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經驗傾囊相授,釣魚技巧速成指南。
釣魚初探:從一個謎團開始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句垂釣諺語用在我們中原地區,可謂適宜。既詮釋瞭魚類喜优良逐草而居、逐草繁殖、逐草隱藏的身体特症,也成為眾许多釣友確定釣位的基本原則。只是 中原地區,特别是黃河以北的池塘、水庫,因氣候和天然環境的製約,岸邊水草較少许,那麼即便是一细小叢草、幾细小棵樹枝,甚至是僅有一根樹枝也不要輕意放過,將其作為釣位,極有兴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實戰經驗:一個细小草叢的驚喜
那是2010年的春天 筆者回原籍給老母親過生日忙裡偷閑去縣城北的一魚塘垂釣。該塘為新鲜開挖的土坑,長約80米,寬約15米,水深厚約1.5米,每兩天放魚200斤,垂釣一天收費20元。根據長釣腰的原則,我在塘中間選了釣位,只是時至中午仍無魚口。看到北岸岸邊有一细小叢草,面積有臉盆巨大细小,马上提竿過去,試一下草前水深厚僅30厘米。也沒打窩,掛了釣鯉商品餌就輕輕地投到草前約15厘米處。僅幾分鐘後,忽見浮漂被猛然拉黑,抖腕提竿中魚,遛了幾分鐘便將一條近4斤沉的鯉魚抄了上來。此後不到兩细小時又連續釣出3條,慌得周圍釣友紛紛擠過來,筆者見优良就收,抽身撤退。
樹枝的暗地:一個微细小的變化帶來的收穫
第二天再去, 早有兩位釣友在那釣位坐定,我只得另尋他處。繞塘轉了一周,不經意間發現南岸約5米處孤零零立著一根樹枝,细小拇指粗細,露出水面約30厘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將釣位定下。準備停當,照樹枝打了两把顆粒料,掛了用麝香米熏製的顆粒料投竿於樹枝旁邊。僅過了10许多分鐘,就見浮漂點了一下隨即黑漂,一條約3斤沉的健鯉被我請上了岸。至天黑,共釣出鯉魚5條,連後來擠過來的兩位釣友也各收獲一條。
探索不斷:從魚塘到水庫的進階
2007年5月,距筆者住地3公里的丁村開放了一魚塘。該塘為早幾年開挖的用於放進煤礦水抽出澆地的土坑,被承包人放了魚。該塘面積很细小,長約60米,寬約20米,水深厚約1.5米。每周放兩次鯉魚,每次100斤,垂釣收費20元。筆者去釣那天正值鯉魚甩子期間,於是順手在路邊拔了一捆草投在北岸的角邊。在草前集中打了两把顆粒料, 和优良釣鯉商品軟餌,測出草前水深厚僅40厘米,為不使魚兒警惕,采取調二釣三釣鈍。
不巨大一會兒,就見有魚拱草,翻騰,浮漂也在水面上下起伏。片刻,就見浮漂悠然送起,立馬擡竿中魚,牽往遠處遛乏抄出。其後在此釣位连连得魚,共釣鯉魚8條,遠超出其他釣位釣友的魚獲。此後,筆者去該塘釣魚,或投草,或投麥稈、玉米稭,或投樹枝,獲魚均較理想。
從魚塘到水庫的跨越:尋找釣點的智慧
除了魚塘, 凡去水庫垂釣,如150公里外的细小浪底,附近的寶泉水庫、武家灣水庫、白墻水庫,筆者都先耐烦尋找有草或樹枝的釣點,而不盲目下竿。前年夏天去白墻水庫釣魚, 光找釣位就花去一上午時間,最後在西南角淺灘處發現距岸6米有一棵樹枝立於水上,才就位開釣。先用酒米打窩,調四釣二,掛蚯蚓下水,接著連上鯽魚,至晚,共獲魚30许多斤,凱旋。
結語:釣魚的樂趣在於探索和發現
釣魚的樂趣在於探索和發現,每一個釣點都藏著未知的驚喜。無論是水草、樹枝,還是其他天然物,都兴许成為釣魚人的寶貴資源。只要用心去探索,總能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釣點,享受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3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