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十二年,發現瞭魚類的三大隱蔽習性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鱼类的一些隐蔽习性,只有经过多年的垂钓实践才能有所察觉,并且凭借个人的热爱和悟性來发现出端倪。1,间歇性觅食偌大的水域,不可能到处有鱼,有疏有密。

本文共計492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2分鐘。

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

魚類的一些隱蔽習性,隻有經過多年的垂釣實踐才能有所察覺,並且憑借個人的熱愛和悟性來發現出端倪。

1,間歇性覓食

偌大的水域,不可能到處有魚,有疏有密。當我找到瞭魚群的藏身之所,一個好釣點取得過幾次好魚獲,盡管我知道魚還在那片水域,但期間總是有幾天空手而歸的時候,這種情況無關天氣、餌料和釣技,魚就是不咬鉤。

給人的感覺就是魚並不是天天吃東西的,昨天釣得到,今天去就不行,有時隔兩天,有時隔一個星期,沒有定數。

2,目的性逃遁

當大魚受到危險,比如被魚鉤刺中瞭,如果放掉魚竿,你會發現個有趣現象,看似慌亂無序的逃跑路線,繞來繞去,無論多久,最後總是朝著某個固定位置直奔而去,每次都能在同一個地方打撈上來魚竿。

這個位置,仿佛是被刻在瞭魚類的基因裡,是它的出生地,庇護所。

3,警惕性生存

新魚對新環境有很高的警惕性,個把月的時間都在淺水岸邊積群溜達,不敢貿然去深水遠處,直至繞圈完全熟悉所在水域的情況,才試探性地沈底由淺及深推進遊去,找到各自的棲息處。

同時也表現為老魚對餌料的刺探,謹慎。窩料越多,疑性越重,放心吃食的發窩時間變得更長。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