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魚被叫作“絕命毒師”,很多人都中過它們的毒,我們也要小心

文:独钓寒江雪编辑:独钓寒江雪无论是超市,还是菜市场的鱼档,即便是高启强卖的鱼,我们也要注意,因为有部分淡水鱼体内是含有剧毒的。我们经常钓鱼的钓鱼佬有时候钓到的鱼比较多,偏偏又不爱吃鱼,习惯性把鱼送人。

本文共計2155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9分鐘。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無論是超市,還是菜市場的魚檔,即便是高啟強賣的魚,我們也要註意,因為有部分淡水魚體內是含有劇毒的。

我們經常釣魚的釣魚佬有時候釣到的魚比較多,偏偏又不愛吃魚,習慣性把魚送人。

如果送人的是以下這些有毒的淡水魚,我們豈不是好心落瞭個驢肝肺,變成瞭變相害人的壞人,跳進黃河洗不清瞭。

也或者是這些“毒魚”被我們買回傢中,處理時不小心中毒瞭,找誰說理去?禍從天降的感覺可不好受,去到醫院,不僅要受罪,還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受瞭疼,花瞭錢,還容易被親戚朋友覺得自己很傻。

那麼,有哪些常見的淡水魚體內攜帶的有毒素呢?讓我們把它扒出來,好好看看它們的模樣,防止被它們害慘。

一、黃顙魚

黃顙魚大傢都認識,幾乎算是人盡皆知的魚,因為它肉質細膩,沒有肌間刺,深受人們喜愛。

另一個原因是黃顙魚的分佈非常廣泛,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名號,比如:黃辣丁、黃戈雅、黃鴨叫等等,可見人們對它是“情有獨鐘”。

通過黃顙魚的別名,我們就能大概知道它是一種怎麼樣的魚瞭。

首先,黃顙魚最為廣泛的稱呼是黃辣丁,顧名思義,黃是指黃顙魚的顏色,丁是因為胸鰭和背鰭上分別長瞭三根硬骨刺,像釘子一樣,故作丁,而黃顙魚身上這三根硬刺一旦刺破人的皮膚,受害者身上會發出火辣辣的疼痛,三者合在一起,便有瞭黃辣丁的稱號。

我們在處理黃顙魚的時候,或者在釣到黃顙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釣到黃顙魚要摘鉤的時候,千萬不要被黃顙魚的毒刺刺到,一旦紮破皮膚,不光當時疼痛,傷口好的速度還非常緩慢。

二、鱖魚

鱖魚是名震古今的名貴淡水魚,種類也比較多,在諸多亞種之中,白鱖是最為常見的鱖魚,很多文人騷客所說的鱖魚,便是白鱖。

說起白鱖,很多人都會贊不絕口,有兩道名菜都是用白鱖作為主要食材烹飪的,分別是:臭鱖魚、鬆鼠桂魚。

如果隻是一名食客,對鱖魚瞭解不會太過深刻,但是作為一名釣魚佬,或者喜歡自己動手烹飪的美食愛好者,對鱖魚身上的毒刺一定“終身難忘”。

除瞭常見背鰭上的:大滿背刺之外,臀鰭和腹鰭上也都有骨刺,就連鰓蓋上,都有明顯凸起的骨刺,簡直就是一個“刺頭”。

雖然鱖魚身上的毒刺毒性不大,但被紮傷的時候,往往伴隨著鱖魚倔強的掙紮,而且鱖魚個體比黃辣丁大,被刺傷時,所紮破的傷口又大又深,又處於潮濕的環境中,非常容易造成感染。

我們在處理鱖魚的時候,要帶上手套避免被鱖魚的“暗器”傷到手,而用路亞釣鱖魚的時候,切勿空手碰魚,盡量使用控魚器和取鉤器協助,且要小心鱖魚掙紮時被刺紮到,並且鱖魚還有小牙,空手的話,非常容易劃破手指。

鱖魚的牙齒雖然沒有毒,還比較小,但是非常鋒利,尤其掙紮的時候。戶外環境的細菌偏多,傷口容易感染。

三、草魚

誰也不會想到,作為人畜無害的草魚,也會成為“毒師榜”的座上賓,但是它“毒王”的身份深受人們質疑。

誰會能想到,作為我國養殖量最大,吃的最多的淡水魚,竟然是“毒王”。

其主要原因是我們吃草魚的時候,很少人會有食用內臟的習慣,即便有很多人喜歡吃魚生,選擇吃草魚,內臟也會被清理的非常幹凈。

所以,這也導致瞭很少有人因為吃草魚中毒的現象發生,很多人便覺得草魚是沒有毒的。

其實,草魚的毒在它的魚膽內,我們吃草魚的時候,已經把肚子的內臟處理幹凈瞭,之後才拿來烹飪,這樣,就遠離瞭草魚的魚膽。

但有時候,原因特殊,我們會選擇自己在傢處理草魚,有時候是別人送的活草魚,也可能是自己釣到的野生草魚,隻能在傢自己處理。

我們並不是專業開膛草魚的,所以在給草魚開膛的時候,很容易把它的魚膽弄破,如果破碎的膽汁黏在魚肉上,沒有處理幹凈的話,被人們食用後,就會引起中毒。

如果食用量過大,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草魚的魚膽中含有大量的氫氰酸,而氫氰酸是有劇毒的,誤食之後,可能導致急性肝臟衰竭,所以我們在處理草魚的時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小心魚膽沾染到魚肉上。(雖然氫氰酸加熱後易揮發,但是“易”字並不代表揮發徹底,那就一定還有殘留。)

並且也有專傢認為,大多數鯉科魚類的魚膽中,都含有氫氰酸。

所以我們在吃鯉科魚的時候盡量註意,除瞭把魚處理幹凈以外,還盡量不要食用魚的內臟。

四、河豚

河豚有劇毒這件事情,是大傢眾所周知的,所以,很少有人會去自己動手處理河豚。

即便想要吃河豚,也會找專業的餐廳,讓專業的師傅處理。

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河豚到底為什麼有毒,它的毒在哪裡。

其實,河豚的毒分佈還是比較廣的,如果像草魚一樣,隻是魚膽有毒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談河豚色變瞭。

河豚的內臟、眼球、皮、血液都有毒,其實鰓部也有毒,但是誰又會去吃魚的魚鰓呢?

五、溪石斑

溪石斑在溪流愛好者眼中,可謂是夢中情魚瞭,不管是玩溪流缸的養魚愛好者,還是喜歡溪流釣的釣魚佬,說起溪石斑,絕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但是如果要吃溪石斑的時候,一定要註意,溪石斑的魚籽可是有劇毒的,這可能是溪石斑為瞭繁衍,進化出來的一個技能,讓魚籽有毒,可以在春夏兩季繁殖的過程中,大傢看到釣到的是溪石斑,魚的肚子那麼大,肯定是一肚子魚籽,才會願意選擇放生。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