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小藥就死窩?野生大鯉魚太狡猾,老釣友教你怎麼用

有钓友要我推荐几款野钓鲤鱼用的小药,本来也没啥,平常要我推荐渔具的钓友并不少。但这位钓友后面补了一句,说自己买过不少小药,基本都是一用就死窝,连药酒也是如此。一听这个我就知道大概不是小药的问题,而是钓友本身对添加剂的认知不足以及使用方法有误

本文共計1452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有釣友要我推薦幾款野釣鯉魚用的小藥,本來也沒啥,平常要我推薦漁具的釣友並不少。

但這位釣友後面補瞭一句,說自己買過不少小藥,基本都是一用就死窩,連藥酒也是如此。

一聽這個我就知道大概不是小藥的問題,而是釣友本身對添加劑的認知不足以及使用方法有誤瞭,很多釣友都是這樣的。

我一直建議野釣沒必要加小藥,但如果你非要用,好歹學習一下用法,而且一定要明白這玩意兒不是神器,不是加瞭就能讓魚瘋咬的。

這個釣友後面我問他:你說用小藥死窩,這個“死窩”是怎麼個死法,如何判定的?

釣友說用瞭以後沒口,有時候窩子裡一直冒泡,但它不吃鉤。

我繼續問:那你為啥要用小藥?

釣友回答:資源差、魚不好釣,看到網上有主播推薦就買來試試。

加小藥確實有可能死窩,但這位釣友的情況我感覺更多的是小藥實際表現沒有預期的那樣好而已,畢竟現在網上那些主播在推廣小藥時多半都會誇大其詞、甚至虛假宣傳。這就導致很多人的預期很高,當使用以後發現沒有那種效果,就感覺自己被騙瞭,心態崩瞭,然後隻要釣不到魚就全怪小藥。

釣友說資源差,魚不好釣,說明平常也經常空軍,那麼加瞭小藥以後依然空軍,最多隻是沒起作用而已。至於光冒泡不吃鉤,鯉魚就是這尿性,不加小藥也會這樣,我用自製的玉米打窩玉米釣,不加任何添加劑,照樣出現這種情況。

這些年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野釣咱們不要把精力放在小藥上,甚至連餌料窩料調漂這些事也沒必要深入研究,因為這些加起來也沒多重要,都提升不瞭10%的魚獲。

你最應該去研究的是釣位,其次是釣法,有空再去研究研究天氣(天氣會影響魚的活動,不同的天氣選擇釣位也不一樣),但真話釣友們往往聽不進,老想著走捷徑,最後的結果就是冤枉錢花一堆,魚獲沒提升多少。

如果一定要用小藥,不要買很多種,釣鯽魚買個千裡香、蛋奶就行瞭,天熱就用果酸。釣鯉魚,如果是小個體鯉魚,按照鯽魚的思路去釣。

釣大鯉魚盡量不要讓餌料的味道過大,我建議是最好不要用小藥,加小藥可能死窩,不加肯定不會死,我自己釣大鯉魚甚至連商品餌都很少用,玉米紅薯小麥這些就行瞭。

非要加的話,有一種東西是很安全的,那就是“糖”,當然這裡說的是天然糖,而不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劑!主攻鯽魚加蜂蜜,主攻鯉魚加紅糖或者黑糖,這個老釣手應該都知道。

另一種相對靠譜的是中藥酒,不過需要註意的是很多人覺得中藥酒是天然的,不會死窩,這個觀點是錯的。不會死窩的中藥酒是濃度很低、並且把酒精揮發瞭的,正常的中藥酒加多一樣死窩。

你們自己泡藥酒,有一個比較好用的方法,觀察一下藥酒的顏色,如果是淡茶色,聞上去隻有淡淡的中藥味,一般問題不大。

如果是黑色,聞上去味道很重,或者蘸一點在手上味道久久不散,那就要小心,使用前最好稀釋,加普通的低度白酒,讓顏色變成淡茶色就好瞭,一般稀釋的比例是1:4或者1:5。

當然,市面上釣鯉魚的小藥很多很多,但不管是哪個品牌、哪種味型,咱們使用的時候隻需要記住2點。

1、添加的種類不要過多,別像開餌料那樣弄大雜燴,一般不建議超過3種,我自己釣很多時候都隻是加點藥酒。有些釣友加小藥看似用量少,但他是好幾種一起用的,最後總量超瞭!

2、用量一定是寧少勿多,因為少瞭最多不起作用,而多瞭有可能起反作用。建議每次把用量記一下,每種加多少、總量多少,然後看釣況和魚獲進行調整。

最後是品牌選擇,建議大傢不要選雜牌,你不一定要買貴的,但盡量選擇那些知名度高一點的,比如天元、化氏、神聚這些。如果想便宜點,臺灣101、南北、田中央這些都是老牌子,都可以,就看你怎麼用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