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前海洋十大巨獸,從寒武紀走過始新世,每個時代頂級捕食者

作为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为宜居的星球,地球在其生命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数次生物大灭绝,再到生物大爆发,伴随着地球气候的交替变更,无数生命浮浮沉沉,很多都已化作 历史 的印记长眠在地表中,又有很多物种在合适的阶段被造物主创造了出来。 在无数史

作爲人類迄今爲止发現的最宜居星球,地球在其生命发展過程中經曆了幾次大滅絕,然後又經曆了一次大爆炸。隨著地球氣候的交替變化,無數生命起起落落,其中許多生命作爲曆史印記被埋藏在地球表面,許多物種在適當的階段被造物主創造出來。

盤點史前海洋十大巨獸,從寒武紀走過始新世,每個時代頂級捕食者

在無數的史前生物中,最吸引科學家的無疑是曾經統治地球的史前巨型生物,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洋中。由於他們沒有太多完整的化石記錄,科學家們只能依靠一些零星的化石來模擬這些史前巨獸的模糊輪廓。

下面這篇文章介紹幾種曾經出現在地球上的史前巨型海洋生物。在不同的史前发展時期,它們都是各自時代的頂級掠食者。

恐懼蝦,也被稱爲奇怪的蝦,是一種頂級海洋節肢動物捕食者,已經生活了5億多年。最早的化石在加拿大发現。當時只发現了一個前爪化石,被誤認爲是蝦的尾巴。事實上,恐蝦並不是現代生物的一種蝦,它們沒有血緣關系。

最完整的化石发現於中國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毛天山地區。雲南澄江地區在寒武紀時期曾是一片汪洋,生活著無數原始底棲生物,也被認爲是寒武紀生物大爆发最具標志性的地區之一。

根據化石的輪廓,恐懼蝦的長度可以達到2米,它的側面有葉子,用於在海水中平穩地遊泳。因爲這一時期的底棲生物體長大多在十厘米到幾十厘米之間,而2米長的恐蝦無疑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海洋捕食者,這也是迄今爲止发現的最大生物。恐懼蝦的滅絕大約发生在4.4億年前。至於是什麽原因導致它們滅絕,目前還沒有相關結論。

地牢魚是一種古老的生物,生活在3.6億至4.15億年前的泥盆紀。它長約8至10米,重4噸。

泥盆紀也是魚類統治地球的時期。地牢魚被認爲是迄今爲止发現的頂級海洋古魚。地牢魚有著類似鲨魚的強壯紡錘形身體,它們的頭部被堅硬的甲板包裹著,這使它們在那個時代的海洋中所向披靡。雖然它沒有真正的牙齒,但它的刀刃參差不齊,咬合力驚人。它被認爲是僅次於巨齒鲨的第二大史前魚類。

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魚龍,生活在三疊紀的美國西部。唯一的骨骼標本是2010年在美國內華達州发現的。雖然它並不完整,但剩餘的化石標本勾勒出這種海洋爬行動物的體長至少有8米。

科學家認爲,這種頂級海洋捕食者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後至少存活了800萬年,因此它也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爬行動物。

中生代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爬行動物的時代,也是恐龍出現的時代。最早的蛇頸龍化石於2009年在英國发現。它們的化石发現於三疊紀至下侏羅紀,它們廣泛分布於舊半球,直到白垩紀結束。

蛇頸龍生活在大約1.5億至2億年前,體長3至5米。它的形狀像一條穿過烏龜殼的蛇,頭很小,脖子細長,嘴裏有圓錐形的牙齒,以魚爲食。四肢變成鳍腳,便於在海洋中遊泳。

白垩紀末期,由於海洋中出現了一條更大更凶猛的滄龍,它在與它的競爭中逐漸落敗,退出了海洋霸主的位置,隨後逐漸走向滅絕。

魚龍科也屬於蛇頸龍科,但它是一種比蛇頸龍科更強大的海洋爬行動物。它們由蛇頸龍進化而來,主要生活在1.45億-2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

蛇頸龍沒有蛇頸龍的長脖子,盡管原始蛇頸龍也有類似的長蛇頸。蛇頸龍的共同特症是短脖子、長腦袋、大身體、流線型外形和長而結實的颚,颚上有一排排鋒利的牙齒。它們大多體長在5米到10米之間,獵物包括魚類和其他蛇頸龍。

在廣闊的中生代曆史中,海洋中有許多巨型頂級掠食者,但在這個爬行動物統治地球的時代,最大的一只無疑屬於滄龍。

白垩紀中晚期,蛇頸龍、上龍、魚龍等大型海洋生物的鼎盛時期過去了,蒼龍出現並迅速生長。因爲它的體型比其他任何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都大,所以在競爭中占據了主要地位,並加速了其他巨型海洋生物的滅絕。

滄龍生活在距今70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白垩紀中晚期的海洋中,分布於世界各地。它的成年體長可達15米以上,身體細長,脖子短而粗,牙齒巨大、鋒利而凶猛。這種巨大的海洋生物也隨著恐龍時代的滅絕而消失了。

棘鲨又名金廚鲨,是1億年前白垩紀晚期大型鼠鲨家族的代表物種。平均體長在5至7.6米之間,比現存的大白鲨略長。

在白垩紀時期,棘胸鲨是海洋中最大的鲨魚。它可以像菜刀一樣用牙齒撕扯獵物,它是最令其他海洋生物害怕的最大食肉動物之一。

棘胸鲨不僅體型巨大,牙齒鋒利,遊泳速度快,盡管它不是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同時,成年蛇頸龍和蒼龍可以捕食棘胸鲨,但棘胸鲨可以殺死未成年蛇頸龍和蒼龍。

盤點史前海洋十大巨獸,從寒武紀走過始新世,每個時代頂級捕食者

王龍鯨,也被稱爲機械齒鯨,是一種滅絕的海洋哺乳動物,是現代鯨的近親,生活在3900萬至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中生代海洋中的大型生物滅絕後,另一種大型生物統治了海洋。

最早的化石記錄发現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體長爲16至18米,重量爲8至18噸。王龍鯨身材修長,後腿退化,起初被誤認爲是大型海洋爬行動物,這進一步證明海洋哺乳動物最初是由陸生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

梅爾維爾鯨是一種滅絕的齒鯨,发現於中新世晚期的南美洲。最早的化石記錄是2008年在南美洲的秘魯发現的,但只发現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頭骨化石。

唯一的頭骨化石長3米,牙齒長36厘米。根據這個頭骨化石,科學家估計這個古老的龐然大物有13-17米長。它的體型與現代抹香鯨相似,但它的牙齒比現代抹香鯨的牙齒大得多。人們認爲它可能是現代抹香鯨的近親,盡管它的體長不如現代抹香鯨長。

從巨大的牙齒可以看出,這種生活在中新世晚期的古老巨獸也是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之一。

巨齒鲨至今沒有完整的化石記錄,因爲鲨魚屬於軟骨魚,所以它們很難完整地保存在地殼中,但這並不影響科學家將它們定義爲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和曆史上最大的魚類。

根據目前发現的幾種三角形牙齒化石和幾種脊椎動物化石,最長的牙齒超過18厘米。根據零星的信息,科學家們計算出這條鲨魚長約20米,重近90噸。它的巨口可張開3米,咬合力驚人,是大白鲨的5倍。

巨齒鲨生活在1500萬年的中新世晚期到260萬年的新近紀早期,它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具統治力的海洋頂級生物。

作爲恐龍滅絕後的一代海洋霸主,龍王鯨爲何最後只能做家具?

世界上有許多龐然大物,它們是難以想象的恐怖。什麽樣的金剛哥斯拉比較弱?它們是世界上最頂級的掠食者。它們中的一些在史前十大猛獸名單中有所介紹。那麽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就更可怕了。下面要宣布的是第16屆全國史前海洋巨獸大會,巨齒鲨的咬合力達36噸。

史前十六大海洋巨獸 1、滄龍 - 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

滄龍生活在白垩紀中晚期,是海洋生物的優勢生物。它是由陸地上的蜥蜴進化而來的。它的體長可達21米,重40噸。它有一個巨大的腦袋和很強的咬人能力。在水中,蒼龍用肺呼吸,視覺較弱,聽覺和嗅覺发達。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捕食者。雖然它的曆史很短(它由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僅在白垩紀中晚期出現並迅速繁殖,隨後與恐龍一起滅絕),但它一路乘風破浪消滅上龍的曆史要比它的曆史早得多,而且它是一種海陸兩棲動物。

2、鄧氏魚 - 最大的史前盾皮魚

地牢是最大的史前盾魚。它的頭部和側面被鉸鏈護盾覆蓋。它們沒有牙齒,但有兩排鋒利的骨頭碎片,形成喙狀結構。它是一種生活在古生代泥盆紀(約3.6億至4.15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它的身體長約8米,體重可達3.4噸,咬合力可達500公斤。它被認爲是泥盆紀時期最大的頂級(海洋)捕食者。地牢魚是這個家族的最後一個成員,我們現在找不到任何與它有關的後代。

地牢很可能會攻擊其他具有骨骼結構的石首魚物種,它們的下颚足以咬住其他獵物。迄今爲止发現的最大的化石標本長達10米,重量估計爲4噸。

3、滑齒龍 - 恐龍也要讓三分

阿瑟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約1.6億年前至1.55億年前。Synodon有著驚人的嗅覺,即使獵物遠在水中,它也能聞到獵物的氣味。而且,它有四個動力驚人的槳鳍。一旦它发現獵物,它會迅速遊動,很少能從它身邊逃脫。而且,光齒龍的長颚上長滿了鋒利的牙齒,咬合力巨大,即使恐龍想讓它三分。

4、巨齒鲨 - 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這條鲨魚有16米長,平均體重50噸。最大重量19米70噸。它的長度是大白鲨的兩倍多,牙齒長達21厘米。它是終極捕食者。巨齒鲨被发現具有地球曆史上最強的咬合力,平均咬合力爲28噸,最大咬合力爲36噸,其牙齒咬合力遠超霸王龍。曆史悠久的鲨魚只是在海洋中占據著不可撼動的頂級地位,而魚類作爲最低級的脊椎動物,卻捕食著智商遠高於自己的鯨魚。你可以輕易地壓碎鯨魚最堅硬的頭骨。生活在2800萬年前的漸新世晚期到250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是其生存時代的終極掠食者。它們被許多古生物學家譽爲地球曆史上最強大的生物。

下一頁還有更精彩的內容。點擊下一頁查看~

5、克柔龍 - 最大的上龍類

十字龍是蛇頸龍的一個分支。在進化中,它的脖子越來越短,身體越來越靈巧。Crosaurus生活在1.2億年前的白垩紀。他有一張可怕的嘴,似乎能吞噬一切!鳄魚的牙齒很大,可以想象它的咬人能力應該很強。角龍是世界上最大的上龍之一。

6、龍王鯨 - 最強咬合力的史前鯨魚

王龍鯨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是現代鯨的近親,生活在3900萬至3400萬年前。王龍鯨的平均長度爲18米,最大長度可達21米和25噸。從王龍鯨的化石中可以看出它的四肢很短,因此科學家猜測它是一種從陸地進化到海洋的陸地動物。目前,科學研究发現它的天敵可能是鲨魚中的白鲨。這種水生掠食者可以摧毀一個重達1600多公斤的頭,它是咬合力最強的哺乳動物或史前鯨魚。

7、梅爾維爾鯨 - 捕食須鯨

梅爾維爾鯨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抹香鯨,它和巨齒鲨是頂級掠食者。大約1300萬年前。梅爾維爾鯨體長約18米,與現代雄性抹香鯨相當。梅爾維爾·威爾有點無知。它有時捕食比自己身體更大的龐然大物,包括它的近親鯨類。當時,它占據了類似於現在虎鯨的生態位,是當時的頂級捕食者。

8、太陸鲨 - 180顆牙的牙齒怪物

大陸鲨魚應該生活在二疊紀早期,是深水中的食肉動物。太魯鲨看起來很奇怪,它的下颌有180多顆牙齒,簡直就是牙齒怪獸。太魯鲨與其他鲨魚最顯著的區別是,即使在太魯鲨長出新牙後,它們的舊牙仍然存在。老牙位於與下颌骨相連的空腔內。

下一頁還有更精彩的內容。點擊下一頁查看~

9、幻龍 - 水陸兩用的殺手

一個掠食者,一個兩棲殺手。它們屬於三疊紀動物,距今已有2.43億年曆史。它們大小不一,最小的36厘米,最大的6米,牙齒鋒利。三疊紀時期,嘴裏長著尖刺的巨型魔龍很有名?海軍殺手?。它們長約4米,是最古老的海洋爬行動物之一。

10、薄片龍 - 利用長脖子突襲

它是晚期蛇頸龍的代表,小腦袋與其長脖子不相稱。薄膜龍擁有巨大的身體,最大長度爲14米,重量爲7噸。一種海洋動物,可以用它的長脖子发動突然襲擊。長脖子還限製了細頸魚的攻擊和自衛能力,使其無法像短頸蛇頸龍的親戚一樣捕食大型海洋脊椎動物,並影響其反應速度。因此,在與自身滄龍的對抗中,白蛉往往處於劣勢,甚至成爲滄龍的獵物。

11、杯椎魚龍 - 中生代海洋裏的猛龍

用尖牙和利齒統治三疊紀海洋。魚龍是中生代海洋中的猛禽。從外觀上看,杯椎魚龍比較原始,身體細長,約10米。它們經常在深水中遊泳,等待獵物送到它們的家門口。

12、長頸龍 - 頸部極長

這是一種生活在中三疊世的爬行動物,長約6米。主要特症是脖子非常長,長達3米,比身體和尾巴的總和還要長。長頸龍的脖子已經長到了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如果它更長,他們將無法控製自己的脖子。像一些現代蜥蜴一樣,長頸龍的尾巴在被凶猛的動物咬傷時可以自行折斷,它們趁機逃跑,它的尾巴會慢慢重新生長。

下一頁還有更精彩的內容。點擊下一頁查看~

13、毛伊龍 - 大型蛇頸龍類

毛一龍生活在大約6500萬年前,屬於一種蛇頸龍,但它的脖子並沒有退化,它仍然很長。毛翼龍一般有12米長,有兩個大鳍狀肢,這使它們能夠高速遊泳並短暫地爬到岸邊。生活在大約6500萬年前白垩紀晚期的新西蘭。毛翼龍是一種大型蛇頸龍,可能是當時新西蘭水域中最大的海洋爬行動物。

14、利茲魚 - 溫和的巨人

它是一種巨大的魚類,可以使海洋中的所有其他動物看起來都很矮,但它是一種溫和的巨人,以蝦、水母和小魚等浮遊動物爲食。它可能會慢慢遊過海洋的上層水體,吸入一口富含浮遊生物的水,然後通過嘴後部的巨大網狀板將它們篩選出來。它的飲食習慣與現代藍鯨相似。它們可能會長途跋涉,尋找世界上的某個地方,在那裏浮遊生物因季節原因聚集成一種營養豐富的濃湯。利茲生活的侏羅紀海洋仍然是一個危險的地方。盡管體型巨大,但它對食肉動物(如齒龍和地面鳄魚)沒有特殊的防禦措施。一次攻擊可能不會殺死成年利茲魚,但幾個捕食者可能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15、巨型黃貂魚 - 世界最大的淡水魚

巨型黃貂魚是世界上发現的最大的淡水魚。這種魚生活在幾百萬年前,但它仍然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雖然它的殺戮能力沒有史前生物那麽強,但它能在世界上存在這麽久已經非常強大了。

16、萊茵耶克爾鲎 -體型最大的鲎

伊謝爾鲎(鲎)是曆史上最大的鲎(鲎是一種在地球孕育之初和魚類誕生後不久就存在的生物,4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過外貌,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萊茵河伊謝爾的鲎(鲎)全長2.5米,生活在3.9億年前的泥盆紀。據說這些動物會捕食其他節肢動物甚至一些魚類。

海洋的豐富性和海水的浮力使海洋比陸地更適合餵養龐然大物。中生代蒼龍、蛇頸龍等“海龍”滅絕後,一群哺乳動物——鯨魚接過了海鮮的權杖。其中,第一只成長爲霸主的是細長的王龍鯨。

19世紀上半葉,歐美博物學家開始關注一個新領域——在地下挖掘史前化石。自1830年以來,在美國南部发現了一些大型化石,其中兩塊化石被送到了學者理查德·哈蘭手中。哈蘭認爲這塊化石屬於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巨型爬行動物,並將其命名爲“帝王蜥”。

幾年後,哈蘭將化石帶到英國,並與另一位古生物學家理查德·理查德·歐文會面,後者发明了恐龍一詞。歐文看到這些化石後認爲它們不像蜥蜴,而是屬於哺乳動物,也許是一些史前鯨魚,並取了一個新名字“轭齒鯨”。根據生物學命名規則,這個新名字在科學上是無效的,以前的名字不能更改。幸運的是,中文翻譯很靈活,它被翻譯成“龍王鯨”,不僅保留了字面意思,還命名了它的鯨類身份。

普通人可能不了解學術事務。王龍鯨被確認後,一位名叫庫庫的美國人收集了許多王龍鯨化石,並將它們組合成一條34.7米長的“海蛇”。科赫四處展出他的“海蛇”,並從中賺了很多錢,直到它們在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中被燒毀。後來的分析認爲,整個“海蛇”是由至少五頭王龍鯨的化石組裝而成的。

盤點史前海洋十大巨獸,從寒武紀走過始新世,每個時代頂級捕食者

寇地區的“海蛇”葬身火海後不久,有人在埃及開羅附近的沙漠山穀中发現了史前鯨魚化石——後來人們才知道,整個撒哈拉沙漠在數千萬年前是一片熱帶淺海,屬於“古地中海”。自1896年以來,古生物學家一直在這裏進行調查,他們已經有一個多世紀沒有挖出這些化石了,所以這裏被稱爲“鯨魚穀”。其中,僅王龍鯨化石就有500多塊。憑借充分的研究資料,古生物學家復原了王龍鯨的真實面貌。

王龍鯨主要生活在4000-3400萬年前的熱帶海域,體長可達15-20米,是真正的海洋巨獸。然而,與現代鯨魚相比,王龍鯨的身體極其纖細修長,最厚的部分約爲2米。據古生物學家估計,成年王龍鯨的體重不會超過15噸。王龍鯨的尾巴很可能像現代鯨魚一樣呈叉狀,它的背上也有一個小背鳍,但有一個明顯的區別:王龍鯨的後腿沒有完全退化,而是變成了一雙大約半米長的“小短腿”。有人認爲龍王鯨在求偶和交配時,這些可憐的“短腿”可能是用來固定對方身體的,但我實在想不出其他用途...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el/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