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見過這麼大的泥鰍?被網友稱為“墮龍”,知道原因後還敢養嗎?
文:独钓寒江雪编辑:独钓寒江雪最近,在网络视频中,能很频繁的刷到鱼缸中养的那种大泥鳅,这种泥鳅个体非常大,还与人很亲近,像是宠物一样,被这些视频博主亲切的称为“堕龙”。
本文共計222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9分鐘。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最近,在網絡視頻中,能很頻繁的刷到魚缸中養的那種大泥鰍,這種泥鰍個體非常大,還與人很親近,像是寵物一樣,被這些視頻博主親切的稱為“墮龍”。
這種名為“墮龍”的泥鰍,與我們平時釣到的普通泥鰍相比,除瞭外觀巨大之外,這種大泥鰍身上還佈滿瞭細鱗,看起來像是成精瞭一樣。
而我們經常釣獲的泥鰍,或者在菜市場買來的泥鰍隻有小拇指一般粗細,並且生性膽小,不說與人互動,即便是看到人,都能嚇得到處亂竄。
很多網友看到這麼可愛的“墮龍”,還能與人親密的互動,忍不住也想養上一隻,於是就去瞭菜市場……
那麼,大傢知道何為“墮龍”麼?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是這麼解釋的,他們說:墮龍是收到天罰後,被罰墮入泥潭的龍,它有龍性,卻無龍形,有龍運,卻無龍命,有龍骨,卻無龍相,一生隻能仰望風雲,卻終究不能成龍,也不得升騰。
為瞭彌補的更加完美無缺,他們把四大名著中《西遊記》裡,孫悟空罵龍王為老泥鰍的故事引借出來,說罵龍族泥鰍,是一種詛咒,就是罵它一輩子倒黴沒有出息。
這樣一來,大傢就絕對不會想歪瞭,“墮龍”就是泥鰍,泥鰍就是“墮龍”。
沒有把《西遊記》搬出來,大傢可能會把更加形象的黃鱔當做“墮龍”,而既然搬出瞭《西遊記》,那就更加有理有據瞭,連東海龍王都被罵作“老泥鰍”,可見泥鰍就是“墮龍”的最佳魚選。
其實,關於泥鰍是“墮龍”,還有這麼一個傳說:
傳說中龍王愛吃泥鰍,也就是說,龍族和泥鰍根本不是一回事,就像有人罵別人是豬,難道豬就是受到天罰的人?
那麼何為“墮龍”呢?
但從字面意義上就能夠理解,“墮龍”就是從高空墮落的龍,將要失去原來的高度和地位。
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地步,大傢都知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古人是極為聰慧的,他們利用自然發展周期,發現瞭自然發展的規律。
所以,古人知道“月有陰晴圓缺”,知道盈則將虧,滿則將殘。
《易經》被尊稱為中國的群經之首,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內容,就是在講事情的發展規律,從低到高,到達高峰後,就註定要下落。
既然如此,那“墮龍”的意思就是下落的龍,正在下墮的龍,沒有到達穀底的龍。
即便真的是泥鰍,那養泥鰍對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幫助的。
好,既然這麼說,這麼質疑,於是,就有人讓你給你養的“墮龍”念經。
為什麼呢?
因為這種“墮龍”的真實身份是臺灣泥鰍,學名叫大鱗副泥鰍,是鯉科目鰍科副泥鰍屬硬骨魚。
雖然叫臺灣泥鰍,其實在大陸分佈還是非常廣泛的,隻是數量比較少而已,由臺灣省養殖成功後,傳進大陸,大陸才開始廣泛養殖。
大鱗副泥鰍在我國主要分佈在東北及東部沿海一帶,由於種群數量稀少,所以在野外很少被人們發現,直到臺灣省將大鱗副泥鰍的種苗養殖傳播到大陸城市後,大傢才發現這種泥鰍個體大,非常適合作為一種經濟魚種來養殖,便叫它為臺灣泥鰍。
後來,我們生物學傢做出瞭相關的解釋,我們平時常見的是真泥鰍,沒錯,就是真假的真,真泥鰍!
這種泥鰍分佈極廣,種群數量也極大,連續用瞭兩個“極”字是有原因的。
如果我國的釣魚人釣到十條泥鰍,可能這十條泥鰍全部都是真泥鰍。如果釣魚人釣到瞭一百條泥鰍的話,可能會有那麼一條、兩條會是中華花鰍,或者是中華沙鰍之類的,其它的,全部都是真泥鰍。
經常釣魚的人都清楚,釣到泥鰍,鉤子通常情況下是吞進肚子裡瞭,去鉤可是一件麻煩事。
其實,釣到泥鰍,並且吃死口的情況,是因為我們調漂的原因。
我們上鉤觸底時,下鉤是躺底的,泥鰍在吸食我們下鉤的餌料時,不同於其它魚,泥鰍吸食的非常認真,在口中時,浮漂不會出現動作,直到泥鰍將下鉤吞入腹中後,深感不適,將要逃竄時,浮漂才出現動作。
我們在這個時候揚竿,結果隻有兩個,要麼剪開泥鰍,這是非常殘忍的,那第二種就是剪斷子線,重新換線。
當我們確定釣點中泥鰍非常多的時候,就應該改變戰略,從新調漂,調至上鉤懸浮,下鉤觸底的釣法。
這樣一來,隻要泥鰍的口器觸碰到我們的魚鉤,浮漂就會立刻出現動作,我們就可以打瞭,釣出來的泥鰍全都是刺穿的口器,摘鉤方便、快捷。
釣泥鰍是非常簡單的,但是想要養好泥鰍,卻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把泥鰍養死,難!
把泥鰍養好,難!
我們釣到的泥鰍,九成以上都屬於真泥鰍,其實很多權威平臺解釋也通常隻有兩個字:泥鰍。
真泥鰍是非常難以馴養的,就像土語說的:養不熟的狗,總咬人。
真泥鰍就非常難養熟,養魚圈有很多高手,或許他們中以後會有人把真泥鰍養熟。
視頻平臺上的那些泥鰍,也就是我們說的主角“墮龍”,學名叫大鱗副泥鰍。
這種泥鰍就非常容易養熟,一般沒有養魚經驗的玩傢就可以把大鱗副泥鰍餵的追手,但有些畫面是視頻效果,大傢切勿相信。
就像未經訓練的狗餵飽瞭,它不會再向主人討食,而一條泥鰍,它智商再怎麼高,也高不過沒有訓練的狗。
那些追著主人手玩的大鱗副泥鰍其實就是一種討食行為,一旦餵飽之後,它就隻想藏起來。
不要覺得這些“墮龍”有多可愛,它們之所以這麼乖巧的與人互動,主要原因是餓的瞭。
並且,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還讓養“墮龍”的人給“墮龍”念經,其實重要的不是經,是讓“墮龍”無事不可的看到有人在它面前,讓它對人的畏懼感降低,這樣,它才能壯起膽子向人討要食物。
這樣的“墮龍”你愛瞭麼?如果你能從《易經》中找到“墮”的定位,你還願意去養一隻大鱗副泥鰍麼?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