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玩跑鉛的一定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否則靈敏度下降一半
野钓的时候很多钓友喜欢玩跑铅钓法,说是钓法,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调漂方式。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复杂的步骤,只要裹个大铅皮能把浮漂拉入水中就行,然后慢慢往上推漂,露出水面就能钓,不管露一目两目还是三四目都可以。跑铅不是新手的专属,很多老手也都在用
本文共計1645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野釣的時候很多釣友喜歡玩跑鉛釣法,說是釣法,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調漂方式。它的優點在於不需要復雜的步驟,隻要裹個大鉛皮能把浮漂拉入水中就行,然後慢慢往上推漂,露出水面就能釣,不管露一目兩目還是三四目都可以。
跑鉛不是新手的專屬,很多老手也都在用的,釣法無好壞、隻看是否適合魚情。跑鉛用好瞭是非常厲害的,釣上的魚個體普遍大一點,而且釣起來還省心。
不過釣跑鉛也有需要註意的地方,大部分人有個壞習慣,就是把子線搞得特別長,你可能覺得沒關系,實際上它會導致靈敏度下降一大半,少釣很多魚。實際上這個事我說很多次瞭,但很多釣友不當回事或者不信,然後用跑鉛釣不到魚或者老是脫鉤又跑來問為什麼,我也很無奈~
有人可能要說:我都玩跑鉛瞭,還講什麼靈敏度?
當然要講,除非你安全不在意魚獲,隻是打發時間,那怎麼釣都行。但凡想多釣幾條魚,那這個問題就不能忽視,跑鉛是比較鈍,但這種鈍是魚情需要,或者是新手暫時沒有學會調漂,隻能這樣玩。
對新手來說,調漂也許比較難,但把子線弄短一點應該簡單吧。要論魚情,該鈍的時候鈍,該靈的時候也要靈。
我在野釣的時候也是很喜歡用跑鉛的,隻不過我大部分時候用的是小跑鉛,不過不管是大跑小跑都需要短子線。我和朋友一起出釣的時候對比過很多次,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分別用短子線和長子線去玩跑鉛,結果要差很多。
短子線信號傳遞快、動作幹脆、並且命中率比較搞,而長子線信號傳遞會損失還會延遲,導致的結果有兩個,要麼浮漂沒出信號,提竿卻有魚,要麼出現瞭很漂亮的動作,但提竿沒魚,或者頻頻脫鉤的情況。大傢遇到過沒有?
那麼子線要多長呢?這個我在之前講過很多次,釣個體的魚越短越好,釣小鯽魚或者釣鯝魚土鯪魚之類的,三五公分就可以瞭。我自己用是把子線做的特別短,但之前有不少釣友說子線太短就連接不上八字環,我覺得可能和你的連接方式有關,可以換一種,往上搜一搜有很多的。
釣半斤以上的大板鯽、三五斤的鯉魚,那要求可以再低一點,你搞個七八公分也可以,因為越大的魚吃餌的力度大、動作幅度也大,子線長一點問題不大。如果是十幾斤二十幾斤的鯉魚草魚青魚,子線可以不改短,二三十公分也能用。
但在實際野釣中,很多釣友都是用二三十公分的子線釣小鯽魚,那能行麼。釣友們剛開始可能是正常調漂正常釣,釣著釣著發現小雜魚太多餌料到不瞭底或者遇到大風浪走水等問題,於是就裹瞭個大鉛皮釣跑鉛,可能是懶得換子線,亦或者認為反正已經很鈍瞭,子線長一點也不影響,就湊合釣吧。
這樣的結果就是浮漂半天沒動靜,偶爾能釣一個,還是想提竿換餌時莫名其妙中的,浮漂壓根沒啥反應,要麼浮漂動瞭,一提竿魚脫鉤瞭~
講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傢,這很重要,別看隻是一個小細節,縮短瞭幾公分子線而已,但效果真的差很多,而且你的作釣體驗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見過太多釣友在這上面吃虧的瞭,甚至有些釣友,我都明確說瞭,他還不信,我現場換短子線釣給他看,他也依然覺得是釣位或者運氣問題,很固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註意,不管你是小跑鉛還是大跑鉛,隻要是子線躺底瞭,那麼用稍微粗一點的線是沒問題的,比如你正常懸墜釣用0.6的子線,跑鉛就可以用0.8甚至更粗一點。
但是魚鉤一定不能小瞭,記得要比正常懸墜釣大個一二號,小鉤子入口性好,可同樣也更容易被吐掉。尤其是你們習慣用長一點的子線玩跑鉛的人,更需要用大鉤,出現頻繁脫鉤的現象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鉤小瞭!
拿鯽魚來說,正常懸墜釣用個袖鉤2號3號都行,但玩跑鉛不好用,要麼吃的特別深、要麼動不動脫鉤。而且等到天氣很冷的時候,咱們都用蚯蚓紅蟲掛鉤瞭,你再用這麼點大的魚鉤,穿餌料都費勁。冬季用蚯蚓釣鯽魚,我都是用五號六號的海夕鉤,一兩的小鯽魚都咔咔上。
最後溫馨提示:用跑鉛釣法時最好還是用自然一點的餌料,冬春兩季不用說,肯定是紅蟲蚯蚓或者蛆,這個季節紅蟲和蛆差點意思,但蚯蚓可以用。鬧小魚的話要麼搖三搖、要麼麥子,這類餌料魚吃瞭不容易吐,非要用商品餌,可以多加一點拉絲粉,餌料的正確選擇對命中率是有很大提升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46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