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藥不是萬能的,沒有小藥是萬萬不能的,野釣時需不需要加小藥?

“小藥不是萬能的,沒有小藥是萬萬不能的”這是很多釣友的口頭禪,網絡上有關討論小藥的文章非常多,對小藥爭議也非常大。前幾天在評論區就有兩個釣友問我,野釣時是不是需要添加小藥,當時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合適,回頭結合自己的垂釣實踐,總結出瞭以下分析和建議,分享給大傢首先我們要明白,小藥僅僅是添加劑,起到的作用也隻是輔助作用。

“小藥不是萬能的,沒有小藥是萬萬不能的”這是很多釣友的口頭禪,網絡上有關討論小藥的文章非常多,對小藥爭議也非常大。前幾天在評論區就有兩個釣友問我,野釣時是不是需要添加小藥,當時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合適,回頭結合自己的垂釣實踐,總結出瞭以下分析和建議,分享給大傢

首先我們要明白,小藥僅僅是添加劑,起到的作用也隻是輔助作用。“頂級高端,黑坑特效,千米聚魚、打閉三邊”、“一滴見效、刺激神經、逼魚開口”、“釣到魚護暴、釣到塘主哭”也僅是商傢營銷商品的噱頭,釣友們不用信,真正能起到誘魚作用的還是餌料或窩料本身。就像我們做飯用的油鹽醬醋,僅是佐料而已。

其次我們要明白,小藥像把雙刃劍,用得不好會起反作用,它是用於調整味型的,就像做菜醋加的多瞭會刺鼻,糖加的多瞭會變苦一樣。所以對小藥的使用還是要慎重的,尤其是對用量不熟悉的小藥,更是要謹慎使用。

相對於野釣來說,相當一部分釣友認為,水廣魚稀,自然條件變化無常,更需要小藥來聚魚和刺激魚開口。當然,也有絕大多數釣友認為,自然水域裡食物匱乏,魚幾乎不挑食,餌料裡根本不用添加小藥,加小藥是畫蛇添足,或許還會弄巧成拙。

餌料和窩料裡加不加小藥涉及到濃引淡釣、淡引濃釣的用餌策略問題,我原來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窩料和餌料搭配有“潛規則”,熟知不易打龜》,分析過這情況,有興趣的釣友可以搜索來看看,這裡不再累述,至於濃引淡釣還是淡引濃釣,其最終目的是有魚咬鉤,並成功把它釣獲。

針對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我認為窩料裡添加小藥還是有必要的,像藥酒類小藥,傳播範圍廣,穿透力強,可以把遠處的魚快速集聚過來,如果僅用本味窩料效果很難突出。當然瞭,添加的量要掌握好,否則魚是被誘過來瞭,窩裡太濃的味道會把魚又熏跑,造成“死窩”現象,所以並不是多多益善。

針對餌料裡添加小藥,在野釣中我是一般不建議的,因為超過自然的味道的餌料會使魚提高警惕性,造成魚隻涮餌根本不吃餌的現象,當然就無從談起釣獲瞭。

但是有一種情況我是建議餌料裡添加小藥的,那就是通過觀察,如有大量的魚泡、蹭線等,確認釣點有魚,而魚又不開口進食,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加大餌料味型,通過添加小藥刺激魚開口進食。當然瞭,在某種程度上說,反正魚不吃餌,死馬當成活馬醫,或許會出現奇跡呢!

最後建議不論在窩料還是在餌料中添加小藥一定要控製好量,做到寧少無多。也可以采取隨諸漸進的辦法來控製小藥的用量,還有就是魚餌和小藥味型要匹配,比如盡量不要用薯味餌料加玉米香精。另外還要註意窩餌同味,不建議兩者味型差異過大。

野釣環境千變萬化,各地的水情、魚情又存有差異,一款餌料、一種釣法以及小藥的使用放之四海而皆準是不可能的。本文是給大傢提供建議,開拓一個思路,僅作為參考而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chinafishingrod.com/el/12261.html