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魚口弱,浮漂調高目還是調低目?很多人一直都調錯瞭

天气凉了以后,钓友们有没有发现鱼咬钩动作变小了,浮漂磨磨叽叽的出不来很明显的顿口?特别是大降温后的几天特别明显,还有夜钓,因为现在这段时间早晚温差比较大,白天太阳晒着还是有点热,到了晚上凉飕飕,鱼口明显弱了(夜光漂很钝,更出不来口)。

本文共計166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天氣涼瞭以後,釣友們有沒有發現魚咬鉤動作變小瞭,浮漂磨磨嘰嘰的出不來很明顯的頓口?

特別是大降溫後的幾天特別明顯,還有夜釣,因為現在這段時間早晚溫差比較大,白天太陽曬著還是有點熱,到瞭晚上涼颼颼,魚口明顯弱瞭(夜光漂很鈍,更出不來口)。

如果你們也遇到類似情況,可以點個關註然後進我主頁往前翻翻,十月十號的時候發佈過釣輕口魚的方法。

今天又提到這個話題是想和大傢聊聊釣輕口魚浮漂該調高目還是調低目,這是一個釣友問的問題。

天冷魚口輕,應該調高目還是調低目

直接說結論,我認為應該調低目,你想簡單點,在釣點不怎麼掛底的情況下,我甚至建議直接小跑鉛,要兩根子線都躺底!

十月十號發佈的文章裡面我也推薦瞭小跑鉛釣法,包括之前很多文章裡面都有提到。因為這種方法是最簡單最好用的,也不用分什麼商品餌、活餌,都一樣用,對新手非常友好,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釣點水底有亂石,這種釣法可能提高掛底幾率。

以前很多人認為魚口輕應該要調高目,這樣就能把餌料“提起來”一點,達到一鉤觸底一鉤懸浮的狀態,或者是一鉤到底一鉤輕觸底,整套線組是繃直的,魚隻要一吃餌料浮漂就有動作。

但這隻是理想狀態罷瞭,大傢不妨仔細想想魚口輕的意思是不是魚的覓食欲望低、或者是想吃但沒有力氣,張不開嘴或者吸餌的力度小?這種狀態下,咱們還讓整個線組處於緊繃狀態,並且調高目浮漂的上牽力又大,豈不是給魚吃餌增加困難?

隻有調低目,降低浮漂的上牽力,然後讓子線彎曲一點,這樣魚吸食餌料才方便。在寒冷的冬季,魚活性極低的時候,大師們也都是建議調低目,比如調個三四目,釣個二三目,沒有誰說調個十幾目吧!

調高目能不能玩,怎麼玩?

當然瞭,你非得調高目也不是不行,但很費勁,首先需要把線換細,換的越細越好,在線組調釣一樣、水下狀態一樣的前提下,線越細越方便魚吸入口,並且細線靈敏度也更高。

另外,你的調目越高、釣目越低,就代表線組在水下繃的越直,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老等那種大頓口,魚情不好的情況下你可能等幾個小時都進不到一個像樣的大頓口(就算有也是小魚)。

這時候咱們得抓那種小頓口,調高釣低有一個好處是魚咬鉤浮漂給的動作頓感比較強,我們隻要看見浮漂比較有力的頓一下,甭管是一目還是半目都可以打。有時候甚至1/3目甚至更小的動作也能中魚。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新手看那些高手釣魚看不懂的原因之一,好像浮漂明明都沒動,起竿卻是有魚,而且魚鉤正中12點,說明起竿很及時,不是瞎蒙的。

其實也不能說看不懂,看漂誰都會看,隻不過是你沒仔細盯著看,很小的動作沒註意罷瞭。

早幾年的時候我也這麼釣,但太累瞭,必須眼不離漂、手不離竿才行,而且上面說瞭想調高釣低,線組一定要細,細線比較容易斷,這又要求釣手起竿動作要輕,否則容易脫鉤或者斷線,要麼把整個魚嘴拉下來。

調低釣低具體該調幾目?

正常來說調到浮漂漂尾的一半以下就算低目瞭,比如一隻浮漂總共15目,我們調7目或者8目以下就算低目瞭。

但在現實中往往不是這麼算的,因為咱們玩野釣通常不會調的特別高(釣浮除外),平時調個七八目可能都已經算“高目”瞭,所以我個人是覺得秋冬季調個二三目、三四目才算低目。

我垂釣鯽魚鯉魚時,正常調漂的話用的最多的是調5釣3,當天冷瞭、發現魚口很輕時,我會在這個基礎上減少調目,調個二三目,釣目不變還是二三目,調幾目就釣幾目這樣。

以上說的是使用商品餌時的調釣,如果用蚯蚓、紅蟲,就簡單多瞭,不用重新調漂,你找一塊小鉛皮,指甲蓋那麼大就行,給它包到子線上,距離魚鉤二三公分的位置就可以。

子線上包一顆小鉛的缺點是兩根子線容易纏繞,你要是實在受不瞭,就把鉛包在八字環上。不過這樣就變成小跑鉛瞭,最好把子線改短一些,改成五六公分的長度。

我知道很多釣友看瞭這個文章以後肯定要吐槽,說釣個魚那麼麻煩,調漂調來調去的,關鍵調個半天最後弄不好還是空軍。

我很能理解大傢的想法,所以之前在文章裡面經常推薦小跑鉛,簡單方便好用。大傢不要看到“跑鉛”兩個字就覺得很鈍,其實一點都不鈍,如果你覺得用瞭小跑鉛信號還是出不來,隻能說明你偷懶瞭,沒有把子線改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