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餌料對垂釣效果的影響:如何根據釣魚技巧調整?
•
餌料
釣魚餌料的軟硬對釣魚效果有著重要影響,這不僅僅是釣魚人們口頭上的傳說,更是經過實踐證實的事實。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這樣的經驗:用螺螄肉、豬肉條、肉蛆等柔軟的食物作為釣餌,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有時候煮熟了發硬的蝦仁,其上鉤率卻不高。這說明,餌料的軟硬這一物理性能對上魚量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觀察鯽魚的吃食過程
我們可以先觀察一下鯽魚的吃食過程。在正常情況下,鯽魚不會見到餌就往前沖的。它們一般會經過探、試、嘗、吞這幾個程序。我們在垂釣中裝鉤之餌較硬,只見窩中層層泛出魚星但少咬鉤,時而有幾次輕微點動的,這就是鯽魚在探試吃餌。當我們將釣餌換上軟餌時,鯽魚會大膽無慮地吃,浮標反應短促有力的下頓動作幅度也大得多。實驗證實餌料軟硬的重要性
我曾經就餌料的物理性能作過一次實驗。去年秋天,我在蘇州對外開放的“青臺河”邊享受釣魚的樂趣。我選了一處水深二米左右,前後都比較乾淨的洗菜碼頭上裝竿下鉤。我故意在鉤上裝兩粒較硬的餌團,只見露水面的立標上升半目後輕輕下頓半目,揚竿均未中魚。隨後我將同時泡製較鬆的餌裝鉤下底,軟餌約2分鐘後化開。只見浮標在緩緩上升半目後隨即下頓一目左右,揚竿即中魚。這說明,這些不懂事的小傢伙對餌料的軟硬也十分敏感。學臺釣的釣手對餌料物理性能的態度
學臺釣的釣手對餌料的這一物理性不會很重視。餌料製作的鬆散程度也是垂釣中十分重要的一環。餌料鬆散度的側重點不在於“釣”,而在於“引”。廖心陽先生說過:“引魚比釣魚更為重要,引不來魚,就談不上釣魚。”餌料泡製好後,特別是膨化類餌,可起到越釣越多的效果。餌太黏,少化散的餌料雖中鉤率高但引魚匯集效果差,魚進窩的密度差;易散化的餌料會引來太多的魚匯集釣點,魚多會在釣區“打架”,反而釣不上魚。所以餌料的鬆散度應該適中。餌料軟硬與釣魚技巧的調整
在釣魚過程中,釣手們應根據不同情況調整餌料的軟硬和鬆散度。以下是一些建議: 1. 選擇適合當地魚情的餌料。比如,在釣鯽魚時,可選用較硬的餌料;而在釣草魚時,則宜選用較軟的餌料。 2. 根據魚的口味調整餌料的香氣。魚類的口味偏好各有不同,適當調整餌料的香氣可以提高上鉤率。 3. 根據魚的活動範圍選擇釣點。在釣魚時,要觀察魚的活動範圍,選擇適合的釣點,提高釣魚效果。 4. 適時調整釣魚技巧。在釣魚過程中,要根據魚的吃食情況適時調整釣魚技巧,提高上鉤率。 在釣魚過程中,釣手們要充分認識到餌料軟硬對釣魚效果的重要性,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餌料和釣魚技巧,以獲得更好的釣魚效果。讓我們共同享受釣魚的樂趣吧!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2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