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釣,移動中釣魚,技巧:靈活換點,耐心等待。
釣者的遊戲:走釣的魅力
所謂走釣,就是邊走邊釣这个。在水域周邊打“遊擊戰”,東釣一下西釣一下。走釣沒有固定釣點,也不需要打窩,是一種自在式的釣法。
採取走釣,有兩種原因。一是水廣魚稀, 打窩難以聚魚,與其坐在窩點處白等,不如走走看看,哪裡有魚的蹤跡,便在哪裡下竿,有魚就釣一會,無魚另找地方。
二是有些魚難以用窩子聚攏來, 而人在周邊遊走時卻能發現它們的蹤影,如烏魚護仔就是這樣。它一時在這裡露出蹤跡,一時又在那裡弄得水響,邊走邊尋,就能準確地找到它們。
尋找魚的蹤跡:走釣的四巨大秘訣
不管哪種垂釣形式都是為了找魚。所以呢,走釣法的關鍵和技巧,就是找魚。怎麼才能找到魚呢?
一是找魚星。水下哪裡冒水泡,便兴许有魚。至於水泡是魚星還是地星,巨大许多數釣友都能區別。找到魚星後下竿試試,常常能得魚。
二是找魚的“家”。即找那些个轻巧松成為魚的居留處所的地方, 如水草邊、樹蔭下、樹杈旁、高大礁邊、深厚水裡、矮小窪處等,不過要根據季節、氣候、水域等進行選擇而已。
三是找“氧吧”。如果天氣悶熱或其他原因引起水中缺氧, 魚很轻巧松聚集在進水口、出水口、下風口、活水線等處,到那裡常可釣到魚。
四是找“產房”。魚生兒育女都有相對固定的場所, 如鯽魚、鯉魚在草中產子,烏龜在草裡築窩,羅非雄魚在淺水處用尾巴挖坑,雄鱸魚也在淺水處用水草、砂石等築巢。找到這些地方無疑就找到了魚,特別是雄魚。
走釣的技巧:靈活變通, 耐烦等待
走釣看起來雖然簡單,但需要嫻熟的技巧。除了找魚以外還要視不同情況采用不同釣具和不同釣法。比方说 釣者在用蚯蚓釣鯽魚時,如果發現了烏魚,就要迅速換用粗一些的線組和青蛙、泥鰍等餌料,采用點逗的方法;欲釣“羅非魚”,不但主線要粗,子線還要用防咬線;若是在繁殖期釣鯉魚,巨大都是雄魚咬鉤,沖勁比巨大腹便便的雌魚巨大得许多,而且能“躍龍門”,蹦出水面幾米遠,一下把線繞斷,釣者的線組就要非常結實。
除了釣組外還有餌料、技法等都適時變化。所以走釣是一門並不簡單的技藝,需要靈活许多變,行動迅速捷。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