我會立刻在其他位置再打一個窩(垂釣的人不多,可以多打幾個)。

然後就在原來的位置硬著頭皮釣,在窩子的左右前後都拋幾桿,逗一逗,實在不行就隻能死守。等半個小時以後,就可以去新窩子釣瞭。

當然,這是建立在隻用活餌的基礎上,如果你帶瞭商品餌,我個人是建議優先用商品餌的。

還有一種情況,等一段時間以後發現窩子裡冒泡瞭,但魚就是不咬鉤,這有可能是窩子裡魚太多、把水攪混瞭發現不瞭餌料。我建議你釣窩邊,離打窩的位置遠一點,等著就可以瞭,一般是可以上魚的,長時間沒動靜就稍微逗一逗(不能逗的太頻繁)。

很多釣友總是問我秋冬季節釣鯽魚用酒米打窩多久能發窩,這個是沒辦法回答的,資源不同、選的位置不同,發窩時間肯定有差異。

絕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你用瞭什麼牛x的窩料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能發窩瞭,完全是扯淡,要這麼牛,幹脆去打比賽贏獎金!

野釣主要就是拼資源,資源好發窩就快、釣的就多,資源差一天不發窩都很正常。窩料包括打窩方法確實會影響魚進窩的時間,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同一條河、同一個位置,也不是每次都是固定的時間發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