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調平水:帶鉤還是不帶鉤?背後竟然藏著這些秘密!

当你静立水边,凝视着那支承载了全部希望的浮漂,是否曾为“调平水”这一步陷入过纠结?是带钩调,让铅坠与钩饵在水中融为一体?还是不带钩调,追求一种极致灵敏的悬坠状态?钓友间争论不休,网上攻略满天飞,新手们被绕得晕头转向——这一步之差,往往就是渔

本文共計158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當你靜立水邊,凝視著那支承載瞭全部希望的浮漂,是否曾為“調平水”這一步陷入過糾結?是帶鉤調,讓鉛墜與鉤餌在水中融為一體?還是不帶鉤調,追求一種極致靈敏的懸墜狀態?釣友間爭論不休,網上攻略滿天飛,新手們被繞得暈頭轉向——這一步之差,往往就是漁獲天差地別的開始。

下面,悠漁樂好就用幾個刻骨銘心的教訓,為你揭開調平水背後的秘密,保準讓你少走彎路!

記得去年冬天,我跑到一個據說出大板鯽的深潭。水深估計得有快4米。當時我迷信“帶鉤調平水”最精準,覺得鉤餌狀態一目瞭然。於是,認認真真帶雙鉤,半水調漂,漂尖剛平水,然後上推浮漂釣1目多。心裡美滋滋:這下穩瞭,大板鯽等著我吧!

結果,坐那兒仨鐘頭,凍得跟孫子似的,漂就跟焊在水面上一樣!偶爾有小雜魚鬧一下,目標魚毛都沒見著。收竿時,同行的老釣友老張對我說:“你這帶鉤調的,鉤子可能還在半空懸著,根本沒到底!水線那麼長,你那點漂尾的浮力早被壓沒瞭,你以為的平水,鉤子離底還遠著呢!”

我當時心裡哇涼,同時也茅塞頓開!原來深水長水線,帶鉤調平水容易“騙人”,你以為到底瞭,其實鉤餌還在半道兒飄著! 魚在底下吃窩料,我卻在半空釣寂寞!

對付深水、急流,或者就想死磕底層大鯉魚大鯽魚,要果斷“不帶鉤調平水”,調好後,再掛上子線雙鉤,然後上推浮漂,直到露出你想要的釣目(比如1目、2目)。這時候,鉛墜是輕觸底,雙鉤是穩穩躺底。漂相可能沒那麼“活潑”,有點“木”,但信號賊真實!深水的大物試探、吸餌,反映到漂上就是穩穩的下沈或上頂,一打一個準!再也沒空過。

等到瞭春暖花開,我到一個淺水灣子釣鯉魚。水也就一米多深。我仍然沿用“不帶鉤調平水”,漂倒是挺穩,偶爾有點小動作,幅度很小,我也沒太在意。突然!一個毫無症兆的大黑漂!我激動地猛揚竿——空瞭?!再來,又是輕微點動,然後突然黑漂!再揚竿,還是空!

好不容易錨上來一條,一看,鉤子深深紮在魚嗓子眼兒裡!典型的吞鉤太深。

旁邊一位看熱鬧的老師傅實在忍不住瞭,笑著說:“水這麼淺,你不帶鉤調,調得太鈍啦!鯉魚那嘴多賊啊,嘬餌、試探的小動作,你這漂上根本體現不出來!等你看見黑漂,魚早把餌嘬進去又覺得不對勁吐出來瞭,或者都吃死鉤瞭,你這時候提竿,要麼空鉤,要麼死口,就像這樣鉤喉嚨”。

我恍然大悟!原來在淺水、靜水,或者魚口滑、輕的時候,不帶鉤調平水就是“鈍上加鈍”,把魚吃餌的“前戲”信號全給過濾掉瞭!等看到明顯動作,黃花菜都涼瞭。

從此我記住瞭:玩淺水、釣輕口滑魚(比如春天鯽魚、狡猾的鯉魚),就得“帶鉤調平水”,然後掛上餌料,上推浮漂釣個1目2目。這樣水線繃得比較直,浮漂靈敏!魚在底下稍微一嘬餌,漂尾就有反應,下頓、上頂,或者顫抖,就是魚在吃餌的信號!抓住這些小口,中魚率蹭蹭往上漲,再也不用死等黑漂瞭。

說實話,剛搞明白這點區別那會兒,我覺得自己快成調漂大師瞭。後來被現實啪啪打臉多瞭才懂得調平水的真諦:魚情水情是師傅,調漂得看它臉色。深水、流水、守大物,不帶鉤調平水求的是穩當、真實;淺水、靜水、釣滑魚輕口,帶鉤調平水玩的就是靈敏、抓先機。

我自己現在也總結瞭個笨辦法:到瞭新釣點,不急著下結論。看看水深、水流、目標魚大概啥習性。拿不準的時候,我會先按“帶鉤調平水”試試,看看魚口反應。如果動作特別多但打不到,或者感覺太鬧小魚,我就慢慢往“鈍”瞭調,比如釣目推高一點,或者幹脆用“不帶鉤調平水”重新調漂。

反過來,如果漂跟死瞭一樣沒動作,但窩子裡有魚星,那很可能就是調鈍瞭,趕緊往“靈”瞭找,帶鉤調,釣低目。 說白瞭,就是個試錯、調整的過程。別怕麻煩,多調幾次漂,比你傻坐一天強!

寫到最後,野釣調平水的選擇,從不是非黑即白的教條。它更像是一種你跟水底世界“對話”的方式。選對瞭頻道,信號就清晰;選錯瞭,要麼收不到信息,要麼全是幹擾。這背後的門道,其實是我們對眼前這片水域、水裡那群魚的“閱讀能力”。#野釣調平水帶鉤調還是不帶鉤調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3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