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需多加一塊小鉛皮,釣底釣浮輕鬆切換,從此調漂不求人!

有钓友留言说野钓的时候钓底没口总想试试钓浮,但重新调漂又嫌麻烦,有没有什么简单点的办法可以钓底钓浮轻松切换。这个还真有,一块小铅皮就能解决了,只不过需要在刚下竿的时候就按照方法把漂调好,这样后面切换起来才方便。

本文共計1470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有釣友留言說野釣的時候釣底沒口總想試試釣浮,但重新調漂又嫌麻煩,有沒有什麼簡單點的辦法可以釣底釣浮輕鬆切換。

這個還真有,一塊小鉛皮就能解決瞭,隻不過需要在剛下竿的時候就按照方法把漂調好,這樣後面切換起來才方便。

而且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同時兼顧底和浮,也是通過一塊小鉛皮完成,如果釣友們看過我之前寫草魚的文章,肯定知道該怎麼去玩。

先說常規方法

剛下竿我們進行調漂的時候要帶鉤帶餌調去調,調3目或者4目都行,你感覺幾目看起來舒服就調幾目,註意是半水帶鉤帶餌調漂。

調完以後,把餌料去掉,再次拋入水中看浮漂露出幾目,此時目數一般會比較高,我們就剪一塊小鉛皮包上去,調成你們平常釣底時調的目數,比如調個4目、5目都行。註意,這一步是帶鉤不帶餌去調,至於調幾目看你們的喜好。

常規野釣,一般釣底為主,所以咱們先釣底,比如調的是5目,釣個2目3目4目都行。

補充:那塊小鉛皮最好薄一點,然後不要包在大鉛裡面,包在大鉛墜下方的太空豆或者八字環上都行,這樣裝取就比較方便,包在大鉛裡面容易掉,而且你要是經常去取小鉛皮,大鉛掰來掰去會斷裂。

長時間釣底沒口,你想釣浮瞭,就把小鉛墜取下(註意別亂丟),把浮漂推下來即可,因為之前是調好的,你願意釣多深就把浮漂推到相應位置。

有釣友可能會問:為啥要那麼麻煩,一開始帶鉤帶餌調個3目,釣底的話往上推漂,讓浮漂露出3目多一點不就代表一鉤到底瞭嗎?

理論上確實是這樣,但實戰來看這樣玩並不合適,你要是掛個玉米麥子啥的還可以,因為玉米麥子這種餌大小重量差不多,但商品餌不一樣,拉大一點拉小一點重量差挺多的,這樣就不準瞭。

如果稍微有點水流,就更不準瞭,水流會使線組彎曲,線組在水下的實際狀態和你理想的狀態並不一樣。

加小鉛皮就比較準確,鉤餌在水下的狀態咱們心裡有數。如果遇到走水,可以再重新弄一塊小鉛皮,比剛才的大一點,還是包在太空豆或者八字環上,釣小跑鉛,子線要是比較長又不想裁短,就把小鉛皮裹在魚鉤上方二三厘米處。以前分享過單鉤通線差不多也是這樣的玩法,隻不過單鉤通線掛小鉛皮之前,調的是全目。

如何通過調漂實現一鉤釣底一鉤釣浮

釣草魚時我們有時候不知道該釣底還是該釣浮,就會采用這種一鉤釣底一鉤釣浮的方法。首先要用長子線+大鉤距,比如用2米的子線,鉤距可以在30公分以上。

調法是帶鉤帶餌半水調全目,就是讓整個漂尾都露出來,調好以後在長子線的魚鉤上方包一塊小鉛皮,把浮漂至少壓到平水(鉛墜稍微大一點讓浮漂緩沈也可以)。釣的時候釣一二三四五目都行,始終是一鉤到底一鉤懸浮的。

如果我們常規作釣,目標是小鯽魚小鯉魚,子線肯定不需要一兩米那麼長,搞個三四十公分就行瞭,但鉤距還是需要大一點。調法是一模一樣的,帶鉤帶餌調全目,然後在下鉤上方二三厘米處包一塊小鉛皮調成平水,釣個一二三目都行。

這種調法,上鉤離底的高度由鉤距決定,鉤距越大,上鉤離底越高,當然也可以通過移動小鉛墜的位置來進行微調。

你想雙鉤都懸浮,那就把小鉛皮取下來,然後重新再弄一塊鉛皮,大概是原先小鉛皮的一半,給它包在八字環或者八字環上面的太空豆上即可。(第一塊小鉛皮不要丟,你過一會兒如果又想釣底瞭,還可以換回去)

野釣的話大多數情況下我是不太建議大傢一會兒釣底一會兒釣浮的,尤其是釣鯽魚鯉魚的時候,它要願意吃,你釣底就可以瞭,要是不願意吃釣浮也沒啥用。

天氣不好魚開口不佳時,寧可去換釣位(比如換到流水區、下風口等溶氧高的地方)。隻有一種情況建議將釣底改為釣浮,就是當你釣著釣著發現水底有挺多水草,窩子裡明明有魚但釣不上來,這時就可以釣浮,把浮漂一點點往下退,直到有口、能上魚為止。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