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魚鬧的兇,多打窩等於餵魚,分享2個簡單卻好用的辦法
野钓小鱼闹窝很常见,这也是让很多钓友头疼的问题,面对小鱼闹窝常规的办法就是窝料多打点,然后使用重铅。可是这两种手段效果并不好,重铅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可以快速到底,防止中上层小鱼半路截杀,而且浮漂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信号。
本文共計1580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野釣小魚鬧窩很常見,這也是讓很多釣友頭疼的問題,面對小魚鬧窩常規的辦法就是窩料多打點,然後使用重鉛。
可是這兩種手段效果並不好,重鉛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可以快速到底,防止中上層小魚半路截殺,而且浮漂也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信號。
至於“多打窩”,我隻能說可以多打,但對避小魚、誘目標魚沒啥用,甚至小魚會聚的更多!
為什麼會這樣,以及面對小魚鬧窩有什麼真正好用又簡單的辦法呢?下面就和大傢分享我的經驗。
先說多打窩的事,為啥多打窩沒什麼效果?
小魚不鬧時,我們通常是不建議打重窩的,因為窩料多瞭,有可能出現魚進窩就隻吃窩料不咬鉤的情況。
或者是需要把窩料消耗的差不多才會咬鉤,但萬一把窩料吃完就吃飽瞭呢?或者說窩料吃完,窗口期過瞭,魚停口瞭~
而小魚鬧窩的情況下,窩料多打點是沒有關系的,因為小魚會消耗掉大部分窩料(但不能是玉米等又粗又硬的窩料),不至於造成鯽魚鯉魚吃窩料吃飽的情況,除非打的過於多瞭。
隻不過有釣友想通過打重窩來規避小魚,這卻是不現實的,食物多瞭,小魚隻會更多,你想把這成百上千的小魚餵飽可不現實。
小魚鬧窩的地方,我們采取什麼辦法比較好?
有2種簡單有效的辦法,第一是打時間差,就挑小魚活躍度不高的時候出釣。尤其是現在早晚溫差變大瞭,天黑以後小雜魚就會少很多,我們完全可以選擇夜釣。
當然,釣早口也是可以的,不過一定要早,天亮之前就得把窩子做好,如果你睡到八九點,那肯定趕不上。
另外一個辦法是邊釣邊補窩,這樣既可以持續誘魚又可以保證底下一直有食物。正常垂釣,你用顆粒或者酒米打窩,打少瞭,小雜魚一會兒就吃完瞭,打多瞭成本高,而且不見得能加快誘魚(倒是能誘來一堆小魚)。
釣鯉魚這種比較大的魚,完全可以用幹散餌去釣,采用大片狀大比重的餌料,多加些酒米進去。一份餌料0.5份或者0.6份的水,開成幹散餌,搓大一點的餌,捏緊,務必讓餌到底再散。等窩子裡出現鯉魚星,或者小魚突然停口,你可以加點水改成軟黏。
釣鯽魚我推薦過搖三搖,推薦過拉酒米,這些都是可以的,你要是不愛用,或者你們那邊這兩種餌效果不佳,那就用常規餌。
釣鯽魚常規餌料無非就是腥香的商品餌或者蚯蚓,使用蚯蚓可以用包食,也像釣鯉魚那樣開一份幹散餌,在掛好蚯蚓後將餌料包在外面。也可以用蚯蚓蘸黏粉、蘸酒米的方法,這個適合小水域,水草較多的地方。
喜歡用商品餌的,要麼直接在餌料裡加酒米,要麼就是弄一點幹燥且顆粒小的酒米倒在餌料盆裡,然後先拉餌,拉完餌以後把餌料埋在酒米裡面,用手稍微擠壓一下,這樣拉餌外面就蘸滿酒米瞭,可以增加餌料比重使其快速到底,到底後酒米脫落可以起到留魚作用。
在小雜魚特別鬧的地方,使用商品餌是比較難的,一入水小雜魚就會聚過來瘋搶,此時最好是配合跑鉛釣法。
釣鯽魚不要死等,越等越沒口
鯽魚和鯉魚食性很像,但我們在垂釣這兩種魚時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鯉魚是可以守釣的,特別是釣大個體鯉魚,非常需要耐心去守。
但鯽魚不行,鯽魚還是要打頻率(這裡針對臺釣而言),有很多釣友總是拿小魚鬧窩說事,吐槽打頻率小雜魚鬧的兇沒法玩。
你不做改變,還是用常規的腥香餌肯定是玩不瞭,可能餌料根本下不去,但是按照我上面說的去做,最起碼餌料是可以下底的,而且有酒米的輔助,鯽魚進瞭窩不至於沒吃的。
隻要餌料能下底,再加上不斷地打頻率,我們就可以快速誘到鯽魚,等大批鯽魚進瞭窩,小雜魚自然就會消停一點。
那有沒有一種情況,不斷地抽頻率,也沒把鯽魚誘來,或者鯽魚來是來瞭,但隻有二三條,完全搶不過小魚,吃不到鉤餌?
當然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特別那些資源差的地區。可沒有辦法,像這樣的地方,你要是打重窩更不行,有些釣友不打重窩而是掛個麥子、掛個皮筋顆粒硬守,可幾個小時過去連口都看不到!
所以還是上面說的那兩個辦法靠譜一些,或者就換釣法,用傳統釣長竿短線去玩,興許能好一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