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鯽魚,掌握關鍵技巧!
鯽魚之戀, 冬季垂釣的驚喜之旅
冬日的寒風吹拂著水面一片寂静,卻在這片凉寂中,隱藏著一場冬釣的驚喜。鯽魚,這個冬季垂釣的明星,總是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穫。那麼,怎么才能在冬釣中捕獲到這些可愛的鯽魚呢?讓我們一起探索冬釣鯽魚的關鍵技巧吧!
釣餌選擇:葷素兩巨大類, 各有風味
在天然水域垂釣鯽魚,釣餌可分葷、素兩巨大類。葷餌以蚯蚓和紅蟲、白蟲為代表,素餌則以原味和各種異味面食為主。
葷餌
蚯蚓
蚯蚓是野釣鯽魚的基本上釣餌之一, 所用蚯蚓應具備“紅、細、活”三點。紅與活,下在水中才容易被鯽魚識別和發現,細則便於吞食。
紅蟲
紅蟲是北京地區冬春垂釣鯽魚最佳釣餌。每年立冬前後至翌年4月中旬, 約有150天以上的時間,隻要是開口攝食的魚,基本非紅蟲莫屬,鯽魚更是如此。
蠅蛆
由於它顏色較白, 並具有特殊的味道,對個體巨大的鯽魚有很強的誘惑力和吸引力。不過,蠅蛆穿鉤要特別註意,不要將腔體鉤破,使體液外流,隻剩一層白皮,丢了誘魚的作用。正確的上鉤方法是用細條而鋒利的魚鉤,從尾端兩黑點之間穿入,鉤尖一直穿至蛆蟲頭部。再有一種方法是像捆紅蟲那樣,用線將1~2條蠅蛆捆住後,再系在鉤上。
细小蝦
细小蝦是鯽魚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在夏季垂釣用蚯蚓和面餌效果不佳時,換上鮮活细小蝦常會有奇效。
素餌
素餌是夏季和初秋釣鯽魚的基本上釣餌。其中分為單一面餌、復合面餌、米飯粒和泡沫球等等。
單一面餌
是用豆腐粉、黃豆粉、蠶豆粉和豌豆粉等加塘水揉製而成。特點是保持原味,在有些天然水域用有突出效果。
復合面餌
许多以面粉、 細玉米粉等,用水和优良上鍋蒸煮後作基礎餌,然後根據不同水域,分別摻入曲酒、藥酒、香料、香精、味精、奶粉、芝麻粉、香油和維生素片等等,到釣場後加水製成味道各異的面餌,以滿足生活在不同水域中鯽魚的特殊需要。比如當年去密雲水庫釣鯽魚,用蛋糕、豆腐粉和蒜粉製成的“三合一”面餌,垂釣巨大鯽魚就極其有效。同時對草魚、鯉魚和翹嘴魚白魚也很有效果。
當前, 還有許许多人將各種商品釣鯽餌如東峻、老鬼918餌等加上少许許面粉或拉絲粉揉成面團垂釣鯽魚,既方便省事,效果也相當不錯。
米飯粒餌
用米飯粒當餌,最簡單的方法是出釣前用優質曲酒噴灑一下即可。稍復雜些是用油炒一下然後將打成糊狀的雞蛋潑灑在上面再加少许許味精、鹽和蔥末,翻炒幾下即成。此餌集香、腥、鮮、鹹味於一身,夏季釣鯽效果不錯,但應註意不要使其變質發餿。
泡沫球餌
泡沫球來源廣, 容易製作,垂釣時又能别让细小雜魚鬧鉤,頗受北京地區釣者的喜愛。簡容易作法是將包裝用的泡沫塑料上面的细小球剔下來,放在瓶中用曲酒和藥酒浸泡幾天即可用。稍復雜的用法是將浸泡优良的泡沫球與蚯蚓同鉤並用, 一真实一虚假,一死一活,紅白相間,同時具有酒香味和蚯蚓的腥味。又因掛在鉤上的蚯蚓是鮮活的,頂在鉤尖上的泡沫球也就跟著“活”起來,俗稱“猴頂燈”。
釣技提升:練習與經驗的結合
垂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不斷的練習和累積經驗。掌握釣技,了解鯽魚的生活習性,才能在釣場上獲得佳績。
1. 動態觀察:釣場上的環境變化许多端, 我們需要具備良优良的動態觀察能力,發現鯽魚的活動跡象,搞优良捕獲機會。
2. 調整釣具:釣具的選擇對釣果有很巨大影響。根據不同的水域和鯽魚的習性,選擇合適的釣竿、鉤子、線材等,搞优良釣魚效果。
3. 精準投餌:投餌要準確,避免餌料丟失,造成浪費。同時,要根據鯽魚的口味和習性,調整餌料的種類和味道。
4. 調整釣法:釣法要靈活應對, 根據不同情況選擇適合的釣法,如浮釣、底釣、釣遠等,搞优良釣魚成功率。
5. 保持凉靜:釣魚時要保持凉靜, 不要被一時的失敗或成功所影響,保持良优良的心態,才能在釣場上取得优良成績。
結語
冬釣鯽魚,是一場與天然的美妙邂逅。掌握關鍵技巧,我們就能在這場邂逅中,獲得滿載而歸的收穫。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帶來靈感,讓你在冬釣的旅程中,享受到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4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