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野釣很難釣到10斤以上的鯉魚?
我说野钓很难钓到10斤以上的鲤鱼,可能很多钓友会不服,表示自己就不止一次钓到过或者身边谁谁谁都钓到过。我想说的是也许你们那边的资源不错,亦或是你技术好、运气好钓到了大鱼,所以误认为钓大鱼挺容易。
本文共計139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我說野釣很難釣到10斤以上的鯉魚,可能很多釣友會不服,表示自己就不止一次釣到過或者身邊誰誰誰都釣到過。
我想說的是也許你們那邊的資源不錯,亦或是你技術好、運氣好釣到瞭大魚,所以誤認為釣大魚挺容易。實際上咱們國傢釣魚人數高達幾千萬(可能更多),大部分人可能釣瞭很多年都沒有釣到過一條超10斤的魚!
尤其是鯉魚,這傢夥賊精、越大越精,一兩斤的你能隨便拿捏、三五斤的能經常釣到,但體型一旦超過10斤垂釣難度就一下子拔高很多瞭,超過20斤的很多人也許隻在養魚塘或者菜市場見過!
為什麼野釣很難釣到超過10斤的鯉魚呢?
第一個原因是大魚會主動遠離嘈雜的地方,越大的魚膽子反而越小,會主動遠離人多吵鬧的地方,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隻要某個地方動靜太大、光照太強,它們就不會靠近。
大傢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你釣魚的時候經常發現魚頻繁在對面的岸邊跳,你以前是對面魚多,然後跑過去瞭,結果你去瞭那邊魚來瞭這邊,還是在對岸跳~
這種情況不是偶然、也不是你運氣差,而是魚就喜歡安靜的地方。所以理論上說一個人釣要比一群人釣更容易釣到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釣友喜歡吃獨食的原因。
再說一點,大傢知道一天之中哪個時間段最容易中超大個體的魚嗎?答案是清晨三四點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還在睡覺,非常安靜,所以那些大個體的魚就敢靠邊覓食。
第二個原因:大魚“嘴刁”,有兩大東西不吃
大個體的魚有兩大東西是不吃的,分別是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把它誘進窩瞭,也釣不起來,就光看見它在窩子裡冒泡泡,急死個人。
其實也不能怪它們嘴刁,它們從小到大被鉤過無數次瞭,笨的都已經被釣走瞭,那麼剩下來的肯定是極其聰明謹慎的,所以一般的食物它們不會輕易吃。
可能要等很久才吃,這期間它們會在窩子裡來來回回遊動,目的是觀察和試探,但凡窩子裡有點風吹草動它們就逃之夭夭瞭。
也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吃,要等到食物變質、甚至腐敗瞭才會去吃,這也是為什麼發酵類的餌料對大魚效果好的原因,也是臭玉米臭麥子能上巨物的原因。
隻不過這種不含香精小藥的餌料(尤其是臭餌)小個體的魚不是很喜歡,而大魚數量很少、進窩又慢,所以咱們用這類餌經常是幾個小時都不見一口,大部分釣友都耐不住寂寞的,釣著釣著就主動換餌瞭。
第三個原因:就算它來咬鉤,我們大概率也是切線跑魚
正如上面所說,大魚數量太少瞭,同時它們進窩很慢、開口墨跡,所以很多人是沒有這個耐心用粗鉤大線去守的(就算有耐心,光憑耐心也不夠),畢竟粗鉤大線對小個體的魚不友好,很容易空軍。
當我們用瞭細線、換瞭小鉤,碰上大魚又沒什麼勝算瞭,要麼脫鉤要麼切線!
而且跑魚以後還有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當時若窩子裡還有其他大魚,那麼一條跑條條跑~另外,這些魚也是吃一塹長一智,每次死裡逃生後都會增加幾分警惕性,那我們下次再遇到它隻會更難搞。
大傢都知道大鯉魚會打樁,就是被鉤中以後它們會一動不動趴在水底,當我們以為是掛底,放平魚竿準備扯線的時候,它就猛的發力讓你猝不及防,我懷疑鯉魚這一技能就是被反復釣放後悟出來的。
這些年大傢沒少掛底吧,也沒少脫鉤切線吧?也許你壓根想不到,這裡面有幾條可能是巨物哦!
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不知道大傢對此有何看法,如果要你們來說為什麼野釣很難釣到超十斤的魚,大傢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最後想問問大傢,有多少人是釣瞭好幾年魚都沒有釣上一條十斤多的?到目前為止你釣到過最大的魚有多大?歡迎大傢留言評論哦?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