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歸來!消失多年的五種淡水魚又回來瞭,網友:能起鍋燒油麼?

文:独钓寒江雪编辑:独钓寒江雪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会记得,过去的时候,到处都是小河、小溪,并且生态非常丰富。河中的鱼到处都是,其中最常见的鱼种里,有五种鱼几乎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现如今,它们又重新回来了,是生态变好了么?

本文共計2947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2分鐘。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隻有上瞭歲數的人才會記得,過去的時候,到處都是小河、小溪,並且生態非常豐富。河中的魚到處都是,其中最常見的魚種裡,有五種魚幾乎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現如今,它們又重新回來瞭,是生態變好瞭麼?

回想那些年,尤其是很多農村,很多人並不知道吃魚,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魚怎麼吃。除瞭人們的觀念之外,那時候沒有農藥化肥,沒有太多工業汙染,河中的魚多如牛毛,隻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才明白什麼叫魚中摻水。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導致無數條小溪小河幹枯斷流,伴隨著各種工業、資源開采化肥農藥的廣泛使用等等現象,讓很多魚消失在曾經賴以生存的傢園。

說起重新回來的五種魚,大傢一定非常好奇,到底是哪五種魚呢?為什麼突然間就消失瞭?為什麼又重新回來瞭?

其實,這五種魚很多人都見過,甚至也都吃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五種魚吧!

鰟鮍之大鰭鱊(拼音:dà qí yù)

大鰭鱊沒有其它鰟鮍那樣艷麗的外觀,隻有尾期上一道白。

說起大鰭鱊,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是說起鰟鮍,知道的人就非常多瞭,尤其是釣魚佬,提起鰟鮍,一個個都直搖頭。

那麼大鰭鱊和鰟鮍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曾經大傢普遍認為鰟鮍是能長大的,而大鰭鱊就是鰟鮍長大瞭的樣子,其實大傢都錯瞭。

很多人都見到過這種魚,尤其是有些溪流緩流段,數量非常多,我們當地叫它豬耳朵魚,是因為它寬扁的體型像極瞭豬的耳朵。

其實,大鰭鱊屬於鰟鮍,鰟鮍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比方說我們大多數人認識的鰟鮍是高體鰟鮍

高體鰟鮍體型小,雄魚在發情期顏色非常艷麗。

而大鰭鱊相對高體鰟鮍來說,對水質要求更高,所以才導致大鰭鱊在後來突然消失瞭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最近幾年,才頻繁的出現在各個水域中,可見現在生態恢復的速度。

而在大鰭鱊消失的時候,隻有高體鰟鮍依然生存在各種自然水域中,因為高體鰟鮍的適應能力更強。

鱲(拼音:lie,數量恢復較多的是寬鰭鱲和長鰭鱲。)

大傢都知道白條魚出水後很難活,其實鱲比白條可嬌病的多,鱲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廣為分佈的隻有兩種,南方的鱲多為長鰭鱲,北方則多為寬鰭鱲。

它們是非常漂亮的魚種,被稱為溪流精靈,溪哥、桃花魚說的就是它們,因此,深受很多養魚愛好者的喜歡。

尤其是這些年,熱帶魚熱度一再下降,溪流魚成瞭很多養魚玩傢的首選,各種鱲也順耳成章的成瞭溪流缸的標配,發色好的單條鱲價格一度被魚販子炒到瞭上百元。

馬口鱲

近幾年很多水資源得到瞭本質改善,各種水域中鱲的數量呈幾何狀增長

表現形式從釣魚佬那就能看出,有一種釣法叫溪流釣,他們尋找到一條河後,在水流急緩交界打窩,運氣好時,一次能釣到十斤以上的鱲,這在過去,簡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

隨著鱲的數量增長,價格也慢慢降瞭下來,溪流缸的門檻才慢慢降瞭下來。

鱲的回歸,是各地水質恢復的有力證明。

中華刺鰍

中華刺鰍

說起刺鰍,我國主要分佈的刺鰍有三種,分別是中華刺鰍大刺鰍雲斑刺鰍

所有刺鰍不僅對水質要求較高,還對水草非常依賴,因為它們都一個共同的習性,就是盤踞在水草上,依靠水草的掩護對獵物進行偷襲。

而中華刺鰍是這三種刺鰍中,分佈最為廣泛的。

大刺鰍

很多人對原生魚不夠瞭解,會把大刺鰍誤認為是中華刺鰍的成體版本,這是不正確的,它們是同屬不同種的兩個物種。

刺鰍有一個廣泛的稱呼。

刀鰍,因為其背上有刺,抓的時候,很容易被劃傷。

刺鰍對很多釣魚佬來說,可以算是“恨之入骨”瞭,因為但凡釣到瞭刺鰍,那鉤子一定會被吞的很深,比泥鰍更可恨的是刺鰍能趴在水底擡起頭吞鉤。

中華刺鰍

這一舉動及其輕微,浮漂出現漂相的時候,刺鰍已經把鉤子吞進肚中,揚竿中魚,去鉤的時候,比較耽誤時間,新手釣友還容易被它背上的“暗器”傷到手。

中華刺鰍的數量嚴重下降,主要是有兩個因素導致的。

首先就是河道清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清理河道變成瞭打撈水草,管理者眼中,水草就是河裡的垃圾麼?失去瞭賴以生存的水草後,刺鰍便失去瞭繁殖、捕食、生存的場所,導致數量急劇下降。

其次才是汙染,水體汙染之後,即便沒有因為水質汙染而死,也會因為汙染之後,小魚小蝦以及各種水生昆蟲的數量下降,導致刺鰍無法覓食,被活活的餓死。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治理目標出臺,各地開始註重環境治理,水質開始得到恢復,很多野河中的水草代替瞭綠藻,中華刺鰍的種族數量才逐漸恢復

土鮎魚

土鮎

說起鮎魚,在當代年輕人眼中,那是又臭又臟的代名魚。

其實我們本土的原生鮎魚背上瞭一個大大黑鍋,屬於躺在河底也“中槍”的無辜魚。

我們所說的鮎魚,我們常見的鮎魚,基本上都是埃及塘鲺,名字叫埃及革胡子鯰,這是一種生存能力極強的魚,和羅非魚清道夫呆呆被稱為臭水溝四大幻神,其中,埃及塘鲺就是四大幻神之首。

埃及塘鲺

常見混跡在臭水溝,甚至化糞池裡也能安傢,讓埃及塘鲺的口碑直接“拉滿”,成瞭人人嫌棄的垃圾魚。

而不明真相的群眾很難分辨我國的鮎魚和埃及塘鲺的區別,並統稱它們為鮎魚。

其實我國本土的鮎魚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懷頭鮎土鮎大口鮎

其中,懷頭鮎分佈在北方,大口鮎分佈在南方,土鮎則是南北均有分佈。

隨著環境汙染,小魚小蝦數量減少,導致很多水域的土鮎一度消失。所以很多年輕的釣友對土鮎並不瞭解。

隨著環境逐漸變好,土鮎的數量也得到很不錯的恢復,很多路亞佬就經常在水壩下面的緩流中釣到。

土鮎

值得一提的是,土鮎的味道是非常棒的,即便是埃及塘鲺,隻要水質好,味道也絕對可以,隻是埃及塘鲺的適應能力太強瞭,所以,決定埃及塘鲺肉質的,始終是養殖人的良心。

(鯰魚和鮎魚是一種魚,鮎是書寫用字,鯰是口語用字。)

鱖魚

翹嘴鱖

鱖魚和上面的鮎魚不同,它的口碑和價格從來就沒有輸過

因為想用一般的水養鱖魚,那它就敢死給養殖戶看。

我們最常見的鱖魚就是翹嘴鱖,也是歷史上很多文人騷客喜歡的魚種

臭鱖魚

而斑鱖、白頭鱖等鱖魚分佈沒有翹嘴鱖廣,並且很少出現在超市或者菜市場的魚檔裡。

作為我國淡水魚的六邊形戰士,翹嘴鱖進可吞咬驅逐同戰力的其它魚種,即便是遇到兇殘的鳡魚,它們也能盾進自己的石縫之中。

翹嘴鱖

但是所有的鱖魚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對水質要求高,對食物要求也高,而抗病力卻不高。

前些年,排水混亂,導致很多水域已經徹底沒有瞭鱖魚。

但是一些生態愛好者始終沒有放棄鱖魚,一直在盡自己所能,不斷地放流鱖魚,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水質變好,鱖魚終於再次回歸。

斑鱖

路亞佬得到鱖魚回歸的消息後,更是慷慨解囊,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一波助力,讓鱖魚的數量立刻回升,尤其是某些河道的斑鱖,幾乎成瞭臺釣人眼中的釘。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