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魚用多長子線合適?老釣友細說四個季節的用法,新手釣魚知識

钓鱼时子线的长度是影响鱼口和漂相的原因之一,合理选择既能强化信号传递,又可兼顾诱鱼等效果,本文我们就来说一说垂钓鲫鱼在不同季节的子线长度用法,如果你还不知道钓鲫鱼用多长的子线合适,不妨做下参考。

本文共計847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4分鐘。

釣魚時子線的長度是影響魚口和漂相的原因之一,合理選擇既能強化信號傳遞,又可兼顧誘魚等效果,本文我們就來說一說垂釣鯽魚在不同季節的子線長度用法,如果你還不知道釣鯽魚用多長的子線合適,不妨做下參考。

一、春季(3-5月)

春季是鯽魚的產卵期,活性由低轉高,攝食範圍從底層向中上層擴展,推薦子線長度為早春(3月-4月初),12-18cm短子線(對折後6-9cm),晚春(4月中-5月),22-30cm長子線(對折後11-15cm)。

早春低溫期采用0.4號+1號袖鉤,搭配吃鉛0.8g細尾漂,短子線減少信號衰減,產卵窗口期使用25cm子線配3g緩沈型浮漂,增加餌料擺幅吸引追餌魚。關於餌料方面,紅蟲用短子線防纏繞,商品餌用長子線延長霧化帶,晝夜溫差>10℃時,中午改用20cm子線應對魚離底,水草區作釣時,子線縮短至15cm避免掛草。

二、夏季(6-8月)

長子線抗雜魚,短子線釣深潭,夏季小雜魚活躍,鯽魚避暑躲深水或上浮納涼,白天常規作釣用35-50cm長子線(對折後17-25cm),夜間/清晨釣深,20-25cm短子線(對折後10-12.5cm)。

遇到小雜魚鬧窩嚴重時,可用45cm子線+7目加粗尾漂,餌料加速下沈避開中上層截口。魚離底時,可用30cm子線配合飛鉛釣法,延長餌料下落時間2-3秒。釣1.5m左右水深用25cm子線,3m水深可增至35cm,夏季不太推薦用過長的子線,50cm子線使白條截口率降低42%,30cm子線比20cm子線誘魚半徑擴大60%。

三、秋季(9-11月)

秋季水溫15-25℃波動,鯽魚也進入育肥期,攝食水層隨氣溫劇烈變化,在初秋(9月),子線用25-30cm(對折12-15cm),深秋(10-11月)子線用18-22cm(對折9-11cm)。

秋季白天和晚上子線應用也用不同,日間氣溫>20℃,可用30cm子線釣離底20cm,夜間氣溫<15℃,可用20cm子線釣鈍抓死口,我們也可用參照餌重匹配來決定子線的使用長度,子線長度(cm)=餌重(g)×3+10 (例:0.6g餌對應11.8cm子線)。遇到有風天氣,作釣可縮短5cm增強抗風性,順風作釣延長5cm擴大誘魚範圍。

四、冬季(12-2月)

冬季鯽魚活性降至年度最低,吸餌力度僅春夏季節的1/3,冰釣/傳統釣子線控製在10-15cm(對折5-7cm),臺釣精細可用12-15cm(對折6-7.5cm),這裡可用根據極致靈敏度決定長度。

子線號數=主線號數×0.6(例:0.6主線配0.4子線),冬季采用1.5倍鉤距(例:3號袖鉤保持4.5mm間距),冬季提高漂相強化,5cm短子線可將微弱頓感放大300%,使用0.3mm超細太空豆減少阻力極端情況處理,水溫<3℃時,子線縮短至8cm,冬季釣鯽魚子線長度以短為主,線號隻要不切線盡量要用細線。

以上就是垂釣鯽魚子線長度在四季的不同選擇,大傢學會瞭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3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