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降溫沒口怎麼辦?記住4要4不要,助你破局

秋季降温的情况很常见,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有时候下一场雨能降十来度。降温了人是舒服了,可鱼却会变得难钓,尤其刚降温那几天,很有可能几个小时都没有一口,有些地方甚至连小鱼都不咬。针对这种情况该怎么破局?

本文共計170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秋季降溫的情況很常見,所謂一場秋雨一場涼,有時候下一場雨能降十來度。

降溫瞭人是舒服瞭,可魚卻會變得難釣,尤其剛降溫那幾天,很有可能幾個小時都沒有一口,有些地方甚至連小魚都不咬。

針對這種情況該怎麼破局?其實沒有什麼新鮮的辦法,用來用去就是那幾招,但效果還是好的,簡言之這幾招再沒效果就老老實實回傢吧。

秋季降溫沒口,不要打大窩、要打小窩

降溫有可能狂口、也有可能沒口,一般情況下降溫前一天或者當天魚情會好,後面幾天就不行瞭,具體要看降溫幅度以及你的作釣水域。

有一點是肯定的,降溫會對魚情產生影響,所以在我們不知道魚口如何的前提下一定不要打重窩。這一點很重要,魚活性差、不愛咬鉤,你打重窩直接完蛋,而且其他幾招都沒用瞭!

下竿前最好先問問周邊釣友魚情如何,沒有釣友可以問,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取一點餌料出來,加一小撮酒米,搓餌做窩。

溫馨提示:降溫後盡量去釣一些障礙區,水草邊、亂石堆或者有高低落差的位置,這些地方相對更藏魚。

秋季降溫沒口,不要用粗線、要用細線

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講實話不太想說瞭,因為懂得人不用說,不懂的說瞭也沒用,但是沒辦法,遇到降溫魚不愛開口或者開口小的情況下,細線和粗線差別太大瞭,有可能你的線就大瞭一號,它就不咬!

有釣友說萬一遇到大魚斷線怎麼辦?連小魚都沒口,哪來的大魚!而且你用粗一點的線也不保證一定不斷,因為有可能遇上更大的魚~

所以該換就換,別猶豫別糾結,秋季慢慢開始釣鯽魚瞭,天氣不好魚口不正常,直接用0.4的子線。釣鯉魚,竿子換軟一點,用0.8、1.0的線,當然,鯉魚得看體型,你釣七八斤的,肯定不能太細瞭,否則就是白送。

還有浮漂,如果眼神沒問題,盡量用細漂尾、小碎目(小碎目感官上會比較好,有放大魚口的感覺)。眼神不好是沒辦法,但不要相信通過調漂能讓粗尾變得和細尾一樣靈敏,那是扯淡的。

秋季降溫沒口,不要用普通的腥香餌,要大腥大香

正常釣魚咱們餌料不需要太講究,隨便整點腥香餌就行瞭,像藍鯽、不空軍、全能腥香這一類餌都可以,不要大雜燴,選一種單開,這類餌本身就很廣譜的。

但魚情不正常時,咱們的餌料就需要調整一下瞭,此時不求廣譜,而是要針對性,降溫導致魚活性不好、開口弱,咱們用餌就要大腥大香,放大味型。

我個人是喜歡腥為主,主餌還是用這類腥香餌,然後加入大量蝦粉,註意一定要用好的蝦粉,不要去搜釣魚蝦粉,直接搜“進口南極磷蝦粉”,選挪威、智利的都行。好蝦粉腥味並不是特別重,也不是紅色不正常的顏色,看上去像肉鬆一樣蓬鬆,然後聞上去是鮮腥味的。

如果這樣還不行,就再加點添加劑,目的是擴大味型,刺激開口,不過添加劑這東西不要迷信,隻是輔助而已。

秋季降溫沒口,不要死守一個位置,要靈活調整

降溫後魚有2個明顯的特點,一個是食欲減退,另一個是不愛動,所以我們的作釣模式需要從“魚找人”改成“人找魚”。

實際上現在談論這點還早,因為九十月份溫度整體還是高的,魚活性一般不會太差,進入深秋才能明顯感覺到魚的活性大大降低。

不過既然聊到瞭,索性就說瞭,而且現階段魚也有活性不好的情況發生。降溫天,我們如果下竿早可能身邊沒有釣友,沒有參考對象,釣一段時間以後釣友們陸陸續續來瞭,我們就需要觀察他們的上魚情況,看看是深水出魚還是淺水出魚,障礙區好還是亮水區好。

不是說人傢出魚好就去蹭窩,而是我們也可以換到類似的釣位,上面寫餌料的時候有一點沒說,降溫以後我們釣鯽魚最好帶上一盒蚯蚓,有時候窩子裡是有魚的,隻不過它對你的餌料不感興趣,這時換上蚯蚓這樣的活餌,稍微挑逗一下,可能就吃瞭。

一個地方長時間沒口,我們就拿著竿子去其他位置釣幾桿,不要打窩,先用拉餌抽幾桿,然後掛蚯蚓守著,釣半小時左右。

最後溫馨提示

魚情實在不好,就不要死盯著一種魚,鯉魚釣不到就釣鯽魚,鯽魚釣不到可以釣釣白條翹嘴這類小魚,比沒口傻坐著總要好,而且你釣小魚總是要換細一點的線組、魚鉤的,沒準這一換,目標魚就釣到瞭。

既然換瞭目標魚,就不要一直釣底,可以釣離底5公分、10公分,慢慢往上層找,每個水層釣二三十分鐘左右,如果全水層找瞭一遍都沒口,繼續釣底,過一段時間再找。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