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釣到一條“黑鯉魚”,發朋友圈炫耀,網友:這鯉魚你敢吃?

在自然水域钓鱼有很多规矩,例如不能在禁钓水域垂钓、不能使用违规钓具,以及钓到保护鱼类要放生等,这些都需要每个钓鱼人去自行遵守,如果说你不知道或忽视了这些规矩,那么很容易触犯法律法规受到处罚,严重的可能会被关进“小黑屋”。

本文共計1536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在自然水域釣魚有很多規矩,例如不能在禁釣水域垂釣、不能使用違規釣具,以及釣到保護魚類要放生等,這些都需要每個釣魚人去自行遵守,如果說你不知道或忽視瞭這些規矩,那麼很容易觸犯法律法規受到處罰,嚴重的可能會被關進“小黑屋”。

最近,廣西的張先生(化名)在河裡釣上一條兩斤多重的鯉魚,因為張先生剛接觸釣魚不久,頭一回釣到這麼大的魚,隨後他忍不住心中的激動,立馬拍瞭幾張照片發到瞭朋友圈炫耀,讓大傢也分享自己內心的喜悅。

照片發佈後,很快就收到瞭網友的評論,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大傢的評論中並不是誇贊,而是勸他趕緊把魚放生和刪除照片,說他釣的鯉魚是保護動物你敢吃?當時張先生還以為是大傢嫉妒才說的反話,還在下面回復說“我放,等會帶回去放蔥薑!”

就在張先生沈寂於喜悅中無法自拔的時候,好朋友的電話打過來瞭,一開口就是:“你可真牛呀!這魚你釣到不趕緊放,還敢發出來到處炫耀,你是不是生活過得太好想進去餵蚊子瞭?”

聽到朋友這麼說張先生更是一頭霧水,不就是一條鯉魚嗎?怎麼這麼大反應?隨後朋友告訴他,這條鯉魚不是普通的鯉魚,是國傢二級保護動物巖原鯉,讓他趕緊刪除照片把魚給放掉不要給自己惹麻煩。

看到朋友比自己還要緊張,張先生才回過神來,仔細觀察瞭這條鯉魚確實和普通的鯉魚不同,然後上網查詢對比瞭一下照片,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差點沒讓自己背過去,原來這條鯉魚真是保護動物,隨後他立刻刪除瞭發佈的照片,因為怕出事,把鯉魚放掉時還拍瞭一個放生的視頻重新發佈到瞭朋友圈來澄清。

據張先生事後來講述,幸好當時朋友看到打電話過來提醒,要不就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險釀成大禍,隨後張先生還說,大傢野釣的時候得多留個心眼,釣到不認識或長相怪異的魚,在不確定是哪種魚的情況下最好是放掉,免得誤食一些保護魚類給自己帶來禍事。

巖原鯉《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巖原鯉是鯉科原鯉屬魚類,它還有多個俗稱,例如巖鯉、黑鯉魚、墨鯉等,巖原鯉主要分佈於長江重慶以上的幹支流,沱江、渠江、酉水、嘉陵江、岷江、珠江、赤水河以及金沙江中下遊等江河均有分佈。

巖原鯉體側扁略呈菱形,背部隆起腹部圓平,頭部與身體交界處有很明顯凸起,頭部相對短小眼徑大,側上位眼間距大於眼徑,鼻孔位於眼前緣上方,口亞下位呈馬蹄形狀,具2對須唇發達,後溝中斷,頭部呈深黑色,腹部銀白色,鰭呈灰黑色,尾鰭後緣黑色。

辨別巖原鯉和普通鯉魚的方法

很多人不知道巖原鯉是保護動物的原因是,不會想到鯉魚也會成為保護動物,還有一個是無法去辨別,錯把它當成瞭普通的鯉魚,上面說的廣西男子張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實隻要大傢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巖原鯉和普通鯉魚的不同。

第一個辨別方法,看其外表的顏色,巖原鯉也被稱為“黑鯉魚”,這是因為它的體表顏色要比普通鯉魚深,呈一個明顯的烏黑和淡紫色,而大傢常見的普通鯉魚,在陽光下體表顏色大部分都為灰白和金黃。

第二個辨別方法,主要看其背上頭部和身體的連接處,普通鯉魚交界處這個地方會呈很平順的角度,均勻的連接,而巖原鯉不同,頭部和身體交界處呈跳躍式的凸起,落差幅度非常明顯,一眼就能看出區別。

由於生態破壞,以及人為的惡性捕撈,巖原鯉的數量在逐年銳減,在2021年12月,巖原鯉已經被農業農村部列入第三批《人工繁育國傢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釣魚釣到應及時放生。

寫在最後:

除瞭巖原鯉,自然水域中還生活著很珍稀的魚類,例如中華鱘、大頭鯉、芝麻劍、胭脂魚、鬆江鱸等,這些都是國傢保護動物,很多人認為在自然水域裡釣魚,隻要是自己釣到的都可以吃,其實不然,釣到那些保護魚類如果拿回傢食用,或是拿去售賣都屬於違法行為,釣到要及時放回原水體,以免受到處罰,喜歡釣魚的朋友們要切記!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